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与世界》2022,(7):42-43
<正>阿提拉·珂纽阿提拉·珂纽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的电影生涯,曾在匈牙利电影制片厂布达佩斯MAFILM担任艺术总监。他的电影《觉醒》使用了3D视频投影映像技术,是世界上第一部交互式舞剧和虚拟动画电影。拉斯洛·安德莱拉斯洛·安德莱的画作多以建构主义形式呈现。2000年左右开始创作描绘写实主义的画作。受中国长城协会主席邀请,拉斯洛·安德莱参与艺术节创作项目。  相似文献   

2.
《盔甲骑士》是探索生命本质的钻石般的杰作。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心地善良、充满爱心、坚毅勇敢的骑士,他铲除恶龙、拯救危困中的公主、备受世人推崇。为此,国王赏赐他一套闪亮的盔甲。久而久之,骑士习院了盔甲的光芒。却没有注意到盔甲已开始生锈。终于有一天.他蓦然惊觉,自己已经深陷生命的危机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3.
《盔甲骑士》是探索生命本质的钻石般的杰作。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心地善良、充满爱心、坚毅勇敢的骑士,他铲除恶龙、拯救危困中的公主、备受世人推崇。为此,国王赏赐他一套闪亮的盔甲。久而久之,骑士习惯了盔甲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刘文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作曲家和指挥家,他的创作遍及各个音乐领域,其中最受瞩目的是对二胡音乐的创作,他的《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被誉为经典之作。他的创作对我国二胡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意义,我们通过他的系列创作可以得到无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沪港经济》2014,(8):43-44
正著名版画家盛增祥的木刻版画,别具一格,构图、刀法、人物刻划都有独到之处,其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画面表现力,深入观者之心。十分可惜的是,这位中国当代杰出的版画大家,于今年6月12日离开了我们。本辑深情推介盛增祥的代表作品《为奴隶的母亲》部分木版画作,以作纪念。这套作品创作于1970年代末,版画界老前辈李桦、古元、王琦、彦涵等给予高度赞许。《为奴隶的母亲》曾获中国《版画世界》版画创作金杯奖,全国连环画创作二等奖。参加了全国美展、上海美展,也曾在日本、法国、意  相似文献   

6.
扎米亚京的《我们》是开启反乌托邦文学的经典之作,作者用数学化的创作方式描写了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理想社会". 这种数学化的创作手法与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理论不谋而合,从而赋予解读《我们》的全新视角和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7.
是放下盔甲的时候了!在生命的绝境中,骑士不得不作出这个痛苦的决断。他如何能够放得下呀!他发现,盔甲已经成为他的呼吸、饮食和血液,已经是他的生命。如何能够放下生命?骑士被盔甲所迷,把盔甲当成了生命本身。让他放下盔甲,他以为就是放弃了生命。我们今天的文明人,看到这里会对骑士的愚昧发笑。  相似文献   

8.
是放下盔甲的时候了!在生命的绝境中,骑士不得不作出这个痛苦的决断。他如何能够放得下呀!他发现,盔甲已经成为他的呼吸、饮食和血液,已经是他的生命。如何能够放下生命?骑士被盔甲所迷,把盔甲当成了生命本身。让他放下盔甲,他以为就是放弃了生命。我们今天的文明人,看到这里会对骑士的愚昧发笑。  相似文献   

9.
矛盾是小说故事发展的动力,一本好的小说其故事情节必然矛盾重重,跌宕起伏。白族文学家马子华创作的《他的子民们》就因其具有矛盾的特殊性得到茅盾先生的认可和推荐,茅盾先生更是鼓励马子华这样的边地作者创作有边地色彩的乡土文学。《他的子民们》的可读性就在于作者对时代矛盾和地域矛盾的把握,同时也没有忽略矛盾自身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0.
那天,对,就是那天,我们三个人一起去了旅顺,在一个机关大楼的最高层——八楼的一个大会议室内,我们去看他的画作。会议室冬天不使用,是爱画的朋友出面协调,暂时借他当画室。可见他很有些朋友缘,也可见他的画非一般画室所能创作。  相似文献   

11.
1994年4月,年仅23岁的訾涛在山东艺术学院名人画廊成功地举办了他的首次个人油画展,60余幅不同风格的画作奠定了他在山东省青年绘画者当中的地位。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性》一书中认为,绘画已进入了以画家内在意识为主的构成时代——即属于"精神"的时代,艺术家应该进一步地寻求自我觉醒。訾涛的油画已明显地带有这种倾向,所特别的是,他假借了西方的绘画语言,把其融炼色彩和空间结构等技巧当作有效的媒介,表现的却是一个现代东方青年对周围世界充满深情的心灵观照。《江南往事》系列组画,是訾涛艺术思维走向自觉的开始。他曾在一则创作札记中写道:"这些天来,坐在周庄  相似文献   

12.
<正>陶冷月是20世纪初较为活跃的画家,他处于开发较早、洋风普及的苏州、上海一带,他对中国画革新的问题,对中国画融合中西的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认识。1932年的秋天,以"新中国画"享誉当时中国画坛的陶冷月,乘船沿江而上入川来渝,除了画笔,他还携带相机,一路摄影写生并举。在重庆停留数月期间,他创作了《高松皓月》《源泉无尽》等画作;游览重庆及周边金佛山等地,趁兴展开拍摄,留下大批风景照片。  相似文献   

13.
展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1,(41):73-73
布雷拉的艺术家们 本次展览的画作均为米兰布雷拉国立美术学院20余位艺术大师们的最新作品,公众可以从不同流派、不同技法以及不同创作材质等多个角度了解意大利当代艺术。  相似文献   

14.
关丽 《黑河学刊》2008,(3):48-49
《当代英雄》是莱蒙托夫全部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他毕生观察和思考与自己同时代人的不幸遭遇而写成的一部艺术总结,他的创作反映了30年代俄国先进人士的孤独、忧郁和叛逆精神。在他的创作中,痛苦的悲观绝望始终与烈火一般的叛逆激情融合在一起。而主人公毕巧林可以作为作者现实生活在艺术作品中的一个影射,正因如此,他的形象与性格一直备受文学评论家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各界爱心助残,刘超北京圆梦。2月21日上午,来自大连的44岁脑瘫画家刘超国画作品展《刘超的世界》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开幕,他以自强不息精神创作的100余幅作品博得首都各界人士赞叹和好评。刘超成为脑瘫画家进京办个展的中华第一人。刘超现任大连市残联美协副主席,他12岁开始学习绘画,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母亲帮助下自学成为一名有成就的画家。去年9月,刘超走进天津卫视《幸福来敲门》,讲述艰难幸福的成才故事,吐露进京办个展梦想,在全国引起反响。在中残联鼎力支持下,大连市残联、市文联和渤海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了这一爱心活动。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渤海艺术研究院做了大量义务筹备工作,租专车把画作运到北京。经天津卫视牵线,北京炎黄艺术馆免费提供了场馆。大连聚鑫印  相似文献   

16.
李惠然 《魅力中国》2013,(31):103-104
塞万提斯所创造的《堂吉诃德》竞竟是一幅“逗人发笑’’的光怪陆离的荒诞漫画。还是一曲“可悲可叹”的理想主义的祭歌?他究竟是为了像他自己反复申明的那样“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还是蕴藏着“揭露与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教会”的更深一层动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审美倾向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说法”。也许正是《堂吉诃德》的这种多重品味,导致400年来众多评论家们喋喋不休地争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7.
俞光祖 《发展》2012,(8):129
作品多次被刊物发表、收藏和入编。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首届中国百位著名书画家知识产权文化题材作品展",作品被收藏,他本人被提名"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称号。在"2009画圣故里喜迎新春中国书画小品展"上荣获金奖,并入编《当代中国书画家小品经典博览》,已被永久收藏。入编《1978-2008当代书画艺术大赏画集》。作品入编"第三届加拿大中国诗书画大展"作品集。在汶川地震捐赠活动中,共捐画作近30幅。1979年参加了舞剧《丝路花雨》的舞美创作。2002年部分作  相似文献   

18.
孙墨龙儿时即开始学写毛笔字。在他出生的家庭里,他的祖父、父亲都写一手好字。特别是比他年长11岁的堂兄孙其峰写得好,家人多赞扬,是他的指导老师。墨龙从唐楷写起,先临颜真卿、柳公权,后来还临过钱南园、华世奎。长夏的中午,大人们午休,十分安静。他常常一写就是几个小时,十年不渝。作为学书,这是很重要的阶段,他至今犹为之庆幸有这段临帖的苦功。即所谓"因筌得鱼"。此后,孙其峰任天津美院教授后,又指导他遍临诸汉碑。《史晨》、《西狭》、《鲜于璜》、《石门颂》、《张迁》,他都曾下过苦功夫。他特别痴迷《张迁》,反复临过多次。其峰对他说,虽然学书的规律应该是从无我到有我,但现在还应以无我为主,要临像。于是节假日、工作之余墨龙几乎都用于临书作画。又是十年,墨龙成了专业画家。在其峰的指导下,他懂得了"得鱼亡筌"、"过河拆桥"和"书中有我"的道理,这是墨龙学书的进程中又一个转折。于是他开始收集研究汉人的简牍,和清人、近人的隶书墨迹,并结合进行大量的创作,使他的隶  相似文献   

19.
张炜的创作给人感觉好像是一条流量巨大河流,波涛滚滚不舍昼夜,永远不会枯竭。“他开始创作《古船》时年仅28岁。作品无论在内容、风格还是历史视角方面,都称得上突破之作。他创造了中国小说的一座里程碑、一部对一切人类进行言说的作品”。而巨河般的39卷长篇小说《你在高原》问世,更使张炜成为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20.
一井上靖是日本当代久负盛名的作家,也是中国古代史和文化交流史研究家、日中友好活动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发表了许多才华横溢、深受人民喜爱的作品,而写得最多、最成功的是他的历史小说,其中尤以取材于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那些作品最为出色。1949年井上靖发表了处女作《猎枪》、《斗牛》,标志着其小说创作生涯的开始。《斗牛》发表后不久,他便写出了第(?)物展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