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臧金风 《魅力中国》2011,(21):395-395
教师的素养具有一定的个人魅力,个人魅力能对学生产生向心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由对教师的崇拜转到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佳璐 《魅力中国》2014,(16):145-145
如何能使英语教学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呢?这是我一直所执着追求的。我喜欢、我快乐。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喜欢上自己,才能进一步的喜欢上自己的教学。教师要充满爱心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教之以情,受之以趣,以自身内在的魅力去吸引自己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师爱无价     
孔子的"诲人不倦",就体现了对学生应具有无限的爱。蹲下身,构建交流平台。"亲其师而信其道",敞开胸怀,容纳问题学生。放开手,探究生活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谈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音乐教育的普及者不仅要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更要强调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亲和力,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以“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之“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5.
正教师是一份直接拿心与工作对象打交道的职业,这个职业的最大特点是以心换心。播种一份爱心,就能博得孩子们的青睐;撒下一份诚心,就能赢得家长的信任。"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及家长心目中留下的印象,直接关乎教育的成效。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如何提升教师职业的公信力,首先可以从克一个"傲"字做起。首先,要在心中确立一种平等观念。我们要摆正  相似文献   

6.
杨志军 《魅力中国》2010,(14):204-204
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体育教学,由专业特点决定教师经常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变化。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  相似文献   

7.
韩秀君 《魅力中国》2014,(16):141-141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情景创设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所言:“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8.
刘宏 《魅力中国》2013,(10):202-202
从社会、家庭、学校到教师都非常关心这群“流动的花朵”,针对这一特殊群体。著名·心理学家佛罗姆说过:“爱是一门艺术,它能把人类、种族、社会、家庭维系在一起;它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理解。爱——不单纯是一种情感,它更是一种能力,一种做人的态度”。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爱学生。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只有爱学生。才能唤起学生的尊敬和感情。学生才能听从教师的指导,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结合当教师的职业特点,从教师自身出发,通过教师的职业道德、示范言行、以及专业技能三方面阐述了教师自身职业素养是成为一名"严师"的重要条件。从而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方,严中有爱,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做到敬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10.
裴玉婷 《魅力中国》2011,(12):330-330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理需求。学校中,扣谐、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中学英语从“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转轨的进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本文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和教师应如何做等方面,深入具体地阐述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培育和构建。  相似文献   

11.
张艳军 《魅力中国》2014,(26):107-107
教学,既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流动过程。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百科之母"的语文课,在中学生的心目中常遭到"冷遇",甚至认为语文学和不学差别不大.作为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下水"作文可以起到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注意找准时机,抛砖引玉;因文施教,操作得法;搭建舞台,彰显魅力。  相似文献   

14.
王翠霞 《发展》2011,(10):176-176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班主任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5.
梁玉侨 《魅力中国》2010,(12):37-37
班主任是学生引领者,是沟通各科教师的纽带。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的成长,因为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威望。班主任的魅力在很大程度是由班主任的品格所决定的。所以,探讨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魅力品格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曹银钗 《魅力中国》2010,(3):130-131
魅力英语源自魅力课堂,魅力课堂是教师的追求,也是学生的向往。新课标下的英语课堂应该充盈着诗意的浪漫,呈现出艺术的绮丽,洋溢着生活的气息,飞扬着生命的快乐!新时期的英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构建魅力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导入精彩亮丽;让活动卓有成效;让探究充满情趣。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  相似文献   

17.
<正>"气"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理想。教育需要用"大气"来滋养人的个性、人格、尊严、学养、智慧。教师的"大气"与"小气"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精神生活,包括了教师受教育与主动学习的所有涵养。一个气量大、心胸宽广的教师,就是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教师,也是一个拥有无限魅力的教师。这样的教但他们的胸怀,他们成为学生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扬是对学生优点、美德或成绩公开赞美的一种激励手段.它作为一种有声的"阳光"操作工具,应发自教师的心灵深处,是情感态度自然而然的流露和表现.笔者以为,只有在真诚、具体、准确、合理以及适时的基础上,表扬才能发挥其固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匡淑兰 《魅力中国》2013,(17):199-199
要想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必须靠老师的魅力去征服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用“心”去赢得学生的心,才能产生魅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怎样在课堂中让学生感悟呢?叶圣陶先生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阅读中感悟的关键便是"披文入境",借助文本进而"明象体情".怎样才能引导学生透过文本顺利地"入境"、"明象"、"体情"、"会意",达到感悟的境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