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家章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12):126-130,196
印光与太虚各自开创并引导了现代中国佛教的两种主流,他们彼此间曾有互动,太虚对印光的历史定位有极高的评价。他们弘扬佛法的人生志趣、佛学思想尤其是净土理念有同也有异,他们一致推崇佛教的净土信仰,相异之处在于印光发愿往生弥陀净土,太虚则是发愿往生弥勒净土,进而提出“人间佛教”、“人间净土”的现世理想目标。印光更具出世之心,重于承继传统;太虚则更具入世之情怀,其努力也有着更多的现代色彩。  相似文献   

2.
张敬全 《西部大开发》2010,(5):78-78,80
净土信仰始于印度大乘佛教时期,约在公元一世纪印度大乘佛教兴起时,贵霜王朝的犍陀罗地区就流行过净土信仰的经典。佛教传入西域后,净土思想随之传入并且在西域获得较大发展。东汉时净土信仰的经典经西域传入中原并取得空前发展。本文以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二者的兴衰为主线,分析了西域净土信仰向中原净土宗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净土之上     
走进滇川交界的中甸,便有踏上净土的感觉,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便在这一地带。过过一片林海,视野便开阔起来,远眺雪山,峰峦环境,庙宇恢弘。当阴霾漫过天际,荡人心魄的雪山之巅乱云飞渡,苍穹仿佛要坍塌下来。这是个春雨霏霏的日子,脚踩松软的草甸,穿着胶鞋的双脚,无论如何也不能与这片心仪的净土全接触。被细雨淋湿的松木构建的栈道恰如浇了一层清油,向导引领着我们在游人拥挤的栈道上小心翼  相似文献   

4.
莲池是中国净土宗八祖,其净土思想在佛法式微的晚明时代,别成一格,要义为“望乐国为家乡,仰慈尊如怙恃”的净土观,“一心念佛”的修持法,禅净双修又以净土为终极归依,着力提倡戒杀、护生与福慧双修,这些思想对其后中国佛教进程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莲池及其思想的历史性贡献,净土宗十三祖印光从多方面给予了至高的评价。通过比较莲池与印光在弥陀净土思想、修持与著述等方面的同与异,进一步发见净土宗历史的传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5.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且拥有纯天然的环境和无污染的大气、土壤和水资源,被誉为"世界最后一片净土",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净土健康产业的发展提出更加科学和更高标准的要求。净土健康产业作为绿色、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项目,如何更好地实现产业发展的新突破,找到符合地区发展实际的路径,更加科学、高效地引导净土健康产业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是本文研究希望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董祥勇 《改革与开放》2016,(21):101-103
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因其鲜明特色而获得生命力.在禅宗的思想构成中,净土理想是重要的方面,涵摄消极和积极两维,而实行意识则是禅宗渐显的宏旨.在中华民族为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当下,净化民众心灵、引导民众向善、力促民众实干等,本属禅宗净土理想和实行意识之价值的内容构成,都对“中国梦”实现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2006,(8):6-7,9
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举世关注,海内外媒体相继进行了大量报道。其中,随着铁路的开通,游客的陆续拥进,神秘的地方将变得不再神秘。而与之相关的环境保护,亦引起人们关注:被誉为世界最后一片净土的西藏,会因青藏铁路的开通而改变吗?  相似文献   

8.
印光对弘一的思想影响与弘一的信仰归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印光对弘一的直接思想影响,包括提倡"息心专一念佛"法门,提示掩关修行、书写佛经的方法等方面,直接促进了弘一的修持,促成了弘一的书法从"游于艺"到"志于道"的跃升。作为律宗宗师的弘一,以信仰弥陀净土的净土宗为归,目标在于解脱痛苦了生死,达到"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心境。印光专修净土宗,弘一兼修净土宗,相应的选择,不仅是个性化的选择,也是切合佛法宗旨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仇家京 《杭州研究》2008,(1):190-192
本文通过对云栖寺的沿革、净土八祖莲池大师事迹以及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等论述,建议将现址杭州工人休养院迁出该地,以恢复云栖古寺这座历史上颇有影响的佛教名刹,使杭州佛教文化遗产这一重要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喇嘛眼中,郎木寺是一方净土。这座位于两山一河之间的小镇,它身上蕴含着我们这些俗人所渴望的宁静、寂静、洁净,到过这里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把这里称之为人间净土。  相似文献   

11.
文明也许就是这样,犹如“十年一觉扬州梦”,令人往往会有“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感慨。面对藏彝走廊上的一切,正如诗人里尔克所言:我们所说越多,能说反而越少。在这条雄阔的藏彝走廊上,我们的视觉受到自由的挑战,心灵被更为长久的信仰所代替。这一切,反而使走廊的存在更为清晰,使人与天地的融合更为亲密无间。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2011,(15):84-89
早不过百年之前,林芝之于拉萨,还如同北宋时期的海南之于开封,都是令人闻之丧胆的流放地。,那时山长水远,瘴疠横行,林芝是传说中的蒙昧与蛮荒之地,但如今,林芝的名气不逊色于拉萨,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就算是拉萨人,  相似文献   

13.
在生命的潜意识里,“净土”具有佛的理念,令人无限神往。“净土” 净得让人清心,让人悦目,让人不由自主地向往一种远古的宁静与回声。  相似文献   

14.
在北半球的这个季节.正是艳阳高照酷暑难耐的夏日.而此刻在地球的最南端,却有一块冰雪纷飞的净土——南极。  相似文献   

15.
高档会所,吸引着社会精英和成功人士.但只是其中的最顶极,才能做到休闲养生与隐秘性的充分体现.刚刚在青岛开幕的瑞池会所,就是这样一处绝佳之地.  相似文献   

16.
佚名 《宁波通讯》2014,(6):80-83
<正>版画,是一门间接的绘画艺术,是艺术家心灵体验和印刷技法相结合的产物,是必须通过媒材的折射而产生的视觉之美。因此,它比直接绘画艺术多一种限制,多一种复杂和难度。由于远离了市场,版画在今日之中国已成为阳春白雪般的纯粹艺术。版画早已成为一方少有污染的"净土"。能够坚守这一方"净土"的人往往是版画艺术的痴迷者。而陈国毅正是这方"净土"的坚定守护者。他长期默默  相似文献   

17.
李屏 《中国西部》2013,(35):88-99
在金川太阳河谷里,一个叫撒尔脚措的美丽海子平铺于山谷。宝蓝色海面如丝绸般平滑,映衬着瓦蓝色天空澄澈晶莹,水天一色,天是升腾在半空的海,  相似文献   

18.
来去墨脱     
文晞 《中国报道》2011,(5):95-95
据藏传佛教经典《甘珠尔》描述,"佛之净土白玛岗,圣地之中最殊胜。"白玛岗在哪里?答案就是西藏的墨脱。"墨脱"是藏语发音,意为"花儿"。居住在墨脱的门巴人、珞巴人也把这里称为"白隅欠布白玛  相似文献   

19.
托起一方净土─—访启东市吕四表牌厂厂长陈鸣本刊特约记者陈水生,董汉飞都说吕四表牌厂挺出名,都说表牌厂的厂长陈呜是个难得的怪才。出名在吕田的陈鸣不单单是管理企业的行家里手,而且素以琴棋书画、舞文弄墨见长而闻名鹤城!春暖花开时节,我们采访了吕四表牌厂,刚...  相似文献   

20.
光影     
姜海洋 《走向世界》2011,(33):115-115
小编浅谈: 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