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总会计师》2011,(8):17-18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表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控新增风险,严防平台贷款“改头换面”和“卷土重来”。同时,坚持重点盯防房地产贷款和以房地产作抵押贷款中的风险.对存在土地闲置超年的.商业银行一律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抵押评估中相关各方的利害关系及不良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抵押评估的主要利害关系人有金融机构、借款人、房地产估价机构和房地产估价师。在房地产抵押评估这一特定行为中,金融机构为了防范资产风险,借款人为了获取贷款,委托房地产估价师和估价机构出具抵押评估报告,并收取评估费。各方的行为目的不尽相同,形成了互为关联的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不动产抵押贷款是指商业银行要求提供不动产作为抵押而向借款人发放的贷款。这类贷款,借款人常以土地使用权或者房屋所有权作为偿还贷款的担保,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土地储备贷款等多种类别。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不动产抵押贷款的需求日趋旺盛;  相似文献   

4.
银行发放的房地产贷款主要采取房地产抵押形式。但是,房地产抵押贷款本身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风险,如:借款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还款,抵押房地产依法处理后不足清偿;抵押物存在灭失或损毁风险;因未办理抵押登记产生抵押风险;以及利率风险、通胀风险等。为了规避这些风险,中国人民银行曾颁发《个人住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这与美国当初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是分不开的。虽然当前我国并没有典型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但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同样有风险,并正逐步步入违约高风险期。文章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鉴。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一些防范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及完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丽梅 《价值工程》2007,26(5):162-164
在金融机构发放抵押贷款时,抵押房地产的价值是确定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贷款额的一个重要参数。我国《房地产抵押估价指导意见》规定:房地产抵押估价采用公开市场价值标准,房地产抵押价值等于假定未设立法定优先受偿权利下的市场价值减去房地产估价师知悉的法定优先受偿款。但是,金融机构通过变卖或拍卖方式行使处置权和收益权得到变现净值或清算净值,因而金融机构房地产抵押所追求的是“变现净值”或“清算净值”标准,不是公开市场价值标准。所以,金融机构要防范金融风险,科学确定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贷款额,就必须准确界定抵押房地产的市场价值、抵押价值和变现价值。  相似文献   

7.
建行研究部日前发布报告指,在央行多次加息、个人房贷负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在近一段时期内已逐渐步入违约高风险期。数据显示,工行、中行、建行的房地产贷款中的个人住房贷款由2005年末的10127.23亿上升至2006年底的11760.66亿,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由2005年末的184.42亿上升到2006年末的192.41亿。报告指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中存在的虚假按揭及把关不严现象使得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得到贷款,这正是我国的房贷风险所在,为此银行业需强化内控建设,加大对住房贷款的审查力度,建立和完善个人诚信系统,改变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着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提高对购买第二套及以上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等,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报告进一步指出,对于处于转轨期间风险把控水平还很有限的我国银行业,在房地产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态势、房地产市场风险不断凝聚加大情况下,加强监管,引导商业银行理性经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商业银行的风险有多种形式,其中信贷资产风险最主要、也是对商业银行影响最大的风险之一。如何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将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切身利益。笔者认为,应对贷款对象(借款人)进行贷款前审计。  相似文献   

9.
肖浩 《上海房地》2004,(7):57-58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抵押贷款制度已成为商业银行保全资产、防范风险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与此相适应,抵押资产的评估,也成为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中的一个重要业务领域,大多数资产评估专业机构都已涉足甚至大力开展了此领域的评估工作。银行抵押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房地产抵押。据了解,目前很多评估机构在开展对房地产抵押资产评估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并导致评估结果失真,给金融机构、借款人(抵押人)、评估机构自身都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因此,如何在工作中切实做好房地产抵押的评估,不仅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同时,从长远看,对评估理论的发展、完善,对整个资产评估行业规范和风险防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银行贷款中,有超过一半的贷款是以房地产土地作抵押的贷款,土地抵押贷款已成为银行业贷款的主要形式.如今房地产与中国金融业的关联度过高,土地逐渐成为金融业的"风险货币",土地抵押贷款风险凸现.商业银行为防范信贷风险,普遍采用土地抵押担保方式,因为土地具有不可移动、不可隐藏、寿命长久、相对保值等特点.但实践表明,若判断失误或操作不当,这一风险防范措施反而成为新的风险源或陷阱.  相似文献   

11.
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规范与银行信贷业务相关的房地产抵押估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三条规定:房地产抵押估价原则上由商业银行委托,但商业银行与借款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估价费用由委托方提供。也就是说房地产抵押估价可以由商业银行委托,也可以由借款人委托,谁委托谁付估价费。问题是商业银行委托估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建立和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对森林资源资产自身产生风险的应对、不断完善借款人征信体系、经营管理风险的防范、对市场带来的风险的防范、操作风险及政策风险的应对等对林权抵押贷款风险规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华伟 《楼市》2004,(14)
“8·31大限”在房地产市场激起的尘嚣还没有散去,银监会在9月2日又出台了《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充分理解和有效识别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并且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消费贷款的风险控制都作了具体的规定。银监会的这一《指引》向市场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又会对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照合同规定归还贷款时,由借款人、贷款人、担保人协商,或仲裁,或经法院判决和裁定,由商业银行行使债权、担保物权而取得所有权或处分权的实物和权利。近年来,随着抵押、质押等担保贷款的日益增加,商业银行收取的抵债资产也越来越多。在实务中,多数抵债资产所对应的贷款属于“可疑”、“损失”类贷款,实际已经成为有损失的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贷款方式知多少根据新近出台《商业银行法》规定,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方式主要有六种:1、抵押贷款。借款人将其房产、设备、有价单证及其它可转让的权益,依法办理有关手续,抵押给银行,作为偿付贷款本息的保证,取得银行贷款。2、担保贷款。借款企业或单位以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决定,对2001年6月以来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办理情况进行检查。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贯彻落实已出台的房地产信贷管理政策,严格审查住房开发贷款发放条件,调整和优化房地产贷款投向,加大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贷款投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强调,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信贷业务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商业银行擅自降低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甚至对个人首付款提供一定比例的无息贷款,更有甚者,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以“假按揭”方式骗取或套取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此次检查的重点是:是否对“四证”不…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3,(15):163-165
随着房地产投资和投机的盛行,我国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房地产价格高涨,房地产市场有泡沫存在。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越来越严厉,投资性和投机性房地产会逐渐退出市场,在未来长期的房地产抵押期间,房地产市场存在及其大的不稳定性,给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回收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文章从房地产抵押估价的价值标准、估价方法使用及抵押率的确定上分析了房地产泡沫给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孟强 《会计之友》2008,(2):90-91
商业银行不动产信贷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房地产估价带来的金融风险.房地产过高估值和长期大量的金融抵押贷款给金融机构带来越来越多的呆账、坏账,影响了金融机构的真实资产.防范评估风险最终取决于房地产评估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和商业银行管理制度的规范以及评估需求者是否正确利用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9.
抵押作为“担保之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房地产抵押在我国是一项较新的工作,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还没有关于房地产登记机关在抵押登记中的审查范围和审查责任的具体规定,然而抵押登记业务与防范信贷风险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房地产抵押登记机关,尽管防止骗贷、控制不良贷款等信贷风险并不是其直接责任,但房地产抵押当事人之间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及其导致的后果,常常波及房地产登记机关,一些地方也出现在行政诉讼中以房地产登记机关审查不实为由,要求房地产登记机关承担责任的判例。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房地产抵押登记风险,已经成为当前登记机关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龙玉国 《价值工程》2010,29(19):29-30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违约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的风险,并就如何建立标准化、集约化操作模式,防范借款人理性违约风险以及房产资产的证券化三个方面提出化解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