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刚  孙岩峰 《中国海关》2022,(11):32-35
<正>金关工程二期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重大信息化工程,包含多个信息化系统、子系统及模块,如加工贸易及监管系统就包含了加工贸易手册管理、加工贸易账册管理、保税物流管理、保税担保管理等子系统。其中,金关工程二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子系统(以下简称“金二特殊区域子系统”)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区内企业为单元实行电子账册管理,以底账数量为基础,使用保税核注清单核增核减底账,既支持特殊区域加工、物流等常规业务,也支持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等新兴业态,满足了特殊区域业务需要。  相似文献   

2.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邦柱5月29日指出,当前加工贸易的发展要做到加强管理,宽严有别,规范经营,提高加工贸易质量和水平。为此国务院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意见的通知》,目的就要规范加工贸易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对少数违法加工企业实行更严格的管理,对守法企业创造更宽松的环境。《通知》并不是对现行加工贸易政策进行根本性调整,而是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的措施。加强加工贸易管理和发展加工贸易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只有加强管理,才能更好发展。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国家有关部门《关于进一…  相似文献   

3.
陈红 《市场论坛》2006,(12):29-31
近年来安徽省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加工贸易在总贸易额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开始提高,但加工贸易中的主体企业性质是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对外贸易,提高产品档次,解决劳动力就业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安徽省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速度较慢,主要是受劳动力供给、技术水平、机制制约因素和政策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为了支持加工贸易继续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按照关于建立现代制度第二步发展目标的部署,近期海关总署制定了《对加工贸易和保税业务管理改革指导方案》,即将下发各直属海关执行。方案的核心内容: 方案中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管理围绕一个中心,即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实现两个转化,即  相似文献   

5.
近日,商务部发出《关于加强加工贸易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准人管理,以引导加工贸易企业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自主创新、积极履行责任,限制加工贸易企业从事能源消耗较高、环境污染较重、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加工,从而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彦君 《大经贸》2002,(4):38-39
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发展加工贸易所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矛盾的焦点则集中在具体执行加工贸易政策,对其实施保税监管的海关身上.中国入世,在世贸组织规则下,政府必须相应提高运作透明度,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海关传统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正遭遇挑战,海关的加工贸易管理陷入一定的困境中.主要问题表现在:加工贸易遍地开花,海关监管难度大;不法分子利用加工贸易管理漏洞,把加工贸易作为走私、逃套汇的重要渠道;海关传统的手册管理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国际物流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发展迅速,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方式的主体份额,对我国的外贸增长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郴州发展加工贸易起步较晚,发展状况不甚理想,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郴州发展加工贸易现状的分析,探讨郴州加工贸易发展的优势,力求找出郴州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贸易发展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加工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现状来看,我国加工贸易管理工作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是依然存在一定问题,无论是国际贸易摩擦、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还是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都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加工贸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看,加工贸易是一个国家(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加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较能反映一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而设立出口加工区是我国政府为规范加工贸易管理,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所实行的一项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个很好的手段,有利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加工贸易在我国发挥的作用:其一是有助于合理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其二是极大地促进制造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的闲置人口提供就业机遇,对稳定社会起着显著的贡献。尽管加工贸易在众多方面表现突出,但是其发展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加强我国的加工贸易管理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规范管理体系,明确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在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上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审时度势,在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也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短波39音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符号同步和载波频偏估计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保证更加精确的符号和载波同步。最后通过系统仿真验证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OFDM IDMA系统中载波频偏(CFO)带来的子载波之间的干扰问题,提出了在各用户具有 相同频偏下的联合逐码片(CBC)迭代检测的载波同步方法。该方法利用迭代检测中的外信息 重构的信号作为虚拟的训练序列进行频域频偏估计,同时进行相应的时域频偏补偿。理论分 析及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逐码片迭代检测的OFDM IDMA系统的频偏估计和补偿方法能 够使系统性能接近无频偏时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帧结构的特点,引入代价函数,推导出了一种符号同步算法和频偏估计算法,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在存在频偏的情况下,符号同步可以独立于频偏估计。计算机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同步和频偏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4.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对定时偏移和频率偏差极其敏感,并且对时间同步精度要求极高。分析比较了29种具有代表性的MIMO-OFDM系统同步算法的优缺点,指出针对数据辅助类的同步方法,采用共轭、取反等特性构造优良正交性的训练序列是提高时间同步性能的关键,可在时域进行频偏估计和降低参数维数来降低系统计算复杂度;针对非数据辅助类的同步方法,构造计算复杂度较低的代价函数是提高频率同步性能的关键,这些都是MIMO-OFDM系统同步方法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分类总结了典型的OFDM系统常用同步算法,讨论了各类时间同步算法的优缺点 ,并仿真比较了具有代表性的算法性能,提出了提高时间同步性能应从叠加训练序列 、共轭对称结构等方面考虑的建议,这对OFDM系统时间同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论述了OFDM系统中循环前缀在削弱符号间干扰(ISI)、载波间干扰(ICI)以及在实现时频同步中的应用。在OFDM符号间插入循环前缀,可以减小ISI和ICI,并为实时时频偏移估计提供足够信息,使得系统同步结构简单且工作高效。  相似文献   

17.
对于短波多载波跳频通信系统,跟踪式干扰是一种有效的干扰模式。分析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部分子信道干扰与符号误码率的关系,通过仿真获得了最佳跟踪干扰的部分时间参数,结合OFDM频谱结构与干扰频谱关系,推导了高斯信道条件下部分频带干扰和多音干扰时系统误码率,分析了短波FH/OFDM通信系统抗跟踪式干扰的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跟踪干扰时间窗口对误码率的影响与部分频带干扰因子和信干比有关;在部分频带干扰与部分时间干扰之间,存在等效的干扰效果区域;多音干扰因子越大,系统所受影响越大,跟踪干扰时间窗口对误码率的影响与多音干扰因子和信干比有关,针对OFDM符号的多音干扰影响要远大于部分频带干扰的影响;跳频与OFDM技术的结合、提高载波跳速、减小跟踪式干扰对OFDM符号的影响,也是消除多音干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交多载波调制(OFDM)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正交多载波调制(OFDM)技术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原理,着重讨论了OFDM基于FFT算法在基带实现多载波调制的原理和OFDM中的同步问题,最后对OFDM在宽带无线数据传输中的应用作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将基于OFDM的数字信号和AM信号在同频带内传输的方案。对OFDM信号的分离及载波同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解决策略,并对整个方案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能够实现数字信号和AM信号在同一频带内传输而互不干扰。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定时和频率同步联合算法。该算法仅需要一 个训练符号就可以完成定时和频偏估计,额外开销量小,定时和频率同步的实现均在时域进 行,简化了同步实现的复杂度。由于使用自相关处理,定时同步对频率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 性。与以往的定时同步算法相比,该算法避免了定时平台和多峰值的出现,即使在非常低 的信噪比下,其定时测度都是一个尖脉冲。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地实现定时和频率 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