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民营企业家社会资本是在信任的基础上,建立的以政府关系和个人关系为主导的社会关系网络。民营企业家社会资本包括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企业家内部社会资本以及企业家外部社会资本三个方面。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家社会资本也是动态发展的。以企业家社会资本为研究视角,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研究了社会资本的动态发展,通过提高经营绩效、提升组织凝聚力、降低经营成本三个方面研究了民营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许多民营企业将迎来新老交替、企业交接的高峰,这一过程将充满着机遇和希望,也充满着风险和挑战。要充分认识到民营企业传承工作对桐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培育和建设一支具有正确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充满开拓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以民营企业家的"更新换代"再创桐庐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辉煌,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美丽桐庐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民营企业家能力的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是企业家能力不断提高、能力结构动态变化的过程。本文在分析民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家所起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民营企业家能力结构的动态变化,提出了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是当前民营企业家的关键性能力,并指出企业家提高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田宛毅 《经济论坛》2010,(7):209-211
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往往与民营企业家的个人能力密切相关。但在现阶段,民营企业家的素质、个人能力还不是特别理想。结合理论界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其胜任特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概念胜任力及个人特征、人际胜任力及社会能力、技能胜任力及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家特质与企业发展阶段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家族企业居多的我国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民营企业家两权合一,其对企业的绩效和寿命有着很强的影响。而企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家管理周期应随企业生命周期动态变化,即企业家应与企业成长匹配。该文从企业家能力、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资源三个维度,分析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民营企业家所起的不同作用和其对企业家的不同要求,试图初步构建一个企业家与企业生命周期匹配模型。  相似文献   

6.
民营企业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民营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企业家素质普遍不高,企业质量能力整体较弱,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因此,以民营企业家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社会企业家精神”概念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宇  郑垂勇 《生产力研究》2007,(21):145-147
文章将"社会企业家精神"分解为"社会"和"企业家精神"两个部分,分别阐述了"社会企业家精神"概念中社会方面的含义和企业家精神方面的含义,得出了"社会企业家精神"比较灵活而又精确的定义。社会企业家精神存在于某些个人和团体中,具有以下重要特性:创造或分配社会价值;并且在创造或分配社会价值时,善于发现并利用机会;经常进行原创性发明或适应性创新;愿意冒"高于平均水平"的风险;呈现出非凡的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制度环境决定民营企业家的资源配置方式.改善企业家资源配置制度应从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表明,从各项制度对河南省民营企业家资源配置重要性影响程度来看,依次为社会信用制度、市场平等竞争制度、企业财产保护制度、税收优惠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从各项制度对河南省民营企业家资源配置改革的紧迫性程度来看,依次为社会信用制度、税收优惠制度、民营企业融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市场平等竞争制度等;调查分析结论对河南省改善民营企业家资源配置的制度改革指明了工作方向,有利于河南省民营企业家资源更多、更好地配置在生产性活动上,从而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实现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通过策略性运用媒体呈现等印象管理手段来塑造公众形象,可以为其获取认知合法性,进而影响企业形象、声誉和市场绩效。企业家公众形象是企业家、媒体与公众三者互动而构建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三者共同嵌入的社会文化的一种表述。本文通过质、量两种路径研究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公众形象,归纳了理念、能力、行为三个方面的九个特征维度,并实证分析了民营企业家形象与媒体呈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从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现状入手,提出了PPP模式是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这一论题,其次从PPP模式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其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积极整合资源,推动"两型"项目建设;加快改革步伐,跟进PPP模式配套机制;构建公共投资平台,引领两型社会蓬勃发展;改进投资管理,防范金融风险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融资结构,促进PPP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成长缓慢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究其根本原因是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不足。本文从企业发展角度分析了民营企业家应具备的人力资本;研究了经济体制、技术、市场竞争、社会文化等方面对其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探讨了未来中小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民营企业家对于民营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表现为企业对企业家较强的个人依附.但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企业和民营两个组织结构均在不同层面上不断进化.民营企业的股权不断分化,内部监督加强,管理程序和规则不断制度化.由此,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迁,民营企业逐步突破对民营企业家的个人依附.这些变化引导着民营企业的融资模式由个人依附型融资模式转化为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企业家机会发现过程理论和对企业家的访谈,提出企业家机会能力包括机会搜寻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和机会评价能力。对256位民营企业家的问卷调查验证了企业家机会能力的3种子能力构成,深化了企业家机会能力理论。对比122家民营企业的高管评价和企业家自评发现,尽管民营企业家机会能力略高于一般水平,但他们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机会能力,尤其是机会评价能力,为企业家机会能力的改善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关于民营企业家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忽略了民营企业家社会出身的印记效应及其社会地位感知的影响。本文基于第11次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考察民营企业家农民出身以及社会地位感知差异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非农民出身的民营企业家,农民出身的民营企业家具有更强的亲社会行为。机制分析表明,农民出身的民营企业家由于依赖他人及所建立的人际关系来获取帮助,以及因为共情而对社会发展的关注,进而产生亲社会行为。进一步分析表明,男性民营企业家以及年龄越大、教育水平越高的民营企业家更能促进该效应。此外,当农民出身的民营企业家社会地位感知越高,越有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并且社会地位感知越高也有助于强化农民出身与亲社会行为的正向关系。本文研究结论揭示了民营企业家的农民出身以及社会地位感知有助于增进企业亲社会行为实践,对相关部门鼓励民营企业家进行亲社会行为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长株潭作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建设"两型社会"是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创造投资环境的重要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珠三角西岸城市珠海、江门、中山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把生态城市建设与"两型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珠三角西岸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对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21,(1)
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的"呼唤"。国有企业要通过创新,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将强高质量党的建设,以党建为引领是确保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界定高质量发展、以党建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等概念出发,阐明了以党建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而从以党建为引领奠定组织保障基础、融入公司生产经营过程、融入公司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等三方面提出了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关联、贷款融资与公司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民营企业家政治关联的贷款效应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以2006-2010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关联使企业获得更高的银行贷款比率和更长的贷款期限,同时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关联程度越高,政治关联在金融危机中的贷款效应越明显。此外,虽然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关联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高,但政治关联的贷款效应对公司价值有负作用。以上结论表明,政治关联虽然给民营企业带来债务融资便利,但并不利于银行信贷资金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8.
民营企业广泛吸纳社会就业,但民营企业的一些雇佣行为饱受诟病,主要体现在拖欠工资、劳动强度过高,以及缺乏基本福利保障等。实际上,不同的民营企业在雇佣行为上存在很大差别。民营企业家是企业决策机制的中心,他们的社会身份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雇佣行为,但是,现有研究很少从民营企业家社会身份出发解释这种差异。本文利用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了民营企业家社会身份(包括政治身份、政党身份和商业身份)对其雇佣行为(雇佣规模、员工薪酬水平和基本福利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拥有社会身份的民营企业家,其企业的员工数量和员工薪酬水平更高;拥有政党身份和商业身份的民营企业家,其企业的基本福利水平更高;拥有或未拥有政治身份的民营企业家,其企业的基本福利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由此说明,具有社会身份的企业家可能做出更多有利于社会的雇佣行为,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企业经济发展;在民营企业基本福利体系的构建方面,政党身份和商业身份比政治身份对民营企业家更有约束力。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民营企业员工规模、薪酬水平和基本福利水平差异的原因有重要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伟立 《经济师》2006,(5):282-282
民营经济发展的策略,一是完善民营企业家的选拔、培育、激励、约束机制;二是优化民营经济投资环境;三是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四是加强民营企业创新管理;五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六是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20.
以吉利集团和横店集团为案例,分析企业家制度能力对民营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家制度能力是民营企业家实施制度创新并作用于企业成长的能力依托。企业家外部制度能力通过突破规制性制度壁垒为民营企业获取规制合法性,企业家内部制度能力通过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和职能管理制度为民营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两者共同促进民营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