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邸亚景 《中国外资》2013,(18):299-299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评审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内部控制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主要就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内控缺陷认定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丁小玉 《中国外资》2013,(13):255+257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与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有着关键性的联系。缺陷的认定是个过程,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要解决缺陷识别、认定权限的划分、缺陷的严重程度评估、应对措施的制定、以及缺陷对外披露这五个环节的问题。本文基于企业内部控制指出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方法,进一步构思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把握内部控制缺陷的实质、厘清内部控制缺陷和内部控制局限性是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基础。缺陷认定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必须解决缺陷识别、缺陷严重程度评估、缺陷认定权限划分、缺陷应对措施制定、缺陷对外披露五个环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困境及基本框架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评价及审计中,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都是最基础的问题,然而由于中西方均缺乏关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系统研究,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也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如内控缺陷的概念和内涵界定模糊、重大缺陷缺乏认定标准、有关内控缺陷的规范缺乏细化指导规则等。所有这些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困境和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低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及困境探讨的基础上,从理论前提衔接、规范制定思路及内控缺陷程度区分等方面重构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陈昊  干胜道 《会计师》2012,(5):43-44
2010年4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及披露是内部控制评价和鉴定中最基础的问题,然而当前我国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识别存在诸多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认定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企业内控缺陷的披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内在机制。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审计的难题之一,同时也是企业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如果存在重大缺陷,则不能得出内部控制有效的结论。尽管《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对缺陷的初步认定和最终认定做了原则性规定,但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亟需细化的操作性问题。例如,内控缺陷的内涵界定模糊、缺陷识别的技术方法有哪些,如何界定缺陷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等。所有这些直接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困境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信息披露质量低等问题。鉴于此,本文在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境探讨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首先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就是有关用来识别缺陷的技术方式问题以及认定缺陷的权利限制问题。本文探讨了几个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办法。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境破解及框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评价和鉴定中最基础的问题,然而不仅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制度空白,而且国内外均缺乏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方面的系统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制度、理论以及操作三个层面对内控缺陷认定困境进行了解析,指出内控缺陷认定困境主要表现在:内控缺陷的概念和分类缺乏明确界定,一般、重要及重大缺陷缺乏具体认定标准,有关制度规范缺乏细化指导规则等;其次从规范制定思路、概念界定、分类、认定标准等方面提出了破解思路;最后构建了内控缺陷认定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前提,然而现行的内部控制规范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模糊之处,导致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一定困难,具体表现在内控缺陷原则式认定与规则式认定的两难选择,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与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难以明确界定以及内控缺陷重要性程度的划分标准缺乏实际操作性等,本文对上述企业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困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廖高玲 《会计师》2013,(7):60-61
现行的内部控制规范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模糊之处,导致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在分析了企业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困难后,探析了解决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难的方法,即不严格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通过定量或二级定性化标准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更有依据的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原则式与规则式互补的内控缺陷认定框架,以供企业进行内控缺陷认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廖高玲 《会计师》2013,(13):60-61
现行的内部控制规范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模糊之处,导致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在分析了企业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困难后,探析了解决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难的方法,即不严格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通过定量或二级定性化标准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更有依据的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原则式与规则式互补的内控缺陷认定框架,以供企业进行内控缺陷认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是判断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是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部分。本研究将BP神经网络技术运用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探讨通过建立BP内控缺陷识别模型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诊断,解决目前缺陷认定过度依赖评价人员职业素养且主要集中在事后判断,缺少事中识别和预警的问题。研究构建了BP缺陷识别模型,分析了利用模型识别缺陷程度的基本原理,并对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识别检验。本文为研究和开展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自动化识别跟踪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也为人工智能与内部控制结合探讨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范例。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依据。针对内部控制相关法规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方面缺乏具体的规则、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方面面临困境以及内控信息披露质量较低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评价模型,以期为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编制的关键环节。文章以我国境内纳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强制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环境敏感性、产品市场竞争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有助于提升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质量;环境敏感性正向调节产品市场竞争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内部控制评价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促进企业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存在缺乏统一规范、缺乏可操作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等问题。因此,尽快制定出台内部控制统一规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陈武朝 《审计研究》2012,(1):103-109
本文研究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执行初期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及披露。研究发现,许多重大缺陷是根据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指出的表明公司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重要迹象来认定的;其他的则通过重大缺陷的定义来认定。披露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涉及到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五要素的几乎所有内容,以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几乎所有项目。仅有部分公司披露导致交易或账户层面重大缺陷的企业层面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同时,仅有部分公司披露受账户或交易层面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影响的所有账户。本文最后分析了在美上市公司重大缺陷认定及披露对我国上市公司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鲍丹 《时代金融》2013,(23):111+115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前提是企业能够专业地识别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然而目前尚未出台相关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具体标准,现有的规则提供的信息也是模糊的,实际操作难度大。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关键在于明确内部控制缺陷的概念、性质和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的划分标准。因此本文首先分析现有内部控制缺陷概念、性质和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划分标准的情况,然后尝试性地提出自己对内部控制缺陷分类和严重程度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2011年内控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从重要性和可能性两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量标准的制定情况,并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缺陷事件的性质、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严重程度三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性标准的制定情况。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制定方面存在着诸多影响内控缺陷信息质量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总体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宋雅莉 《财会学习》2023,(9):161-163
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自我评价,是公立医院内控建设的重要环节。而内部控制缺陷作为检测内部控制评价有效性的负向测量维度,是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主动筛查出的内部控制缺陷。本文首先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进行分析,再以Z医院为例结合实务分析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过程,提出现阶段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难点,旨在帮助公立医院从业务角度防范财务风险和业务活动风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11-2014年沪深A股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董事会"裁量"角度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制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董事会的监督职能越强,企业制订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越严格:董事会的咨询职能在后续采用定量标准的样本中作用明显:董事会监督职能和咨询职能的改进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修订产生显著影响。本文梳理了由企业自行确定并满足监管规则要求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选择行为背后的逻辑机理,为内部控制评价的监管提供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