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融的稳定是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双方的行为处于博弈状态.任何一方都会根据对方行为策略选择应对策略,以保证自身收益的最大化,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了监管部门和银行之间的决策关系,以期能为我国银行的有效监管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风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金融风险,显著地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金融中介和金融制度在处置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上具有卓有成效的作用,信号,激励相容约束和其他制度安排在改变信息机制,强化风险控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海峰 《西部金融》2007,(12):14-15
银行与借款人、银行与银行之间乃至银行内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扭曲商业授信管理行为,降低银行风险管理质量,导致大量融资风险损失.为此商业银行应根据"激励兼客"原则设计对策,加强客户尽职调查和审查,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评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及银行同业的合作,有效识别虚假信息,合理设计融资合同.银行内部应统一授信,并尝试推广主银行制与银团贷款.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促进信息披露对提供虚假信息的企业、中介机构,以及不及时提供共享信息的银行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对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主体给予融资政策等支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为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为了有效化解国内长期累积巨额不良资产的潜在风险,党中央、国务院决定1999年4月起陆续组建信达、长城、东方和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中处置从国有银行剥离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 回顾信达公司3年创业历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地区实行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惠及8亿农民的农村公共服务制度。由于新农合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社会资源配置低效率,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严重阻碍了新农合的推广及有效实施,因此,解决新农合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让新农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融资十分有限.以Elod Takáts模型为基础的银行规模分析解释了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贷款的无关性,以Akerlof模型为基础的信息不对称分析解释了中小企业在贷款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消除逆向选择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题.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与监管制度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根本原因是食品信息的不对称,这需要由足够令消费者信任的第三方介入市场,改变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多部门监管,从食品产业链整体出发成立一个涉及农业和食品部门的全国统一机构,以有效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8.
信息不对称与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业运行中产生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不对称信息对保险市场的影响尤为突出,在保险监管中,保监会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保险监管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在投保行为中,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凤保之前的逆向选择问题和投保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情节严重的构成保险欺诈。因此,克服不对称信息对我国保险市场的负面影响是我国保险市场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信患在交易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从而影响到供需双方在市场中的行为选择.不对称信息思想的形成并受到重视经历了较长的时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影响个体互动的基本表现.博弈论是研究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工具和方法,经济学运用它分析影响个体行为的制度和组织,并设计实现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一致性的制度.不对称信息理论研究六大领域的内容,将推进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于解决国企改革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的推动下,金融风险不断扩大,各国都在寻求适合自身的金融监管体系。我国目前银行监管存在种种问题:分业监管与合业违规存在矛盾;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带来所有者监管缺位,监管的风险理念薄弱等,这需要监管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来解决。  相似文献   

11.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面对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巨增,日、韩两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韩国的银行业已走出困境,其不良资产已经得到有效处置;日本的银行业则还在巨额不良资产的泥潭中艰难跋涉,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日、韩两国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有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何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和防范金融风险 ,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文章就中行广西、贵州两省剥离资产的管理处置工作进行分析 ,对不良资产状况进行了评价 ,提出处置不良资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中债转股的股权方案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发展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融脆弱性、信息不对称与新兴国家的金融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金融危机的前两代模型难以对亚洲金融危机做出合理的解释,因此产生了第三代模型。第三代模型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其中的道德风险模型受到广泛关注,但该模型并不能对新兴国家的金融危机给予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释。文章首先阐释了Minsky的金融脆弱性假说并把之扩展到开放经济中,然后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分析新兴国家金融脆弱性的产生与积聚过程,弥补了Minsky金融脆弱性假说的缺陷。这种基于微观基础的、动态的、结构性的方法有力地解释了新兴国家的金融危机。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启示,这些政策启示对我国同样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银行的改革进行了二十几年,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却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两阶段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与国有银行之间的利益博弈行为,阐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之所以仍然不断涌现,是由于政府对银行产权份额的过多控制而导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彻底的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以便从根本上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6.
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存在是国家金融安全的隐患,本文提出了处置不良资产六大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论不良资产的多样化出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良资产多样化出售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以最高价格出售不良资产。信用增级、公开操作原则、间接出售方式和完善的市场环境支持,是美国FDIC和RTC多样化出售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不良资产的出售困难是与不良资产价值难以确定联系在一起的,调整现值法和经营期权思想拓宽了企业估价的思路,代表着国际评估方法的发展方向。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新兴业务,是出售不良资产的主要手段和渠道,引进资产证券化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化解不良资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国有银行注资与剥离不良资产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一个国有银行的选择贷款对象的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具有一种自增强机制,从而导致国有银行贷款被“锁定”在低效率扩张路径中。国家对国有银行注资和剥离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打破不良资产自增强机制、提高国有银行贷款配置效率的前提条件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9.
债转股虽剥离了银行的不良资产 ,却加大了国家财政的负担和风险 ,而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则能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应强化国家政策支持 ,以提高证券投资引力 ,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20.
中美两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相当严重,已经成为金融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文章对中美两国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处理不良资产采用的对等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对我国处理银行不良资产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