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区、港合一指的是保税区、港口码头作业区实行一体化运作,采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宽松的货物监管模式,形成对外具有贸易自由、对内享有保税政策优势的特殊经济区域.按照构想,在厦门实行区、港合一,主要是充分利用象屿保税区座落在东渡港区、区内无居民而便于实行隔离监管的优势,将象屿保税区与东渡港区进行组合,把港口的国际货物运输纳入保税区,用足用活保税区既有的自由贸易政策,并把保税区的滞后纳税的保税政策优势纳入港口码头作业区,扩大运作空间,形成一体化运作、具有特殊功能的经济区域,建立起自由贸易的港口运作模式,使保税区、港区优势互补、相互辐射、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连接国内、国际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区港合一与厦门港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港合一指的是保税区、港口码头作业区实行一体化运作,在货物监管上采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宽松的自由贸易模式。按照构想,在厦门实行区、港合一,主要是充分利用象屿保税区坐落在东渡港区、区内无居民而便于实行隔离监管的优势,将象屿保税区与东渡港区进行组合,形成一体  相似文献   

3.
<正> 一般地说,许多同志对于特区放开一线管住二线是有共识的,但是对如何放开一线、管住二线却有不同的看法,笔者在此略作介绍,并淡点自己的意见。(一)一些同志认为特区现行一二线管理模式是合理的。现时特区一线海关承担着特区海关的主要职能,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查验、检管和应税价格的审定与征税,均由一线海关执行。二线海关则负责实施除一线海关所司职责以外还必须监管、征税的其他职能。他们认为这种双重海关的管理模式是世界出口加工区的普遍特点。符合特区现时的经济需要。笔者不敢苟同,我国特区虽然也同世界出口加工区一样规定凡为生产出口产品而进口的原材料、半成品均免纳关税以推动出口贸易,但是决不可以据此得出我国特区一二线管理和世界出口加工区完全相同的结论。它们还有不少差别:其一,我国特区对大部分进出口货物还实行许可证管理,世界出口加工区却无实施这种  相似文献   

4.
推进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运行机制创新,应以建立贸易投资便利化机制为主线,遵循一线放开、二线管好、区内自由的原则,从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海关监管模式创新、管理体制改革、优惠政策制定等方面入手,为入区经营者锻造最便利的运营环境,使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真正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以及中国—东盟合作以及面向国际开放开发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自由贸易区(保税区) "保税区"在世界各国叫法不同。一般是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然而,有关国家所订立的某些规定,如国内法令所规定的禁止和限制仍属有效。海关也可以在区内实行某种监管,以保证区内的各项作业均能按照既定的规章进行。目前,世界各国或地区所设立的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均属类似的特定对外开放区域。海关对区内实行特殊的管理政策,对从境外入区的货物  相似文献   

6.
正从传统的政策功能区到正式申办大连自贸区,大连保税区前所未有的可期利好引起众多企业的关注。不过,如何快速弥补区内城市功能建设的短板,为优势产业提供城市功能承载,却是保税区面临的现实问题。于是,汽车、物流、生态城三个原本并无关联的关键词聚到了一起,成为保税区迈向自贸区的战略组合。保税区一个特殊的海关监管区对大多数普通市民来说,对保税区的印象还只停留在"高高耸立的海关关门"  相似文献   

7.
保税区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二)卓德勇五、区内优惠的税收政策外商在区内投资生产性企业可享受减免所得税等优惠。从获利年度起,第一、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计7.5%)。从境外进入保税区和从保税区运往境外的货物,免征关税和进口环...  相似文献   

8.
对照我国现行进出口管理、产业政策和加工贸易的相关规定,保税区内企业在进口设备减免税和加工贸易管理等方面与保税区外企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保税区内企业来说,了解和认真研究这些差异,并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充分用足、用好政策,以便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外汇政策是保税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税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2年,国家外汇管理局修改、发布了<保税区外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10月1日起实行.新<办法>总结了这些年来保税区外汇管理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对保税区的健康发展至少具有四大"利好":  相似文献   

10.
邱慧 《中国报道》2022,(6):86-89
<正>从长期来看,这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结构性调整。越来越多的人在向新一线城市或强二线城市集聚。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武汉、成都、西安等二线城市人口增量增速迅猛,均超过了20万人,而曾在一段时间里备受青睐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大一线城市,2021年的人口增量总和仅12.48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