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东亚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除了正在成长中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没有约束力的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外,东亚尚未形成正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分析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雁行模式"的利弊、APEC的特点、四轮驱动模式的作用,针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提出了加快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学君 《商场现代化》2006,(28):304-305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必要性。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具备一定的现实条件,但一些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及文化差异因素等制约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为了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遵循五大原则,建立互信机制,推进东亚货币合作,推进区域内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打造“双引擎”的核心力量,开展专业化分工与重组。  相似文献   

3.
《大经贸》2010,(7):9-9
为实现以东盟为核心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中国和日本政府已分别制定行动计划。两个行动均计划于2015年底前实行统一原产地规则等贸易促进政策。东亚经济一体化将成为“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基础,而中日两国围绕着东亚经济一体化领导权的争夺或更加加剧。  相似文献   

4.
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渐成趋势,而集中了中日韩等主要经济体的东亚地区也不甘落后。6月18日,第5届东亚商务论坛暨第25次东亚商务理事会会议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会议探讨的主题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新机遇",来自东盟  相似文献   

5.
东亚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国、日本和韩国是事关东亚经济发展的三大重要国家。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出台以后,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已经成为了促进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WTO多哈回合谈判的破裂,让以FTA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深化的时代,中日韩FTA已经开始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是处在一个“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陆与台湾的经济联系愈来愈密切,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特别是东亚经济环境的变动,加上两岸经济联系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两岸经济实际上的功能性一体化正在渴求转为两岸经济的制度性一体化,为两岸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足够的保障。本文认为只有两岸共同积极推进经贸正常化,才能逐步构建起经济一体化,共同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7.
论“后雁行模式”时期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前,东亚地区传统“雁行发展模式”逐渐式微,东亚“雁行国际分工体系”的弊端开始显露。面对“后雁行模式”时期的现实,东亚地区各经济体应该“以互惠防俱伤,以合作求多赢”,加快推进以制度性合作为特征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刘龙  宋丹 《商场现代化》2010,(24):13-13
本文主要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一体化产生影响。通过研究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结合实际分析了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东亚区域内贸易飞速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两大潮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一个独特现象,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纷纷对其作出大量研究。东亚区域内贸易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东亚经济体间存在多种冲突;贸易摩擦问题不断;区域货币金融合作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10.
东亚经济一体化是东亚地区现代化进程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从纯经济角度来说,东亚各国相对脆弱,这就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是非常必要的。从政治经济角度来说,东亚各国需要扩展区域间的合作或通过建立经济纽带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联系,进而加强整个区域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而东亚变化的新格局恰恰使东亚经济一体化成为可能。但由于东亚国家尚未形成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合力,尤其是中、日、韩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东亚经济周期与次区域经济周期存在性检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使“东亚经济周期(EABC)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趋凸现,本文选取10个代表性国家(地区),以实证方法对1970-2004年东亚经济周期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和聚类分析;得出东亚经济周期存在,NIEs、ASEANs等次区域经济周期存在,地区性大国经济周期独立性较明显,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关联度逐渐加强等结论,分析结果为东亚经济合作进程中出现的诸多现实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东亚奇迹”模式,使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的东亚经济体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以零部件贸易为代表的生产网络框架下东亚生产者服务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本文考察了东亚生产者服务贸易结构的变迁,研究了生产者服务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分析结果表明,与东亚制造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生产者服务贸易随着东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也得以快速发展。从生产者服务贸易总体上看,东亚发展依然遵循了“雁阵”主导的产业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这已成为当代世界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自1961年东盟成立以来,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进程一直比较缓慢。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各国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强合作,逐步实现经济的一体化,才能共同抵御风险。本文通过对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进展的描述,预测了东亚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前景,展望了东亚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4.
姜跃春姜跃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部主任、经济外交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日关系、东亚区域合作和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被坊间视为日本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是中国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专业机构,致力于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的中远期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周宇琨 《商业时代》2006,(22):38-40
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中国、日本和东盟作为东亚地区的核心力量,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区域合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然而领导者缺位以及中日关系冷淡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合作的开展。这就需要把东盟作为平台联合中日两国,不断推进三方互动进而实现东亚范围内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使用1990~2008年度的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东亚国家的FDI与区域内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在区域生产网络机制的作用下,FDI的流入将促进东亚区域内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有利于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当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的背景下,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吸引外资,是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错选择。  相似文献   

17.
《商》2015,(32)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和国际的多边贸易体制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东亚地区是世界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但相对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其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比较缓慢。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美国对其的牵制这四个方面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障碍,并在最后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廖雯婷 《中国市场》2010,(45):67-68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特征。在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三大区域——欧洲、北美与亚洲中欧洲与北美分别建立了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而亚洲的一体化却明显落后,在这一背景下,加深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趋势的认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货币合作在近年来有了加速发展的趋势,但是目前货币一体化理论无法解释东亚的这一发展趋势,使得东亚货币合作在理论上难以突破。同时,东亚的现实状况也阻碍了东亚的地区合作。而欧洲的制度创新给了东亚地区以启示,东亚必须打破对国际货币金融体制的路径依赖,寻求自己的发展思路和现实道路,积极推进东亚的货币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20.
丘杉 《大经贸》2005,(1):25-29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种形式,“10 1”的进程和粤港澳及泛珠三角经济融合的进程有密切的关联性。影响篇动力机制“10 1”将导致东亚经济格局的进一步调整,大珠江三角洲面临压力与机遇并存局面,在某种程度上压力远远大于机遇。前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