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云南省临沧市膏桐种植为例,探讨农户参与膏桐种植的几种方式,重点分析农户在不同模式下的成本收益状况,并比较膏桐与其它农作物之间的替代关系。结果表明:目前种植膏桐的经济效益不高,但膏桐对山地作物有良好的替代性,未来发展有赖于种植模式的进一步优化;下游成品油的价格走势对能源作物的推广会带来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2.
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自2000年民政部提出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以来,我国的社区建设实践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然而,随着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传统的社区建设理念与实践陷入困境。文章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了社区、社区建设与社会资本的契合之处,在分析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积极培育社会资本是新时期社区建设的路径与方向。 相似文献
3.
4.
5.
棉花是新疆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为应对棉花市场价格波动,降低物化劳动成本,新疆开始大力推广机采棉技术。本文基于农户与职工微观层面的调查,分析了以第八师和玛纳斯县为代表的新疆北疆地区,在兵团与地方农村两种不同经营管理模式下机采棉推广发展现状,剖析农户机采棉种植意向的影响因素,继而提出进一步促进北疆地区机采棉种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户农产品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油茶种植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油茶种植为例,本文利用对广东省4个市7个县32个村57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产品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油茶种植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食品质量监管机制、农民的质量安全责任感以及油茶产业市场前景对农户油茶种植意愿有正向影响,农民的年龄、油茶种植的技术障碍对农户油茶种植意愿有负向影响。因此,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鼓励油茶企业把分散的农户和国内外市场联接起来,健全油茶种植技术支持体系,有利于油茶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2014,(3)
本研究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演变为背景,以2012年四川富顺县农户入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农户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对农户参保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显著影响的变量包括受访者的婚姻状况、对政府补贴标准和养老金领取标准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满意度。因此,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需建立在农户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制度设计,增强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户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社会养老保险的跨期消费特质,使消费偏好更多地取决于其对未来的稳定预期和生活信心。因此,可以探索以家庭为单位而非个体单位探索新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治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激活人口、土地、产业等乡村发展要素,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和平台。文章总结了土地整治的历史演进及概念内涵,阐述了乡村振兴和土地整治的内在联系与互馈关系。在此基础上,立足乡村发展目标的多元性和功能定位的差异性,在“功能导向—确定目标—实施路径—提升功能”逻辑框架下,提出了面向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存续提升5种不同乡村类型的差异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9.
小麦-水稻的生产成本高于小麦-玉米,且农资投入在两种种植制度中所占比例最大,其变化量也最大;尽管小麦-玉米的亩均净收益低于小麦-水稻,但是成本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却高于小麦-水稻;通径分析表明,影响种粮大户亩均净收益的最直接因素是机械投入;小麦-玉米和小麦-水稻的最优种植面积分别是256.7亩和245.3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经济》2019,(4)
本文通过构建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福利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六个长江流域粮食主产省份1027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了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检验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较高比例的样本农户选择了生产环节外包,但主要集中在整地与收割环节。第二,生产环节外包能够通过资源配置与专业分工机制改善农户福利,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实际参与生产环节外包的农户若未参与生产环节外包,其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将下降6.0%,实际未参与生产环节外包的农户若参与生产环节外包,其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将增加9.6%。第三,从生产环节差异性来看,田间管理环节外包的福利效应高于其他生产环节,而播种环节外包的福利效应不显著。第四,从群组差异性来看,决策者受教育水平较高、家庭劳动力数量较多以及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的福利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1.
农户经营性投入的高低反映农户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该文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农户预期、农户技术满意度三个隐性变量,采用陕西省洛南县208个核桃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WLS对影响农户农业经营性投入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的性别、农户核桃种植面积、社会资本等若干因素与农户种植核桃的经营性投入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户主年龄、农户对未来市场的预期两个因素与农户的经营性投入呈显著的负相关.并据此提出加强项目区农民培训、培养专业种植户和提高政府、村委会的组织能力等提高农户经营性投入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探索粮食主产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吉林省榆树的农业发展现状为实践基础,通过对其发展现代农业的结构进行分析,提出粮食主产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加强政府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在主产区和区外区域的流动;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完善支持粮食主产区的金融服务;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Probit、Tobit回归模型为主要工具,利用浙江省236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扩大经济林种植规模意愿及规模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是否参与标准化项目以及对经济林发展前景判断对农户扩大经济林种植规模意愿及规模水平有显著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只对农户扩大经济林种植规模意愿有显著影响,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非农收入占比只对农户扩大经济林种植规模水平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大经济林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完善补贴政策,保障经济林的持续经营;加强经济林质量监督,提高农户经济林收入。 相似文献
15.
16.
17.
文章以鄱阳湖区农户农药投入为例,利用对鄱阳湖区10个县30个镇90个村9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极端气候下在农户微观层面农药投入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农户农药投入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务农年限、农业劳动时间比例、地块类型、农业经营规模、农产品商品化率、环境污染认知在正常年对农户农药投入的影响是显著的。在极端气候下农户农药投入显著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在旱灾时地块质量、农户年龄对农药投入影响是显著的。为此,笔者提出了促进农药投入合理有效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户认知视角下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省京山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对农产品主产区湖北省京山县农户农地流转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农户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农地流转决策,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其是否愿意流转土地,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的结果;(2)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中,愿意永久定居城镇,认为农地撂荒有限制,向往城镇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的农户,更愿意流转农地;(3)对农村未来生活预期程度高,认为集体福利及国家补贴重要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弱。研究结论:(1)主动听取农户意见,尊重农户农地流转的意愿,在经济预期上对流转农户进行合理的补偿;(2)鼓励农业大户在农业生产中引进新的技术和耕种方法,并积极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就近转移;(3)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构建高效、公开、便捷的就业信息平台,推进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4)健全农村农地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农村土地处置管理平台,对农地撂荒等不良现象从法律层面上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19.
促进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发展,对深度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巫溪县为例,分析了深度贫困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新问题和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支柱产业、健全融合发展机制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