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根据国际金融理论,结合国际结算的实践,对客户承担来证项下的银行费用由谁负担问题进行了考证、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有利于出口贸易发展及有利于国际结算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吴莹 《新疆金融》2006,(9):10-12
我国出口贸易应用主要的收汇方式是跟单信用证,但同时它也成为了一些不法商人用来设置机关的“新生代”,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它又被称为“陷阱条款”。这几年来,我国出口企业在实践中已遇到大量多种的软条款,有的甚至已给我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范悦蓉 《中国外汇》2014,(23):88-89
厘清信用证的费用条款,有助于交易双方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同时银行也能有理有据地获取中间业务收入。  相似文献   

4.
在信用证业务中,不少当事人对信用证中检验条款的理解、表达和操作上存在几个误区,留下很多隐患,引发了不少纠纷,给当事人带来了意料不到的伤害。在此,我把几个常见的误区作了一浅析。  相似文献   

5.
6.
潘洋 《中国外汇》2014,(9):56-57
在办理大宗商品进口业务时,最好是在开证时就在信用证条款中明确拒付的指标条件,以防患于未然,避免引发争议。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简称L/C)是当今国际贸易中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它依托银行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并且还具有贸易融资功能,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信用证中软条款的存在使得出口商面临一定的收汇风险。本文首先定义了信用证软条款的含义,其次分析了出口商如何识别信用证中的软条款,最后提出了防范信用证软条款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鲁锋 《中国外汇》2022,(24):62-63
银行业务人员应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明晰信用证软条款及卖方强势条款,了解这些条款将会给受益人、申请人和开证行带来何种风险,积极采取措施防范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9.
舒杏 《投资与合作》2011,(6):233-233
信用证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结算方式之一,与赊销、汇付、托收等结算方式相比,极大地规避了卖方的出口收汇风险。但信用证“软条款”的出现,使卖方处于被动的地位。本文首先界定了信用证及软条款的概念,进而对信用证软条款识别的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信用证软条款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际贸易结算中运用最广泛、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信用证被认为国际商业的生命血液,但信用证中的软条款问题却始终困扰着出口商,成为信用证发挥有效作用的障碍。本文主要分析信用证软条款产生的成因,并进行具体的归纳分类,最后提出出口商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朱佳萍 《中国外汇》2022,(23):68-69
自《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实施后,信用证经常出现对UCP相关条款做排除的情形。信用证开立排除性条款是否确有必要,以及如何应对其带来的风险,值得信用证各方加以重视并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分析了相关排除性条款对信用证实务带来的影响,并对交单行、开证行业务操作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巫佳 《中国外汇》2015,(1):68-69
虽然ISBP强调了开证申请人应对信用证指示的清晰和正确承担责任,但开证行仍应发挥专业优势,确保开出的信用证条款清晰、逻辑合理。"信用证指示应清晰,不矛盾"这一传统原则,是信用证业务顺利发展的基础。但近年来屡屡出现的因信用证条款指示不清而发生的拒付和抗辩,已严重影响了信用证作为国际结算支付工具的功能。在这种环境下,新版ISBP745继UCP500之后又强调了"信用证条款应没有模糊不清或互相矛盾之处"。然而在实务中,究竟谁该对信用证条款指示的清晰和正确性负责,又该如何防范因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主要的支付方式,在促进买卖双方履行和约、提高支付信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与信用证业务发展程度相比,我国现有的信用证会计规范尚不健全,在信用证业务会计处理上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黄茜 《时代金融》2012,(26):116-117,119
<正>1997年7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国内信用证正式确立为国内贸易的一种结算工具。但之后的十多年间,国内信用证并没有如期发展,仅在个别银行开展,且受理范围也只局限在该行系统内。然而,2010年以来,国内信用证业务突然得到市场的追捧,各家银行纷纷开办国内信用证业务,业务量成倍增长。沉默多年的丑小鸭摇身变成了白天鹅!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蕴藏着风险?今后的发展方向何在?笔者凭借自身多年从事银  相似文献   

15.
应蕾  崔红霞 《财政监督》2004,(10):53-53
随着我国贸易事业的不断发展,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随之产生,国际间的结算也日趋多元化,有托收、电汇、信用证等等。其中信用证是建立在银行信用的基础上,相对托收、电汇等方式而言是信用度较高、贸易风险相对较小的一种付款方式,因此在进出口结算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信用证这种付  相似文献   

16.
方平 《金融纵横》2001,(12):42-43
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信用证作为一种有效的结算方式自产生之日起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银行信用为中介克服了货物买卖双方的信用难题,从而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正是看到了信用证这种结算工具的独特效用,人民银行于1997年7月出台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等文件,旨在克服我国当前商业信用下降的问题,推动商品交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外经贸的快速崛起,企业的国际结算需求日益强烈,进口信用证业务成为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复杂化,进口信用证业务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来自供应商与开证银行的风险剧增,给进口商权益造成了很大威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进口信用证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几点风险防范的有效对策,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对美贸易摩擦尚未结束,新冠肺炎疫情又给世界经济踩下急刹车,国际贸易、航运受到极大影响。随着国家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出台及疫情防控胜利,中国经贸也于2020年下半年率先回暖。信用证业务在疫情中继续得到广泛使用,也出现了线上化、自动化、数字化等趋势,未来还将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我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可谓是风生水起,结算量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此项业务的大力推广与广泛试行,不仅有效规避了企业的汇率风险,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国际贸易,还大大地推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作为传统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信用证业务,也乘着这股浪潮加入到了跨境人民币的结算队伍中,不断创新发展着新的结算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贸易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结算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在商业银行结算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银行在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的过程中,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