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前期政策消化期、新的政策探索期"四期交叉"的阶段。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的出口及投资洪荒之力不在时,我国政府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刺激国民消费来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这提供了绝佳的机遇,促使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的消费金融开始进入发展的黄金期,而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思维、产品服务方式不断进步发展,为消费金融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将互联网技术与消费金融相结合的一个新兴领域便是互联网消费金融。文章从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基本概念和产生背景出发,分析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结合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运行结构,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日前,由天则经济研究所、江西江南信托投资公司主办的宏观经济学者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课题组向论坛提交了题为"政策到位,效应不足,调整有望"的报告。报告中称,1998年是中国的政策扩张年。1999年的国际经济走势并不看好。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将发布经济预测性指标以代替政府的增长目标,这是我国宏观经济调节的一大进步。今年降低了税收增长目标,但关键在于改变政府投资的方式和方向,变计委分盘子为公开的市场竞标,并允许民间资本进人;增发一部分特别国债,用于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以稳定消费预期。金融改革、金融监…  相似文献   

3.
宋则 《商业时代》2013,(13):4-5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不确定因素较多,我国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和平衡对外贸易都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共十八大之后,鼓舞人心的收入倍增计划和新一轮高强度改革呼之欲出。其中,城市化进程将加快,收入分配实质性改革将出台,全面改革举措也将相继推出,结构调整力度将不断加大,这些都将预示着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消费主导型"的发展阶段。文章指出,"收入倍增"政策至关重要,但又不能简单化地直接取代、等同于消费政策。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是总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最后指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战略性思路,并列举在流通领域深化改革的十二个战略要点。  相似文献   

4.
张宁 《新财富》2008,(12):32-32
当前的世界金融与经济危机是对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大清算,未来中国经济要回到9%的可持续增长率,必须发现新的增长引擎,农村改革、金融改革为代表的要素释放所带动的增长将可能成为替代出口的新引擎,但短期内还要依靠投资、地产等原有增长点实现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5.
金融及原材料市场 世界经济 美国房地产市场脚步放缓影响到房屋所有者的消费信心,它意味着美国未来经济增长将呈逐步下降趋势.亚洲经济继续稳步前进,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低成本制造业带动全球贸易.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巩固经济回暖的基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我国政府的重要政策导向,但是由于存在着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等原因,我国居民消费率一直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而言,加快金融消费的发展有利于调和个人收入与消费的矛盾,更有利于扩大消费。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7.
《光彩》2000,(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百甫指出 :在21世纪头10年 ,中国经济、政治制度改革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改革、开放仍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宏观和微观经济制度创新将是未来5年中国改革的主旋律 ,在多年来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所有制关系变革的阶段。国有独资企业的数量将会大幅度减少 ,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将会迅速发展。财政、货币、国际收支等政策手段将取代行政指令手段 ,使得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继前两年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之后 ,今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将全面展开 ,将大…  相似文献   

8.
梁红 《中国市场》2013,(1):19-24
从长周期和短周期两个视角分析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的增长前景,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减速是长周期和短周期因素叠加的结果,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低于8%可能会是常态,但改革能通过释放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率。通过反思2009、2010年经济刺激政策造成的影响,指出依靠金融加杠杆方式拉动经济并没有提高投资的效率,反而使中国经济积累了一定的风险,如今在政策收缩时很多企业陷入困境。在现有的资源配置体制和机制下,如果还继续拉动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拉升中国经济整体的杠杆率,不但不能提高经济增长率,而且会加剧资源错配,进一步积累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9.
梁红 《中国市场》2013,(3):19-24
从长周期和短周期两个视角分析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的增长前景,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减速是长周期和短周期因素叠加的结果,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低于8%可能会是常态,但改革能通过释放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率。通过反思2009、2010年经济刺激政策造成的影响,指出依靠金融加杠杆方式拉动经济并没有提高投资的效率,反而使中国经济积累了一定的风险,如今在政策收缩时很多企业陷入困境。在现有的资源配置体制和机制下,如果还继续拉动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拉升中国经济整体的杠杆率,不但不能提高经济增长率,而且会加剧资源错配,进一步积累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10.
哈继铭 《新财富》2007,(2):18-21
2010年前,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资产价格也将大幅上升,其背后的巨大推动力是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的工作年龄段人口占比在2010年前将继续提高,使居民储蓄率保持高位,部分抵消政府为扩大消费所做的努力,为资产价格的上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中国尚有5-1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可以享受,如果政府不加引导,任由目前的储蓄率攀高,在未来5到10年内,中国易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于社会保障和公共医疗的财政支出,降低居民储蓄倾向,从而推动国内消费,缓解资产价格泡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金融政策的风向标和试金石,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体现了国家金融环境的活跃程度。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投资和外贸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让经济增长率保持在接近两位数的水平,不过,消费不足引起的产能过剩和社会失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以拉动内需为主的主动型消费成为今后经济发展实现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战略选择。"十二五"规划"十八大"和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消费在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突出作用。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和服务理念正好契合了这一发展要求。是机遇也是挑战。今后,在国内外金融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城市商业银行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进行全方位的提升,以适应更高的行业要求和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后,绿色金融逐渐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于金融业在发展绿色金融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特别是绿色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发展,是未来金融业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金融的显著发展源于十八大以来不断深入开展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金融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3.
《四川物价》2009,(7):30-30
阅读:《上海证券报》不久前刊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吴庆的文章说,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真实复苏是U型的。即使政府大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需要相当长时间。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消费不会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导向特征还将继续维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持续稳定增长的外部需求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基于同样的国际经济关系,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真实复苏或难早于世界经济复苏,特别是美国和欧洲这两个中国产品主要出口地的需求复苏。  相似文献   

14.
赵岩 《价格月刊》2001,(2):38-39
2000年9月,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九届人大常委会十七次会议上提出,将促进轿车消费摆在拉动经济增长工作的首位,这是政府决心以汽车工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启动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又一表态.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品牌产业升级和未来增长潜力究竟在哪里? 化蛹成蝶,获得更加有力的翅膀,是每个企业的愿望与追求,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尤其如此。刚刚闭幕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释放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这意味着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大幕已经开启。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无疑是阵痛。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产业升级和未来增长潜力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一、经济政策调整下2004年经济呈稳中趋降走势受经济内在增长机制增强的影响 ,2004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03年政府适度微调政策的作用将在2004年中显现。(一)消费结构继续升级 ,消费需求明显回升2004年 ,有五大有利因素促使消费需求增长。一是消费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7.
运用Hansen静态面板门限模型,以金融发展门限变量,研究了1994年1季度至2014年1季度,中国29个省级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双门限效应。当金融开发超过4.1407第一个门限值时,其对经济的增长达到0.21,接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当低于第二门限值3.8848时,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微不足道,且不太显著。固定资产投资、消费支持、出口余额、政府支出和劳动投入都符合理论预期,但劳动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东部由于金融发展提高了其投资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增加,中、西部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8.
冯杰 《市场研究》2003,(5):47-47
<正>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形势严峻这三大突出矛盾,新一届政府须继续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进一步做好扩大就业工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首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在目前情况下,扩大消费需求比增加投资需求更重要。这是完全符合中国实际的决策。因为消费需求才是真正意义的最终需求,经济的增长归根到底要靠消费的提高来推动,扩大内需归根结底要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9.
牺牲短期经济增长 以支持金融改革值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稻葵 《新财富》2005,(8):36-37
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直接影响中国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及运行效率、因此,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对中国长期经济改革的成功影响甚大,短期经济增长应该为经济改革让路,尤其是金融改革这样重要的改革。短期内我们至少应该考虑在舆论上、在政策制定上为金融改革臧压,不要过分指责金融改革带来的短期经齐增长的下滑,  相似文献   

20.
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税收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艳华 《商场现代化》2008,(10):208-209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中占80%左右的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有着更为强劲的作用。我国政府相继采取多种财政、金融、信贷等政策,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税收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今后应更好地运用税收政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