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对从酱菜中筛选出的优质乳酸菌进行形态学观察、探究其最适生长pH,并筛选出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强的乳酸菌株。方法: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菌数测定,采用革兰染色法对乳酸菌进行观察,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菌在不同PH培养液中OD值。结果:从酱菜中提取出的乳酸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最适生长pH为6。最终分离得到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强的LD-1乳酸菌。结论:酱菜含有乳酸菌并成功筛选出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强的乳酸菌。  相似文献   

2.
黄耀雄  甘祥武 《现代食品》2021,27(3):222-225
为给酸奶生产的菌种筛选奠定研究基础,本文对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按GB 4789.35—2016中的方法分离酸奶中的乳酸菌,采用表型特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学鉴定对分离菌种进行确认,通过凝固试验和产酸试验相结合研究菌种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从酸奶中分离出2株菌种,经鉴定分别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2株菌种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李悦  陈静  张晓雨  刘义  韦云路 《现代食品》2023,(14):188-192
本研究从四川特色传统发酵食品腊肉和泡菜中分离纯化出单个乳酸菌,通过自聚集和多糖产量筛选可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株,对其形态和16S rRNA序列进行分析,并评价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体外益生特性。因此,本研究的成果可以为培育优良性状的菌种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孙彪 《现代食品》2022,(3):200-203
为了研究牛奶中丙酸杆菌的筛选与鉴定方法.本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纯化后的丙酸杆菌进行定量转化,完成筛选和鉴定方法设计.结果表明,在牛奶制备样品中能筛选出不同形态的丙酸杆菌,且产生丙酸的效果有所增加,利用牛奶作为培养基可促进丙酸的生成;以葡萄糖作为培养基,在240 h内生成的丙酸含量为7.0 g·L-1.  相似文献   

5.
日前,由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孙建光博士主持的项目—“高效因氮、改土微生物资源筛选与菌刹研制应用”通过专家鉴定据介绍,研究出的菌种已成功应用在新型生物有机肥料、菜地有机污染修复菌剂等产品研制经过试验证明.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烹饪方式和贮藏条件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和菌落总数的影响。以菠菜、生菜、莴苣和芹菜为研究对象,经过炒制、煮制后分别在常温(25℃)和低温(4℃)下贮藏,于0 h、12 h、24 h和36 h测定亚硝酸盐和菌落总数,对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蔬菜的优势菌株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在25℃下,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和菌落总数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贮藏36 h时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幅度较大,炒制菠菜达到190 mg·kg-1。在4℃下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和菌落总数含量变化幅度小,贮藏36 h亚硝酸盐含量最高为0.89 mg·kg-1,分离鉴定的20株优势菌有17株为硝酸盐还原菌。无论是炒制还是煮制蔬菜,25℃下亚硝酸盐含量和菌落总数均高于4℃。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污水中氨氮降解效果,从吉林化工有限公司农药厂受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效果优良的氨氮降解菌Pseudomonas sp.ZXY-1。为提高其降解效能,设置四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温度、pH值、摇床转速、C/N对其降解氨氮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菌剂生长周期为15小时,在温度为26.42℃,pH=8.56,摇床转速为136.23r/min和C/N为15时,菌株对氨氮的降解能力最佳,氨氮降解率可达98.91%,较优化前提高23.5%。  相似文献   

8.
刘宇超  刘韩  陈雪  杨文钦  关宏 《现代食品》2020,(3):74-75,88
目的:探讨产维生素B6乳酸菌的筛选及其鉴定情况。方法:选择本地某医院内2~3岁幼儿粪便中分离出的6株乳酸杆菌为研究菌株,分析各菌株所属菌属及其维生素B6产量,并筛选出产维生素B6能力最强的菌株,对其属内种进行鉴定。结果:6株乳酸杆菌,经鉴定均为乳酸菌的乳杆菌属。6株乳酸杆菌均可产生维生素B6,但是产量存在差异,乳酸杆菌N6产量最高,显著高于N1、N2、N3、N4和N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发酵试验证实乳酸杆菌N6能发酵葡萄糖(不产气),属同型乳酸发酵类型,同时符合植物乳杆菌鉴定标准。结论:乳酸杆菌具有产生维生素B6的能力,但是产量存在一定差异,而属内种为植物乳杆菌者具有较强的产生维生素B6能力。  相似文献   

9.
筛选了适合棉籽饼固态发酵降棉酚的菌株M57-1,通过初步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其最适生长条件及其利用该菌制备种子发酵液和固态发酵的最优条件。利用该菌作为种子液培养的发酵时间为18 h,种子液发酵培养基可采用营养肉汤培养基。固态发酵时,固态发酵培养基中的辅料可使用蔗糖渣,棉籽饼与蔗糖渣比例为4∶1,加入棉籽饼与蔗糖渣总质量的77%的水制成。接入至固态发酵培养基中种子发酵液的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36℃,发酵时间为11 d。该菌发酵后棉籽饼中棉酚降解率可达78.96%,起到较好的脱毒效果,为在生产中利用微生物降解棉籽饼中的棉酚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德强  谢吉红  孙菲霞  黄丽 《现代食品》2023,(15):171-173+177
本研究从锯缘青蟹中分离得到24株产组胺菌。经检测,24株产组胺菌均携带组氨酸脱羧酶hdc基因,通过16S rDNA比对分析,共鉴定为9个属15个细菌种,其中Acinetobacter baumannii为优势分离菌种,占比为25.0%;产组胺能力检测表明,24株产组胺菌发酵上清液平均组胺含量为33.97 mg·L-1,Aeromonas hydrophila(H20)的组胺含量最高达45.06 mg·L-1。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锯缘青蟹产组胺微生物种类,以及加强锯缘青蟹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平湖市流通环节在售酱腌菜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和甜蜜素4种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方法:2018—2020年共抽取133份酱腌菜样品,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规定的方法进行添加剂含量的检测,并依据GB 2760—2014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分析。结果:133份样品的总合格率为68.4%,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和甜蜜素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2.2%、100.0%、81.2%和78.9%;其中散装、预包装酱腌菜合格率分别63.6%和91.3%,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上旬和2020年4月下旬至11月的酱腌菜合格率分别53.6%和8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酱腌菜中添加剂的使用较为普遍,散装的酱腌菜更容易超限量使用,在整治后酱腌菜的合格率情况有所改善,但仍需要继续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朝鲜族传统发酵泡菜中核心菌群,本文采用高通量宏基因测序技术对8种泡菜中的群落多样性和丰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泡菜具有高度的细菌多样性,且不同样品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异.细菌水平上,优势菌门为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优势菌属为链球菌属(Streptophyta)、...  相似文献   

13.
农业起源于以伏羲氏为代表的草地畜牧业时代。以籽粒生产为主导的神农时代相继发生。其间应存在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长短,因地域特点而异。伏羲时代不仅体现了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它还具有游牧民族的文化内涵。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时空特征的地理历史现象。过去把神农氏作为华夏农业起源的象征,是囿于‘辟土殖谷日农’的华夏农耕文化的偏见,不仅抹煞了整个伏羲代表的历史阶段,也割裂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模式,终于泛化为单一籽粒生产为主的“以粮为纲”单一农业系统,使土地利用偏颇,文化多样性受损,最终导致了生态、生产两败俱伤,形成举国为之忧虑的“三农问题”。农业的实质是自然生态系统遵循一定规律而发展的多阶段的农业化过程。目前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逐步从单一谷物生产的华夏农耕文化的弊端,领悟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这无疑是我国农业向生态系统的回归,在我国农业中出现天、地、人和谐发展的曙光。  相似文献   

14.
叶磊 《中国农史》2021,(1):22-31
近世日本的传统暖地稻作技术(1)是为应对暖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环境而诞生的一种特色水稻栽培方法。其中,"稀播疏植"核心技术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暖地气候所带来的秧苗徒长、过繁茂化等问题;合理排灌、高肥栽培、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的应用有效确保了稻田的水肥供给和虫害防治的效果;而暗渠排水、干鰯肥田、鲸鱼油防虫等措施则极具日本地方特色。从技术的实施效果来看,传统暖地稻作技术实现了水稻的稳定高产和瘦田增收,对于当代农业生产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借鉴意义。通过与同时期清代中国的比较发现,日中两国在水稻用种、插秧规格、稻田灌溉等方面的做法较为相似,即两国都主张通过"稀播疏植,精细管理"的方式来发展稻作生产。基于比较结论和种种史实,我们推测日本这一技术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受到清代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传统玻璃蒸馏瓶蒸馏装置、二氧化硫测定仪、自动凯氏定氮仪3种仪器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效果及适用性,为设备选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番薯干、咸菜、香菇干,分别用上述3种蒸馏装置测定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分析测定结果和过程控制.结果:使用3种不同蒸馏仪器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小于算术平均值的10%,回收率均在85%~95%.结论:二氧化硫测定仪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高,基本可以替代传统玻璃蒸馏瓶蒸馏,实现大部分食品的批量检测,对于香菇干等蒸馏过程易倒吸食品,可采用自动凯氏定氮仪检测,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由于自然要素组合的特殊性,与传统内陆农区相比,滩涂围垦区农业生产特点鲜明。摸清该区大田作物碳足迹,可减少区域碳排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方法]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结合IPCC田间温室气体计算方法,建立大田作物碳足迹评估模型,估算滨海滩涂垦区大田作物温室气体排量。[结果](1)滨海滩涂地区大田作物的碳足迹(以CO_2当量)总体在0.63~0.769kg/kg范围内,不同作物的碳足迹由大到小依次为:玉米0.769±0.224kg/kg、水稻0.739±0.241kg/kg、小麦0.636±0.183kg/kg和大麦0.630±0.184kg/kg;(2)氮肥生产和施用环节对该区碳足迹贡献度最大,贡献率分别为26.46%~37.12%和29.06%~51.94%。该地碳足迹数值和结构上呈显著地域化特点,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氮肥施用贡献度大,水田灌溉贡献度大。[结论]降低该地区碳足迹,重点关注施氮和水稻灌溉工程两个方面。采用降低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等措施,可达到降低碳足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是该领域研究的关键。[方法]构建包含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线性回归方程对山西省2001~2016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1)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因素可归纳为生产资料集约水平、资源修复水平和土地集约水平3方面。(2)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在2001~2016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分为两个发展阶段,2001~2009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低水平阶段和2010~2016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上升阶段。(3)2010年之后山西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取得一定成效,生产资料集约水平是促使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升的主要动力。[结论]山西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生产资料的集约是关键,可以从控制化肥、农药、农膜投入量,提升其有效利用系数等方面入手;其次要提升资源修复水平,利用秸秆还田的形式增加废弃物利用率,增加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并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罗来庆  林海明 《现代食品》2020,1(2):107-109
传承传统“安东萝卜干”腌制技艺,是江苏省挖掘传统风味小吃的必要措施,也是保证传统风味特色不改变,让人们切实体会区域风味特色的必要措施。本文主要对安东萝卜干制作工艺进行分析,改良制作方法以实现产业化生产,推动传统风味小吃的本地纯真性,促进批量性、推广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