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葳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57-15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05年的1.98,这样的增长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对于M2/GDP比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通过分析发现,是我国的经济的货币化、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金融机构结构不合理、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迫使人们偏好储蓄,而且储蓄资金主要集中在银行业机构、迅猛增长的外汇储备等原因导致M2与GDP比率偏高。而且,中国的高货币化现象在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持续。  相似文献   

2.
李艳鹍 《中国物价》2014,(2):85-87,9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储蓄过度、消费不足的问题,其中重要原因是人们预期的短视和经济制度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对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经济转型时期不确定性为研究背景,采用1978-2010年间宏观经济数据来分析转型背景下我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时序变化,进而对影响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因素做了实证检验。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国城镇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入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论表明:经济转轨时期城镇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储蓄增长过快的重要原因;预防性储蓄动机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决策中普遍存在,要想启动消费,就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似文献   

4.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储蓄问题得到了较大的关注。金融危机后美国储蓄率大幅度上涨,耐用消费品支出在GDP增长比率中处于领先地位,有效地刺激了经济增长。从美国国民储蓄和耐用消费品支出两变量出发,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美国国民储蓄和耐用消费品支出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国民储蓄是耐用消费品支出的Granger原因。这说明高储蓄率能够带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当人们决定消费多少或储蓄多少的时候,会考虑当前和将来。居民在作消费和储蓄比例选择的时候,必然既会预计将来获得的收入,也会考虑未来希望达到的消费水平。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现实原因,提出和谐社会建设需倡导科学发展观,加快提高收入扩大消费,优化GDP结构,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促进和谐社会建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居民储蓄和投资总额对GDP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强 《商场现代化》2006,(17):158-159
居民储蓄与投资总额是GDP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居民储蓄动机不强,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是用于当期消费的,而经济实施转轨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扩大和发展,居民的个人收入也大幅度提高。同时改革又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因而在转轨经济时期,居民的储蓄倾向不断上升,居民储蓄额迅速增长,从而也带动了投资额的不断增加。这两个指标的增长对GDP的影响有多大,对经济增长起了多大的作用,都需要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精确的推算,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7.
农村消费不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村消费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用实证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农村消费不足抑制了社会总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小,对人力资本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分析了农村消费不足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作用,提出农村消费不足导致消费升级不快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启动农村消费的关键是解决农民有钱花、愿意花与能够花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8.
国家统计局资金流量表提供了一个研究政府储蓄问题的基本框架.但是,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政府储蓄和财政统计中的财政盈余(赤字)并不是一个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按照资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和财政分析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政府储蓄计算过程的分类、整合,构造了一个政府储蓄的财政视角分解框架,将政府储蓄问题与财税问题关联起来.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我国政府储蓄的各构成项与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作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8年,中国的政府储蓄率已经从4.83%上升至11.98%;国际比较的结果表明,中国的高政府储蓄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扣除社保缴款后的宏观税负过高,政府消费占GDP比重偏低.除此之外,经常转移中的社会保险福利和社会补助支出不足也是导致我国政府储蓄率高于其他国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是,随着通货膨胀问题的日趋严重,物价也出现不断上升的态势。物价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过度的上涨势必会对人们的消费和生活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本文主要就物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国民经济发展迅速,GDP年均增长保持了8%以上的高速度,这一速度不仅远远高于改革开放前的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世界上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在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居民的消费却呈现出与收入不相匹配的现象,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体现出来,为此国内的一些经济学家试图用西方的消费理论进行分析,以求解决这一悼逆现象以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结果并不理想.源于此,本文拟对当期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以期时消费与收入不匹配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1.
以GDP为代表,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理论,探讨石油消费总量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分析发现,石油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并不是石油消费的格兰杰原因。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其产生原因,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给出了相应的经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2-2009年间的实际数据,对投资、消费、储蓄等因素对外部经济失衡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的外部失衡主要是由经济内部失衡导致的,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因素为:我国的消费(C)和投资(I)和储蓄投资差额(SI)。但是如果从中长期来考虑的话,汇率因素无疑也会对外部失衡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3.
乔梦怡  肖旭 《商》2014,(7):195-196
以1995-2011年我国经济数据,分析投资、消费、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别从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两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都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关系,即投资增长率每上升一单位GDP相应增加将会越来越慢,长期中比短期表现更为明显;消费和进出口对GDP的拉动较为显著,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增速更快。为此,需要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经济转型,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共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收入分配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的理论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德奎  施红俊 《商业研究》2004,(17):106-108
在我国,由于金融市场的功能缺陷,使得收入分配部分导致了我国居民的高储蓄现象,因此。要想实现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就要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促进金融市场创新这二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资产等方面的消极作用及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出应该理性看待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人民币升值过程仅仅是一个金融资产价格调整的现象,短期内对实体经济可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从长期看根本无法解决“结构性摩擦”给我国经济所带来的“消费不足、储蓄过度”问题,也无法解决美国的“双赤字”问题,更无法解决欧元机制所暴露出的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16.
储蓄等于投资是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一个基础性结论,而高投资率或高储蓄率意味着高增长率又为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但在近年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现象时,又经常出现把经济紧缩的症结归结于消费不足,即储蓄率过高的观点。在分析时,常常指出储蓄大于投资,却回避解释储蓄不等于投资的原因。从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中的国民收入模型分析看,上述矛盾的根源在于经济分析中的投资和储蓄的概念并不相等。投资相等的储蓄概念实际上包含了未实现的投资和消费。因此,高储蓄率并非经济紧缩的原因,解决经济紧缩的方法不仅在于减少储蓄,还在于市场出清的实现。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需求不足状况,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使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与我国较高的储蓄率相匹配,按比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受金融危机导致的去杠杆化、去债务化、财富效应缩水等因素影响,近期美国消费需求出现明显萎缩,有看法认为金融危机后美国将被迫调整低储蓄高消费模式,增加国内储蓄,倡导理性消费,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未来美国消费增速将低于GDP,贸易赤字减少甚至转为顺差。我们认为,对这种观点需要审慎分析,观察美国消费模式的变化,既要看到周期因素影响,又要正确把握长期变化趋势,要科学认识金融危机后我国外需环境变化,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莹 《北方经贸》2009,(7):16-18
多年来中国的GDP增速结构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拉动GDP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存在许多隐性问题。金融危机给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性的打击,同时让我国经济增长的问题也暴露出来。研究表明,尽快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消费才能使我国尽快从危机中走出来,保持GDP持续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M2/GDP作为衡量货币化与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在我国急剧上升,其隐含的体制问题及金融风险受到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广泛关注。试图依据M2/GDP的增长趋势,解释其快速上升的原因,并就M2中所包含的越来越多的居民与企业储蓄成为导致货币增速高于GDP增速,并形成通货膨胀压力的最重要因素出发,从商业银行控制流动性的角度,探寻控制M2/GDP上升趋势,确保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周梅 《中国市场》2013,(21):83-86
居民收入与消费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本文将采用EVIEWS分析软件,主要通过协整检验、多元回归等方法研究居民收入与消费二者的关系,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与消费对我国GDP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较大,其他要素如进出口贸易和政府投资等因素也影响GDP。因此,需要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达到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