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格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胸怀一颗宽容的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最高原则,爱是一种纯洁、神圣的师生情感,更是一门内涵丰富、技艺精湛的艺术.教师要把握好这门艺术,就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扬长避短,不失时机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用师爱锤炼优秀生的意志,用师爱鼓励中等生的信心,用师爱唤起后进生的自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学生纯净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一般用来突出爱对教育的重要性。换句话说,有了爱,就有教育;没有爱,就不可能有教育。很显然,这里的"爱",主要指对人的爱,对学生的爱。那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具体含义就是:没有对学生的理,就没有对学生的教育,立足的是学生个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它的主语是什么?不言而喻,指的就是个体的教师。那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指的就是:没有数师个体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师个  相似文献   

4.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格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胸怀一颗宽容的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正>母性蕴涵着迷人的神韵,散发荡涤灵魂的魅力。因为母性,人间变得温情;因为母性,世界变得圣洁;因为母性,教育变得人性。教育要母性,教育要母爱,教育就是一场"母爱的释放"、"母爱的旅行",教育者就要做"慈母"——有母性、富母爱。母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母爱是教育的根基,没有爱,教育将失去支撑;母爱是教育的名片,没有爱,教育就无法说明自己的身份;母爱是师德的核心,没有爱,教师所有的教育活动将苍白无力。母爱是教育的要求、希冀和全部阐释,母爱是教育的生  相似文献   

6.
阳光教育,他的内涵即是一个“爱”字。对于老师们来说,对学生要充满爱,也是一种责任。师爱是一种奉献、一种教育艺术和强大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而且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的形成,甚至影响他们的毕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学会爱学生,更要学会怎样去爱,学会奉献爱。  相似文献   

7.
仓学斌 《中国西部》2013,(9):120-121
一所学校育人大业的成败与我们教师爱岗敬业精神鱼水相连,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他的教育思想让我深受启示。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现行教育的一种支持与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注重学生情感需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对教师来讲是一种痛苦,而对孩子的童年来讲则是一种灾难。我们班的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成绩差,作业拖拉,书写质量差。家长能力有限,也很少管教,基本上对孩子听之任之,孩子长期处于一种管理混乱的"无政府状态",没有受到很好的督促和教导。可想而知,他们的学习、生活、品德等各方面是个什么样子,也因此没有少遭我的批评、白眼甚至歧视,就连家长也几乎没有给过他们好脸色。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着家庭环境、爱好、性格、能力均有所不同的学生,需要花费不少的心思。但只要有爱,让爱成为责任和义务,并努力培养学生去爱,一定能以"关爱、善意、包容"的心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文章研究了培养学生时的"关爱"教育。  相似文献   

11.
刘玉玲 《魅力中国》2011,(1):316-316
在班级管理中,作为班主任,除了通过言传身教告诉他们,施爱,是比被爱更快乐的事情,更要给学生们自我改正、自我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高于母爱的师爱就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狭隘的个人私情或好恶去面对学生.而应带着祖国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按照接班人的要求全面关l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优生是班上的宠儿,应该多给.最“严爱”,学困生在班上属于弱势群体.需多给点“偏爱”,易犯错误的孩子更有尊严,该多给一点“宽容之爱”。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给不同的爱,用爱呵护好每个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蒋庆启 《魅力中国》2013,(29):203-203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师生平等,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要关l心爱护学生,对学生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和谐,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锋 《新西部(上)》2013,(20):136-137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传递师爱给学生的主要路径是:加强教师个人人格修养,友善、耐心、宽容、坦率、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鼓励自尊,把学生当"人"看,倾注同情与关怀;关心学生的成长,欣赏每一个孩子,让师爱挥洒在学生幸福成长的旅程中。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老师,你爱学生吗?相信每位老师都会自信地回答:爱。诚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到底怎样的爱才算是真正的教师之爱呢?王老师是学校领导一致公认的好老师,她的教学成绩在同组中遥遥领先,经她教的学生即使英语再薄弱,成绩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郑喜梅 《魅力中国》2009,(11):127-127
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学会,用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  相似文献   

17.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结合当教师的职业特点,从教师自身出发,通过教师的职业道德、示范言行、以及专业技能三方面阐述了教师自身职业素养是成为一名"严师"的重要条件。从而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方,严中有爱,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做到敬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篇文章:美国小学生画苹果,老师拎来一筐苹果,由学生任拿一个去画;日本的学生也是拿着一个苹果去画,而中国学生画苹果,往往是由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的苹果,规定好先画左,后画右,这边涂红,那边涂绿……结果只有中国学生笔下的苹果画得最像。  相似文献   

19.
小爱&大爱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爱不等于教育!教育之爱,富有章法。没章法、没原则的爱,容易跌入溺爱的泥潭。溺爱无异于荼毒。质疑者认为,"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教育上典型的矫情行为。"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是通过人为地扭曲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来达到一种情感上的矫情目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通过赤裸裸的夸海口的方式实  相似文献   

20.
杨品 《魅力中国》2010,(35):241-241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欣赏课对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素质,发展形象思维,启迪创新精神。音乐和人的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生,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解决高等院校音乐课程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