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峻 《黑河学刊》2012,(2):49-50
藏传佛教显宗体系的造像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像风格和艺术魅力,在中国美术史及中国民间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通过对它的造像艺术成就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它是在保留了古印度、喀什米尔、尼泊尔和汉地造像风格深刻影响的基础上,与藏民族自身文化不断融合,最终形成的鲜明的民族美术样式。  相似文献   

2.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坚持"医德立院,科技兴院,文化强院"的办院宗旨,积极探索医院文化、环境、医疗、医患关系等协调发展的办院新理念,创造性地将文化与治病、文化与医疗环境、文化与科技兴院紧密结合,恢弘文化引领医院实现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健康发展。一是"人与天调,天人共荣",打造医院绿色和谐的生态环境。首先,建筑文化独具匠心。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注重以人为本的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3.
7月4日,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的中东欧16国代表一行,来到重庆沙坪坝西永微电子园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及湖广会馆,参观考察重庆的经济发展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让人耳目一新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内,代表们参观了"壮丽三峡"展厅以及"抗战岁月"展厅。一走进三峡厅,他们传统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王忠林 《理论观察》2013,(12):52-53
药师佛造像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普遍受到欢迎,上至皇家贵族,下至百姓僧侣,都喜欢参与其中.药师佛造像不仅对药师信仰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造像本身的特质与演变也折射出佛教艺术的丰富内涵及中国文化的圆融历程.  相似文献   

5.
北朝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东平作为当时的佛教重镇,其佛教造像以豪迈的时代气魄和绚丽的艺术风格闻名中外,成为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宝库中的明珠。在今泰安市的东平县境内,佛教造像密布,主要有司里山摩崖造像、白佛山石窟造像和理明窝石窟造像,堪称山东佛教造像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6.
2011年,重庆旅游划时代的宣传口号“重庆非去不可”出炉,一时响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浸透着重庆人直率、豪爽甚至霸气个性的口号,成为四面八方关注的焦点。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是因为重庆旅游不但有长江三峡,有天坑地缝天生三研,集红岩文化抗战文化陪都文化于一身,是闻名遐迩的世界温泉之都,而且还因为重庆有着大量散布民间的非物质文化,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重庆旅游文化里最具特色与内涵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甘宪云 《发展》2010,(5):79-79
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吸收了汉人先进的文化和制度,积极推行民族汉化政策,在政治、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此时,南朝的佛教造像风格北上,对当时北方地区影响很大。本文拟对南朝佛教造像分别向此两地传播路线为线索,通过典型石窟造像风格的比较分析,进而阐述这一时期南朝佛教造像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朱骏 《今日重庆》2013,(5):58-61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抗战岁月"展厅,陈列着一幅珍贵的签名轴,它承载着一段激动人心的抗日救国往事——1938年10月,中日双方经过100余天的激战,中国重要城市武汉失守。以郭沫若为厅长、主要负责抗战文化宣传工作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  相似文献   

9.
郑亮 《魅力中国》2011,(8):250-250
每一种艺术都有它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和价值,白佛山石窟造像也不例外。由于白佛山石窟造像浓缩、凝结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在中国传统雕塑里面有着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因此本文通过对白佛山石窟造像价值的探讨,意在让更多的人去认识、了解和欣赏到它的艺术魅力,进而传承它、发展它、保护它。  相似文献   

10.
熊怡 《今日重庆》2007,(9):84-87
经过千年的沉淀,三峡文化已成为长江文化和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丽三峡》主题展厅中大量对三峡自然景观的复原、对淹没文物的展示,是对祖先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也是表现重庆风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1.
黄玲 《中国西部》2011,(3):22-33
重庆,又名山城,蕴藏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色彩浓郁醇厚。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天坑地缝、天生三硚、白鹤梁、钓鱼城等自然人文景观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巴国之府,为这片久远的土地平添了几分壮美!2008年7月,重庆市委提出了建设"五个重庆"的宏伟蓝图,即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这"五个重庆"理念的提出标志着重庆旅游旧貌换新颜,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五个重庆"建设有利于重庆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新直辖的建设与发展、更有利于重庆旅游迎来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12.
“重庆文化资源富集,有源远流长的巴渝文化,有享誉世界的三峡文化,有可歌可泣的抗战文化,有彪炳史册的革命文化,有独具特色的统战文化,有感天动地的移民文化,这些多彩多姿的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9月28日,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了《守正创新凝心聚力不断谱写宣传思想工作新篇章》的讲话,其中对重庆文化体系作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3.
陶德宗 《重庆与世界》2010,27(11):62-65
著名海外华文文学作家聂华苓和虹影都是长江三峡的女儿。她们虽在不同时代,因不同原因分别走向美国和英国,但深深的三峡情结、执着的三峡书写、动人的故乡叙事和浓浓的家国情怀,显然是他们突出的共同特征。三峡养育了她们,她们向世界传播着三峡,并以自己出色的三峡书写和杰出的文学创造,给包括华文文学在内的大中华文学奉献了具有鲜明区域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她们是当之无愧的三峡女杰,也是公认的三峡文化使者和重庆形象代言人。  相似文献   

14.
重庆高度重视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发展。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熔巴渝文化、革命文化、抗战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等于一炉,有些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建议进一步采取创新举措,使其在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1年,重庆旅游划时代的宣传口号"重庆非去不可"出炉,一时响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浸透着重庆人直率、豪爽甚至霸气个性的口号,成为四面八方关注的焦点.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是因为重庆旅游不但有长江三峡,有天坑地缝天生三硚,集红岩文化抗战文化陪都文化于一身,是闻名遐迩的世界温泉之都,而且还因为重庆有着大量散布民间的非物质文化,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重庆旅游文化里最具特色与内涵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朱株 《重庆与世界》2010,(12):75-75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颗镶嵌在山城重庆心脏的璀璨明珠。她位于20世纪亚洲十大经典建筑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西端,外形从正面看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它与重庆人民广场、人民大礼堂形成“三位一体”的空间格局,展示出三峡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山城重庆的独特空间形态,是重庆的又一标志性建筑和文化高地。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随着"第十届中国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的完美谢幕,"中国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以下简称"三峡节")迄今已连续举办10届.她以独具魅力的长江三峡为核心,向海内外嘉宾充分展示了重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古朴与时尚相融共生的人文历史,充分展现了中国西部激情之都、创业之都的崭新风采.  相似文献   

18.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2,(11):69+1+64-65
青州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现辖4个街道、8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060个行政村(居),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人口91.7万,有汉、回、满等34个民族,少数民族2.6万人。青州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处,AAA级景区3处,云门山大"寿"字、驼山石窟造像等久负盛名。先后荣获国  相似文献   

19.
正长江三峡是重庆国际黄金旅游线路的一张"王牌"。7月15日至19日,由重庆市旅发委主办的"打造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升级版"—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媒体行活动在重庆开展。中央驻渝媒体、重庆本地媒体及长江三峡旅游一级客源市场地区媒体等近40家媒体的记者,兵分两路,前往奉节县、巫山县和城口县、巫溪县,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新进展,系统化、多渠道、多形式推介和解读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该活动旨在提升长江旅游金三角品  相似文献   

20.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11,(4):104-105
重庆,山城、江城、历史文化名城,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让人心驰神往。2011年,确定为重庆都市旅游主题年,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推介活动,将让山城美景传播到世界各地。围绕”都市旅游主题年“,多姿多彩的节庆活动将陆续展开:第九届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第二届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中国重庆长江三峡(巫山)第五届国际红叶节,首届乌江画廊民族文化旅游节暨第二届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节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