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外派劳务队伍日益壮大,其中,女性劳务人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际劳务市场对女性劳务人员的需求势头不减,一些项目如制衣、文秘、护士、商业和餐饮服务等基本上以聘用女性人员为主。在具体经...  相似文献   

2.
培育劳务品牌是提高劳务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保证。劳务品牌的形成依赖于建立有序的劳务市场、完善的劳务市场信息网络。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加大对劳务人员技术技能的培训,通过提高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来提升劳务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劳动关系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与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是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这种法律关系现状使得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的权益保障与事业编制人员出现差异,主要体现为制度性歧视的存在。为解决此问题,长期来看应构建"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合一的制度;短期而言,应突出创新工会机制、教代会制度、分类指导、调解组织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外派劳务要从根本上抓起刁春和刘卫中(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司从1979年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截止1997年底,我国已外派劳务人员逾150万人次。但随着外派劳务业务的发展,也暴露了诸如劳务人员素质较低、企业缺...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事业以来,至今已走过了十四年的历程。十四年来,这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外派劳务人员平均年增长率为36%,劳务合同额的年增长率平均高达50%,中国先后在世界16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劳务合作,共派出各种层次的劳务人员65万余人次。今年来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仍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去年外派劳务13余万人次的最高纪录之上,今年头六个月,又突破了15万人次的大关。目前,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正以更加雄健的步伐向前发展,显示着充分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事业的发展,我国派出的劳务人员日渐增多,他们成建制、有技术、守纪律、能吃苦,是中国劳务的优势.然而,近年来国际承包劳务市场萎缩,竞争更加激烈,我们的劳务成本却逐年上升,给对外报价、投标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提高我公司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千方百计降低劳务成本,势在必行.现提出如下意见,供有关方面参考.一、减少或停发国内工资,实行国外工资制.为减轻承包公司的负担,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出国劳务人员可实  相似文献   

7.
早在50年代,我国曾派出数以万计的劳务人员,同个别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过合作,并在管理工作方面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部分,大胆积极地开拓了这一事业,累计派出各种劳务近30万人次,同上百个国家保持着劳务合作关系,对国外劳务的管理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建立外派劳务培训基地的几个问题刁春和,邢厚媛(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在过去的17年中发展很快,外派劳务人数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取得了众人瞩目的成就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激烈竞争的国际劳务市场对劳务人员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外...  相似文献   

9.
我外派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人员工资改革方案即将出台【本刊讯】据悉,外经贸部会同财政部就我外派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人员工资改革问题正在抓紧拟定方案,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新的工资改革方案在近期将出台。这一改革措施对于调动外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由于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投入不充足、事业单位人手不够用、求职人员不理性等一系列原因,事业单位产生了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合同制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临时工、上级党群组织派驻人员等多种用人形式并存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给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带来了一定阻力,也给事业单位规范用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是对外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事业伊始,就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经过12年的开拓进取,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共派出40余万人次劳务人员。从我们的国情看,这个速度是相当快的。由于这项事业仅有十多年的历史,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尚在探索。本文仅根据业务实践,介绍目前我国开展这项事业的政策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如何解决外经企业的资金短缺?李战武(外经贸部国外经济合作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承包劳务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随着该项事业的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拓展业务的主要羁绊。解决对外承包劳务企业资金来源问题,已迫在眉睫。现今...  相似文献   

13.
如何解决外经企业的资金短缺?李战武(外经贸部国外经济合作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承包劳务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随着该项事业的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拓展业务的主要羁绊。解决对外承包劳务企业资金来源问题,已迫在眉睫。现今...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亚区域劳务合作与振兴吉林省老工业基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吉林省正处于老工业基振兴之中,加快建设新兴产业基,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定意义上是此次创业成功的关。而加快建立开放性经济体系,则老工业调整改造,集聚生产要素,展发展空间,解决资金、技术和市问题的必由之路。对外劳务合作,别是与东北亚区域劳务合作是吉省对外开放事业中的强项,借助北亚劳务合作振兴吉林省老工业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合作优势1.发展东北亚区域劳务合作可效地利用区域合作优势。东北亚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属于国的次合作区域,吉林省在此开劳务合作有如下优势:一是对该区各国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了解多,甚至使…  相似文献   

15.
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建设,及时、合理的外派工程劳务人员成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人一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参与了从人员选拔到办理阿尔及利亚所需合法务工手续的全过程,3年来总共外派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务人员2000多人,较好的完成了输送人员的任务.对外输出人员的经验也从无到有,一步步摸索地整理赴阿尔及利亚进行劳务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跨境劳务合作成为跨境次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建设给跨境劳务合作带来了历史机遇。当前"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跨境劳务合作形成了民间自发的跨界民族间劳务帮扶模式、企业组织劳务派遣的跨境劳务合作模式、境外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带动跨境劳务合作模式、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带动的跨境劳务合作模式和政府主导型跨境劳务合作模式等主要模式,为推进跨境劳务合作与跨境次区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劳务合作还面临着跨境次区域劳动力流动壁垒、跨境劳务合作质量与结构不合理、跨境劳务参与产业分工合作体系不健全、跨境劳务合作多元主体协同不足和跨境劳务合作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要深化"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跨境劳务合作,需要从建立跨境次区域劳动力共同市场、优化跨境劳务合作质量与结构、构建合理的跨境次区域国际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推进跨境劳务合作格局和健全跨境劳务合作体制机制等路径推进。  相似文献   

17.
外派劳务涉及政府、企业、劳务人员等多个层面,是一个跨越国家边界运作的特殊领域,而外派劳务中介机构则是外派劳务市场化运作的核心环节。本研究以近年来在福建等地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以外派劳务中介机构的形成、发展、运作与存在问题为例,探讨地方政府如何因应新兴市场机制的需求,形成跨越部门、地区的实时信息沟通渠道,在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之间取得平衡,建立灵活、高效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市场实行的都是劳务大包,这种工程承包方式是从计划经济时代沿袭而来的,在建筑市场应用比较广泛。它主要指的是包公包料的承包,即由施工单位负责所有的工程事项,包括采购施工材料、雇佣施工人员、采购或者租借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工程施工等。在这种劳务大包模式下,劳务人员多听命于某一个老板,劳务人员的选择权限较低,使得劳务市场和建筑市场出现了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在建筑行业实施劳务分包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劳务分包的内涵,及劳务分包模式下建筑业的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经济合作事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其中,新兴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简称外经公司)愈来愈起着主渠道的作用。目前,全国各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从事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公司已有123家,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1991年9月统计,已在13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业务,累计签订合同21239项,合同总金额17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10亿美元;先后派出各种劳务人员46万人次,带动我国产设备材料出口10亿美元。与此同时,还在10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各类非贸易企业927家,协议金额27.96亿美元.其中中方出资13.69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业得到迅猛发展,个人兼职取得的劳务报酬越来越多,单位需要代扣代缴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所得税问题也越来越多,但有些财务人员对此问题不清楚。本人尝试用理论加举例说明的方法对劳务报酬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进行详细解读,希望对有关人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