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宏秋 《唐山经济》2007,(11):11-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全面系统地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阐述,重申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过去科学发展观理论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它的内容、要求和方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把握这一思路对今后工作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滦县正处在资源驱动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更加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发展、用科学的思维谋划发展、用科学的措施推进发展,以“全面加速、奋力赶超”为主基调,着力实施“两带隆起、三点联动、两翼齐飞、全面崛起”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社会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需求既包含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也包括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需求会促使中国科技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从而促使科技发展从“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转向“社会发展中的科技”。本文从前述“全球化及信息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城市化社会”、“循环型社会”与“消费型社会”发展愿景出发,分析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人的发展与共同体密不可分,马克思从共同体角度考察了人的发展问题。按照人的发展程度的不同,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对应,共同体也经历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共同体”以及“自由人联合体”三种形态,不同形式的共同体与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易仁杰 《魅力中国》2010,(14):164-164
以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大局,“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成人成才”为宗旨,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工作重点,以我院学生工作“六有”为工作指南,全面开展我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温旭峰 《发展》2009,(5):145-146
近年来,庄浪县盘安中学本着“以为人本、全面发展、提高素质、全面育人”的办“大教育”的思想,通过提升办学理念,定位教育思想、推进素质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使校园文化建设、“三风”建设和校园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步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赢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  相似文献   

6.
《发展》2002,(12):24-29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发展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这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新目标,令人振奋,立即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热门词汇。“小康”,尽管这个词国人已经谈了二十多年,它一直是我们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但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实有新的内涵,它使“小康”有了新境界。全面小康究竟预示着什么呢?尽管“全面小康”标志着生活的全面提…  相似文献   

7.
《老区建设》2007,(3):F0002-F0002
近年来,江西会昌县麻州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把麻州建设成为“开放的麻州、生态的麻州、和谐平安小康的麻州”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成为会昌县“后花园”、“卫星镇”、“桥头堡”和东角三中心集镇的发展目标,注重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工作》2004,(2):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提出  相似文献   

9.
当前,湖南面临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的双重压力,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要在未来发展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实现“两个加快(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加快建设两型社会)”、“两个率先(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必须立足“投资主导一工业推动”的阶段性发展特征,把握“十二五”规划新要求和发展环境新变化,瞄准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目标,抢抓发展机遇,突出在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主动权、着力点、长效机制和社会环境五个层面着力,促进湖南发展动力由重“投入”转向重“创新”、发展目标由重“总量”转向重“质量”,努力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全会精神,滦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2009年确定为“跨越攻坚年”,紧紧围绕“跨越发展、经济转型、改善民生”三大任务,继续实施“两带隆起、三点联动、两翼齐飞、全面崛起”战略,以“五大攻坚行动”为重点,知难而进,合力攻坚,扎实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县建设。  相似文献   

11.
钟海州 《宁波经济》2010,(6):10-13,21
“十一五”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是“十二五”的发辰基础,科学评估“十一五”的发展现状对于“十二五”的发展至关重要。“十一五”期间宁波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把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推向全面建设新阶段,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科学发展新轨道,把改革开放推向增创发展新优势,把社会民生推向全面小康新高度,把和谐社会建设推向文明平安新境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巨大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需要在“十二五”发展中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2.
“西部开发”与“西部发展”含义不同,把西部发展单纯理解为“上马”、“大干”、’‘快上”是不全面的,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3.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联交所”)全面落实要素市场创新战略的开局之年。联交所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顺应形势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集团化、创新化、金融化、品牌化战略,全面拓展产权市场功能,逐步向建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资本要素市场群转型发展。“十三五”初始,“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机遇和“互联网金融”的经济浪潮扑面而来,湖北产权交易市场即将开启新的发展航程。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陶晓颖 《辽宁经济》2009,(12):18-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奠定全面建成全新供销合作社基础的转承之年。当下,供销合作社正由恢复性增长向跨越式科学发展转变。形势的发展变化.促使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加快发展”;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决定了我们必须更进一步“加强学习、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的发展经历了从单向的“道德人”到异化的“政治人”,再到理性的“经济人”,并逐步走向理想的“全面人”的演进轨迹。从中给我们以深刻启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人的发展的坚实基础;理性“经济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追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是推进我国人的发展事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国家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确立自主创新作为云南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迎接挑战,加快发展;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围绕“消除贫困、富民强省和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这两大历史任务,坚持以人  相似文献   

20.
一、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新的起点上审视首府“十一五”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十一次全委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央、自治区党委“十一五”规划《建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站在时代和历史发展的新高度,对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符合国情区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是指导我们总结“十五”、把握形势、做好规划、推动首府“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