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五九七农场农业改革中,试行了“三田制”,即把职工种地划分为“生活田”,“责任田”和“市场田”,1994年在“三田制”运作的基础上,以“责任田”为对象试办了股份合作农场。 一、股份合作农场的股份设置 股份合作农场的股份结构,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土地股:先评估作价,再折股投入。二是机械股:合作农场的拖拉机以标准亩、联合收割机以作业亩收费的一部分折股投入。三是管理人员(责任价值)股:依据合作农场的条件,明确管理人员责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在山东省东平县提起正合家庭农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不仅因为该农场锐意进取、不懈探索,走出了特色农业发展的成功之路,更因为该农场通过传帮带,引领全村乡亲们靠“念活蔬菜经,打好特色牌”,实现了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正>东林村地处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北部,美丽的金仓湖畔旁,东枕石铺塘,西临半泾河,南起苏昆太高速,北延杨林塘。村域面积7平方公里,耕地4411亩,768户农户,42个村民小组。自2010年起,东林村以集体经营方式创办了东林合作农场,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东林村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枫芸村是思南县的一个边沿干旱穷山村,全村347户,1344人,有耕地1719亩,人均耕地1.27亩。在全村805亩田中,除30亩有水源保证外,其余都是“望天田”。过去由于地处边沿、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干旱缺水、灾害频繁,收入低下,1978年前、人均粮食不足25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300元,是一个生产靠贷款,吃粮靠供应、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们抓住改革开放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逐步摆脱贫困走向了富裕。全村1993年粮食总产达到67.46万公斤,人均502公斤,比1978年翻一番多;人均纯收入1429元,比1978年翻两番多。这个村已成为思南小康第一村。  相似文献   

5.
座落于临安市清凉峰脚下的夏林村,山清水秀,绿荫漫山,全村的山坡大部分都被浓密的山核桃树覆盖着,成了名副其实的“绿海”。该村是临安市山核桃重点产区之一。这个拥有1000多人口的大村落,家家户户种植了大量的山核桃树,山核桃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使全村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路。然而这一切的变化,与一个人的影响不无关系,他就是夏林村村委委员、调解主任陈兴中。  相似文献   

6.
正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上海崇明农场,自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围垦造地创办副食品生产基地起,已整整走过60年岁月。崇明农场60年发展,历经三次创业:第一次创业"围垦造地"奠定了农场产业的基础,主要是以发展农副产业为主,并陆续开办了厂办工业及相应的配套服务业。上世纪90年代开启了第二次创业"走出农场",增强了农场的市场意识,主要通过都市服务业抢占上海滩。进入新时代,崇明农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全面落实光明食品集团"产业先进、环境优美、生活优越"的殷实农场战略,"回归农场"进行了第三次创业,夯实农场发展的底板,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建设殷实农场。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黔西县沙井乡红林村利用省级财政小额扶贫借款大力发展养殖业,三年盈利7.93万元,户均增收3965元,使借款贫困户在短短三年内就解决了温饱。红林村属黔西县一类重点贫困村,全村85户511人,200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620元。为了使红林村早日脱贫致富,乡政府根据该村草坡面积大和群众有养牛传统习惯的特点,于2000年安排小额扶贫借款2万元,集中发放给该村有劳动能力的20家苗族贫困户,用于发展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为把好购畜关,避免借款户将资金用于还债或作为生活开销等情况的发生,乡政府明确一名领导亲自负责此项工作,并指定该村村长具体把…  相似文献   

8.
穷则思变 向贫穷开战 罗甸县云干乡大关村座落在层峦叠嶂的大山之中。全村12个村民组253户人家1320人,分散住在60多个山弯弯里。仅有瓦房25栋,其余全是茅草房、杈杈房,是全县闻名的“三靠”村(即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贷款,穿衣靠救济)。1980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6.8万公斤,人均粮食130公斤,农民  相似文献   

9.
到 2000年底,脚尧村年人均粮食已突破 430公斤,人均收入达 2500元,人均存款超千元;全村家家通电通水,计划生育率、初等教育普及率达 100%;全村绝大多数农户购买了收录机、 VCD、电视机等家用电器,还开通了无绳电话……脚尧,这个昔日生产靠贷款,吃粮靠供给,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如今已开始步入小康。   “脚尧村这几年发展得这么快,倾注了我们村支书吴秀忠的心血和汗水。”脚尧村民快言快语。   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然而这里山高水冷,一年辛劳下来,人均粮食不足 200公斤,人均…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宝鸡市燃灯寺村,地处秦岭北侧的鸡峰山下,全村自然条件较差,直至70年代末,仍然是一个“花钱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穷山村。 1979年,担任燃灯寺村党支部书记的冯英耀,依然放弃落实政策回宝鸡  相似文献   

11.
“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八五一〇农场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力推动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各项任务落实落靠。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了八五一〇农场有限公司的具体做法:一是谋划部署突出“快”,压实责任强部署;二是深学细研突出“实”,锤炼内功增本领;三是问题查摆突出“准”,刀刃向内转作风;四是攻坚破难突出“真”,狠抓落实提质效。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创新发展理念,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积极探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东林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走进东林村,见到高标准农田统一由合作农场规模化经营,生态养殖场全面实施标准化养殖,农业现代化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充分展示出"土地集约、设施配套、科技创新、产出高效、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东林现代农业风貌。  相似文献   

13.
八五三农场有限公司具有优越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具备了良好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双控一服务”等发展基础。按照集团党委“二次创业”的战略部署,本文结合实际系统谋划了农场有限公司“二次创业”的目标与重点任务,为开启农场有限公司“二次创业”新征程、实现集团“二次创业”排头兵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陈阳阳,是一名“00后”农村青年、夏邑县农广校中专学员。别看他年龄不大,如今已经是陈阳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走上了依靠科技发展家庭农场的致富路。近日,陈阳阳被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授予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徐鸣(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农村青年应踊跃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大农村青年应顺应时代潮流,踊跃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创业创新实践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要有创业创新的意识,大胆实践尝试,付出艰苦努力,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美好未来;要有创业创新的本领,要选准创业切入点和适合的创业项目,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抓住技术驱动和资本运作这两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6.
实施以农养林战略,对森工特困企业冲出低谷、走上振兴具有特殊意义。具体作法是:必须坚持以深化改革、解危创业为中心,以熟化速生丰产林用地为重点,以推行委托经营搞活林场(所)为手段,通过定向、定点改革试验,分片、分块农林开发,促进“三个转变”,推进“四个大上”,实现“五个突破”。三个转变:由以木为主的单纯林业经济向林、农、科、工贸综合经营的复合经济转变;由封闭型经营向联合开发引资合作的外向型转变;由单纯林场格局向林场套农场格局转变。四个大上:农业生产(含五荒开发、非木加工)大上;培育速生丰产林大上;木片生产大上;非国有经济大上。五个突破:在加快管理体制改革上搞突破;在分户承包经营上搞突破;在搞活林场(所)上搞突破;在委托经营上搞突破;在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上搞突破.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湾张村坐落在东海之滨,杭州湾畔.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1个合作农场,总人口832人,拥有耕地面积1480亩.2005年,全村农副工三业总产值9000万元,村可支配收入170万元,人均收入9000元,劳均收入15000多元,分别在全镇和全区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8.
启东市近海乡塘芦港村位于长江口最下游的东北边缘,与上海市一江之隔。全村106公顷耕地,600多家农户,2000多农业人口。这个村过去经济发展缓慢,处于“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状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按照“以工促农,兴工致富”的方针,于1979年兴建了“启东市  相似文献   

19.
“两工”指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通常情况下 ,范围内(30个)的“两工”是不需付给劳动报酬的 ,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劳动者个人操作技术及劳动能力的不同 ,有的实际出工个数超过全村劳动力实际出工平均个数 ;有的则少于全村劳动力实际出工平均个数。对此 ,村合作经济组织应及时进行账务核算 ,搞好余缺数额的平衡工作 ,但不能借机多收取农户的“两工”款项 ,找平后的“两工”余缺款项 ,在有关账户内余额为零。其账务处理如下 :1 某村合作经济组织年终通过对各农户劳动力实际出工结算 ,计算出本年度全村劳均实际出“两工”25个 ,工…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位于苏州东太湖之滨,村域内无工业,整体生态环境优美。依托集体“党建+合作社”的管理模式,上林村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宜居的生活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向乡村振兴之路迈进。在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指导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