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农户正规借贷需求及其正规贷款可获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江苏、河南和甘肃三省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为例,根据2010年8月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户正规借贷需求及其正规贷款可获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借贷政策的认知程度、家庭生产经营总支出和家庭房产与耐用消费品总折价对农户正规借贷需求有正向影响,而家庭总收入对农户正规借贷需求则有负向影响;②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总折价和家庭总收入对农户,其正规贷款可获性有正向影响,而贷款规模对农户正规贷款可获性有负向影响;③不同地区的农户,其正规借贷需求不同。要提高农户正规贷款的可获性,首先,政府部门与相关农村金融机构应对具有不同正规借贷需求情况的地区提供不同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政策;其次,应创新农户贷款担保方式,发展多元化的农户贷款担保体系,并完善农户信用评估与贷款担保机制。 相似文献
4.
5.
农户消费、生产性投资与正规金融借贷关系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1979—2002年中国农业银行(ABC)、农村信用社(RCC)农户贷款等数据,对农户消费、生产性投资与农民纯收入、正规金融借贷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79—1989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的贷款对农户非资本性消费支出、住房消费支出和资本性生产投入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农民纯收入的影响不及正规金融借贷。而1990—2002年正规金融借贷对农民家庭消费和住房支出产生影响,以及农户收入增加导致对资本性生产投入支出的影响明显高于前一时期。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业经济》2017,(1)
依据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对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进行一对一匹配,找出两种就业类型工资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对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进行均值分解,找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即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差异是由歧视、劳动力市场分割等不可解释的部分导致的,还是由人力资本、个人禀赋等合理因素导致的。结果表明,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间存在显著的工资差异,且正规就业者的工资显著高于非正规就业者的工资,其中制度因素对两种就业类型人群的工资差异影响最大。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表明,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主要是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而产生的合理差异导致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陕西省烟农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烟农正规借贷行为对其家庭福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是否经常上网、耕地面积、固定资产价值、是否为合作社成员、家中是否有党员或干部对烟农借贷可得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年龄、恩格尔系数对烟农借贷可得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烟农正规借贷行为对其家庭福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有正规借贷行为的烟农的人均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单位面积生产投入比其未借贷情况下大约分别高出10.93%、13.73%、17.26%。 相似文献
8.
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必须关注农户融资贵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使用微观调查数据从社会资本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社会资本可以降低农户的非正规借贷成本;考虑到农户收入的异质性,与低收入农户相比,高收入农户更容易通过社会资本的积累获得低利率借款;从社会资本结构来看,能够有效降低非正规借贷成本的主要是同质性亲缘资本,而非异质性友缘资本。这意味着,如果要在非正规金融市场上降低农户的融资成本,就应该发挥社会资本的有益作用,同时充分考虑农户的异质性与社会资本结构等因素,进而实现对农村借贷的差别化定价。 相似文献
10.
正规信贷约束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支持对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利用2015年四省粮食种植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地区粮食种植户受正规信贷约束的状况以及正规信贷约束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农村地区受正规信贷约束的农户比例约为30%,且以需求型信贷约束为主;尽管供给型信贷约束并非是制约农户贷款的主要类型,但两种信贷约束类型均会对农户粮食产出产生抑制效应;与需求型信贷约束相比,农户因受供给型信贷约束产生的生产损失更为严重;进一步地,如果农户的信贷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粮食产出预计将提升14.6%。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中国当前的现状,从农村金融体系内部结构的变化、农村金融制度结构演进的内在动因分析来探寻农村金融制度结构演时的规律性,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演进的外在趋势和内在逻辑,提出农村金融制度结构演进是在多方利益体合力的作用下推动的.其中,突出了农户借贷约束、金融机构效率等因素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所起的诱致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201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数据库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库统计的数据,选用OLS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法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以及不同林业收入水平下数字普惠金融的增收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农户林业收入,关键性影响作用在于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为农户带来的移动化、实惠化、信用化和便利化;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低收入水平农户的林业增收效应不显著,而对中等收入水平农户和高收入水平农户的林业增收效应显著;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家庭借贷约束,提高资金的可获得性,促进农户林业投入,从而提高农户的林业收入。因此,为使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更好地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应该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宣传普及、完善体系制度以及制定差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户的总体借贷行为可以分为正规借贷行为和非正规借贷行为,二者存在一些共同点和联系,然而二者的运行机制有明显不同。本文运用六个省份的实地调查数据,分别研究了农户总体借贷行为、正规借贷行为、非正规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且比较了其中异同。结果发现:对于以上三种借贷行为,起显著作用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而且个别影响因素对于不同借贷行为的作用方向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广东农户金融需求状况与供给机制研究"课题组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山市和从化市)、广东东西翼沿海地区(湛江市)和粤北山区(英德市)进行了农户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通过对广东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作者希望发现当前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户的借贷行为规律和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以揭示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户借贷的限制性因素,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以新疆93户少数民族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了少数民族农户借贷行为特征,运用Probit模型及Tobit模型分别估计正规借贷、非正规借贷行为的借贷意愿及借贷规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房屋价值、家庭总人口数、土地承包费用、对银行借贷政策认知、地区分布等因素共同影响正规借贷与非正规借贷的意愿;户主受教育年限、正规借贷利率共同影响正规借贷与非正规借贷规模,并且,正规借贷与非正规借贷的意愿与借贷规模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反向变化. 相似文献
18.
农户借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3年来获取的18个省71个县的4773户有效样本,运用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能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影响中国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农户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体 ,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随着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和农户经营的多元化 ,借贷资本对农业及农户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本文通过计量方法对影响目前中国农户借贷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发现农户经营规模、农户投资和支付倾向对农户借贷需求具有正向影响 ,而农户自有资金支付能力对农户借贷需求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2016,(3)
研究农户借贷渠道选择行为对于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以及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项Logit模型来分析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下农户借贷渠道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相比民间借贷渠道,劳动力人数、家庭年收入、借贷规模对农户选择正规渠道有着显著正向影响,而是否有儿童、是否用于消费支出、是否应急借贷则起着负向作用;第二,相比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劳动力人数和家庭年收入对农户选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三,传统农村金融机构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替代性,而与民间借贷渠道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