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尝试理顺中国社会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的产生逻辑.认为首先社会上客观存在的不平等造成不满和怨愤情绪,其次突发性事件中强势群体首先制造对立行为,使得弱势群体先前因不平等产生的情绪找到了宣泄的着力点,并在"情绪感染"和"行为模仿"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了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随后,本文引入经济学中的分离均衡理论,指出避免这种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的方法归根到底是对上述两次不平等输入的矫正.最后,本文指出,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从产生逻辑和预防之道上根本区别于"现实性"群体性事件,我国政府应该对这两种群体性事件做出区分,对症下药,以更好地应对群体性事件,化解社会戾气,提高治理能力,稳定政治统治.  相似文献   

2.
华人社会的低信任度影响了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国内的社会信任度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文章依据信任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华人传统信任关系的历史成因、国内近半个世纪社会信任关系的演变,并结合当前的政府转型与和谐社会构建,探寻提高国内社会信任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社会心态、社会情绪、社会行为理论为基本支撑,推演群体性事件中群体行为的产生和演化路径,并从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群体性事件管理模式。研究表明:群体性事件管理中,政府管理行为的基本切入点就是扭转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只有使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转向正轨,才能促使失范的群体行为稳定、消退和转向;群体性事件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的监控、识别和调节,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监控网络,能有效反馈社会情绪和心态,有助于社会危机的化解和政府治理的改进;群体性事件管理中要兼顾群体原生消极心态和次生消极心态,其中切断其转化路径、破坏其转化条件是控制群体性事件继续发展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寿宏奕 《魅力中国》2014,(12):13-14
PX项目的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带来了负的社会影响,折射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一定程度的下降。本文通过对宁波、大连PX项目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民众对中国政府的信任情况出发,从民众对政府的决策不信任、对政府的安全监管不信任、政府公布的信息的不信任这三方面的原因进行剖析,然后通过普及科学知识、优化政府决策过程、界定产权机制、提高监督力度这些方面探索在研究社会转型期政府信任再造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超 《理论观察》2013,(11):30-31
公民对政府的了解与认知和公民对政府的期望值直接影响着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随着信息时代的悄然来临,公民权利意识、参政意识不断觉醒,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力度,并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公民同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使得政府原在合理范围内的某些不当行为在这个信息时代下被放大、被激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政府信任危机.如何应对挑战重建政府信任?首先应秉承“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强政府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其次要充分重视文化的内在力量,运用文化手段塑造良好政府形象,进行政府信任重建;再次,还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政府信任重建的有序进行,架起公民与政府之间信任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论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信任流失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群体性事件的多发凸显社会大众对政府信任的下降与流失的现实。转型时期整体社会信任的缺失、政府非科学的政绩观的危害、政府非民主非科学的决策机制与行政效能的低下,以及权力腐败等是当前政府信任流失的主要原因。为此,必须积极探索化解信任危机、重塑政府信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郑娟  邢孟军 《宁波经济》2013,(4):36-38,43
各地频发的群体性事件暴露出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尤其是事件结束后政府公信力重建问题。建立政府公信力,当前已成为世界性命题。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会导致政府缺乏社会公众的信任,各种政府行为包括经济社会管理行为也不易被公众理解和支持。建设和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要注重宣传政策,让民众达成共识;发展民主,扩大民众参与;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形成良性互动;重视信息公开,提升媒体公关能力;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8.
古罗马公法和私法的分野、公权和私权的划分,促生了市民社会的发达及私权意识的萌芽,缔造了奴隶制社会法治文明。而中国社会传统的家国一体、国社不分,以国家本位为根本,致使市民社会力量萎缩,私法发展缓慢,私权受到压制而陷入专制主义。文章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应培育市民社会,壮大市民社会的力量,使之与国家力量趋于平衡;其次应提升私权的意识,明确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限,限制政府权力不断膨胀,谨防公权力任意干预私权利,使私权在中国得以勃兴。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事件症结在于官民矛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不公平的普遍蔓延和公权力不受制约的滥用是造成目前社会信任缺失的根本原因。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主要来源于官民矛盾,一些地方政府不但漠视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而且自恃垄断的政治社会资源,与民争利,成了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公司型”政府。  相似文献   

10.
戴治勇 《南方经济》2012,(8):115-122
当多目标的政府由于某种条件约束,既没有做出有效承诺,也难以建立一以贯之的声誉的时候,将难以取得民众的信任,官员或法官的渎职、腐败将加强这种不信任.在这种背景下,当政府(官员)真的按照法律执行,民众也可能心生疑窦.机会主义弱者采取策略性行为于是有机可乘,通过理论上看起来不可置信的威胁获得于己有利的判决往往能够成功.它的成功又会引发执行官员或法官、普通民众的一系列策略性反应,甚至造成整个社会机会主义盛行,无视规则的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11.
当人们更多关注官员腐败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民间社会的败坏或走向败坏的趋势。当我们看到官员手中握有公权力的时候,往往对每一个人手中的公权力视而不见。今年夏天,我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理特征,即去个性化,逆反心理,盲目从众,宣泄情绪,认同感.据此,探讨了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措施:要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应急体系;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加强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公权力是国家的主要象征,也是国家一切职能活动的根本前提.如果公权力偏离公共利益这个目标,就是权力异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效防止和控制公权力的异化,使公权力与私权利保持有机的和谐.防止和控制权力异化要做到:理念上自觉厘清公权力的行使边界;对权力实行合理的分工和制衡;完善监督的网络体系建设;对权力的合法性和运行程序进行事前控制;培育市民社会,以权利制约权力;加强阳光政府建设,提高公权力运作的透明度;柔化行政权力;加强责任制度建设,以责任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政府信任的内涵,论证了政府信任在危机管理中的意义,分析了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对政府信任容易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提出重建政府公信力的措施:第一,政务公开,确保信息对称;第二,依法行政,建立法制政府;第三,扩大公民参与,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任度问题,影响食品安全社会信任的关键因素问题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社会信任水平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消费者和监管者。由南京工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的"食品安全社会信任调查春雷行动课题组",通过对江苏、浙江、山东、安徽、上海、北京、四川、山西、新疆等地2409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从数据中发现:中国消费者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对其社会信任极度缺失,特别是政府管理工作、食品种类安全、个人认知水平等因素严重地影响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社会信任水平。文章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改善食品安全水平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人们更多关注官员腐败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民间社会的败坏或走向败坏的趋势。当我们看到官员手中握有公权力的时候,往往对每一个人手中的公权力视而不见。今年夏天,我在一座滨海小镇小住,所闻所感无不告诉我,一个民风淳朴、积极向善的民间社会正离我们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7.
社会舆情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见和要求的综合表现,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温度计和晴雨表.任何一次群体性事件、经济危机或政治风暴,都能从舆情中最先发现异常的信号.及时准确地把握社会舆情,是将危机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公共行政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提供公共物品在公共行政学理论界已经达成基本共识。文章就此从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权力调整及运行、社会组织参与政府公共决策、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利益协调、政府与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四个方面对两者之间的合作治理机制进行探讨。认为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治理机制,两者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政府应积极地转变职能,合理界定公权力、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沟通,促进信任。社会组织要强化自律,提高社会公信力,回应社会的需求,更好地与政府一起实现对整个国家的治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收集和整理了中国县级政府政务微博的运营信息,匹配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2-2018四轮调查数据,探讨了政务微博如何影响居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水平。研究发现,县级政府开通政务微博后,当地居民对县级官员信任程度较均值水平提高11.63%。县级政府发布的政务微博数量越多,居民对县级官员信任程度越高。异质性检验、移动份额工具变量和平行趋势检验等均支持这一结果。本文从“技术赋能”角度丰富了数字政府运用影响政府信任的相关机制研究。县级政府可以通过发布政务微博缓解政务信息不对称,提升政府信任水平,并可以通过转发上级政府微博提升政府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20.
当前,作为改革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集中反映的群体性事件的频发,直接折射出我国地方政府在基层管理中的缺陷,如何有效消除地方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实现信息公开的障碍,发挥行政信息公开对消除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作用 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