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力 《经济研究导刊》2012,(19):193-194
管理哲学虽然宏大,不体现为细节的"管理规则"或"管理知识",但管理哲学是直面管理实践的。从整体论的观点出发,不能累加"管理之知"与"管理之术"而成"管理之道",而应该从哲学的角度展开对"管理之道"的研究,这就是管理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陆萍 《经济师》2005,(12):29-30
随着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较快增长,这引起欧美国家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紧急设限措施。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面临的种种障碍,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不同角度提出了突围之术和解围之道,促进中国纺织企业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4.
国内法美学发展到今天,已经从打着“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烙印,发展到了有专著探索、有理论支撑、有该学科建设的构想到建构,有一个逐渐壮大的学者研究队伍的学科。法之美不外乎形式的美和内容的美,没有形式的美就会披上神秘主义的面纱,没有内容的美就容易掉进形式主义漩涡。而翻译之美也只有在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时,方能达到翻译的至上境界。从法美学的角度去探究法律翻译的规律和范式,将对建构法律翻译的体系和规则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通货膨胀是不是"进口的通胀",房价下跌是否"普通家庭受到更大影响"?该文对斯蒂格利茨教授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国际价格上涨虽然会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但中国的通货膨胀有国内自身的因素,并且早于国际价格的传导;只有在购房为了投资且用去一生大部分收入和较多贷款的情况下,房价下跌才对家庭产生更大影响,但中国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6.
7.
“孝”观念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是构建血缘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作是孝的文化,而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之上的社会。为此,“孝”乃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大表现之一,而儒墨两家之“孝”又有一定的分歧。  相似文献   

8.
政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微妙且具有极端重要性,它一方面具有"扶持之手"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带着"掠夺之手"的印记。该文从政府双重角色的分析入手,构建了一个以"辖区竞争、组织竞争、选举竞争"为代表的政府职能动态转变的框架模型,进而提出该模型在宏观经济发展和基层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具体运用,以期对"十二五"时期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分析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文学性"问题是文学研究领域的母题。本文试图换一种思路思考,从"文学之真"、"文学之善"、"文学之美"三个维度重新探索了文学性。在本文中认为文学性是一个浑然的整体,它包括了过程与意义、手段与目的、本体与客体的融合。它既是作家伟大心灵的艺术化、形象化、文本化的最终展示,也是作家灵魂实现"文学之真"、"文学之善"、"文学之美"的交融升华并最终凝聚为语言文本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著名短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讲述了在华盛顿贫民窟里三位贫民艺术家如何互帮互助、相濡以沫的真情故事。小说篇幅虽小,不到5000字的内容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两位年轻画家之间的浓浓友谊、老贝尔曼先生舍身助人的奉献精神无不打动着读者;巧妙的构思,欧·亨利式的结局,使其有别于其他小说故事。由此看来,故事虽短小精湛,却洋溢着美的光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内需存在"三重"失衡:宏观上投资与消费失衡,中观上政府与居民消费失衡,微观上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失衡。"三重"失衡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三维"的逻辑结果,即内生于政治绩效之维、财政经济之维和社会公平之维的"三个偏向":投资偏向、政府偏向和城市偏向的结果;因而要实现扩大内需的政策必须是进行"三维"联动机制建构,在短期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动力支撑点、中期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作为制度匹配点而长期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关键基础点。  相似文献   

12.
禹雪梅 《经济师》2006,(6):259-26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人心者得市场”,只有那些不断把握人心,满足需求的企业才能占领市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企业在经营中必须得人心,人心既包括外部公众之心,也应包括企业内部员工之心。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上认为,“掠夺之手”模型和“扶持之手”模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理论,前者以政府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后者则坚持政府是公共社会福利代表的假设。但两者都认为政府应该积极作为,这说明两者背后可能存在共同的逻辑。通过更为细致的比较,发现两种理论模型其实在进行前提假设时并不完全绝对,前者承认在特殊时刻,政府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会重合,后者则在承认政府存在腐败、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前提下。试图通过政府治理解决这一问题。这提示我们,如果政府具有自利和利他的双重属性,则两种理论的冲突可以弥合。  相似文献   

14.
"立象以尽意"是一个哲学命题,它反映的是存在和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经由哲学领域发展到文学领域后,这一命题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古典诗歌创作的范式。诗人们的创作遵循"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这一思维模式,从语言之"象"、无形之"象"、有形之"象"三个方面,试图在诗歌中树立起一个大于语言本身的"象",从而来实现"尽意"的目的。正是这种创作范式,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含蓄隽永、意境深远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园林作为一门四维艺术,一旦生成,实非为最佳状态,还需“后熟”的过程:物与物之间的磨合、交融,形成有机整体的生态环境;时间能使原艺术再生长,丰富并扩展物与物之间的联系,由物景量之积累向意境质之飞跃。从园林植物、建筑、山水三方面阐述时间的物景表现:将园林空间意识纳入时间进程,展现植物林相之美、建筑造型之美和山水天然之美;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天合之境三方面详述时间的意境表现:时间丰富园林的历史人文内涵,是作用于万物的自然神来之笔,与自然天合共创。  相似文献   

16.
17.
秦序先生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8年生于四川璧山,1982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音乐系,师从李纯一先生,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1984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秦序先生致力于中国音乐史研究,成果颇丰,代表作有《中国南方高山、佤、苗等族体鸣木鼓与有关音乐起源的几个问题》、《民族乐器口弦初探》,此外还有专著《中国音乐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月)、《中华文化通志.乐舞志》(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等,还参与编撰国家重大项目《中华艺术通史》,译著有日本岸边成雄《唐俗乐二十八调的成立年代》、《唐代的乐器》等共约20余万字。秦序先生的研究多涉及学科焦点问题。而存在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秦序先生提出的一些观点与看法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开拓思路,能够让人以全新的角度去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连军  刘星  连翠珍 《财经研究》2011,(6):133-144
以往的研究为政治联系带来的"扶持之手"提供了较多证据,而文章从资本投资视角探讨民营企业构建和维持政治联系所付出的隐性代价,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资本投资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掠夺之手"的侵害,虽具有较大的投资规模,但却表现为较低的投资效率,并且不利于企业R&D投资;而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掠夺之手"则未显著出现。文章认为,从资本投资角度看,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构建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2003—2011年中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教育和公共部门固定资产投资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相对于扶持之手,掠夺之手对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抉择更具解释力。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受到公共部门固定资产投资的挤占,仅能反映民众的一般性社会需求,并受到资金、土地资源以及中央政府调控的强烈限制;而公共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则在官僚意志和官员私利的主导下,几乎挣脱了资金、土地资源和中央政府禁令的限制。由此,得以看清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抉择背后的掠夺之手的行为逻辑。然而,针对学者们所暗含的"掠夺之手仅具有纯粹的掠夺性",本文则提出了质疑,笔者认为:掠夺之手具有混合性,掠夺性包含了扶持性。  相似文献   

20.
政府规模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规模过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地方政府规模与当地人均GD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地方政府可以在培育市场、提供公共物品上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成为"帮助之手";但也有可能设租和寻租,从而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掠夺之手"。而设租、寻租的规模与政府的规模密切相关。本文试图通过信号传递模型解释政府规模是如何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以此说明政府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