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比例上升,成为企业效率高低、发展快慢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激励理论和实践先天不足,导致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不足,效果偏离预期目标。尤其新发展起来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就更不尽人意。通过对21世纪企业里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征的分析,根据激励理论,以提高企业短期和长期绩效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前,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其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目前,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据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其能力的发挥是正常情况下的3-4倍。知识型员工具有高学历、高自控性、高创新性、高流动性、高自我要求的特点。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的策略,应采取成长及自我实现激励、文化激励和薪酬激励等措施。注重其职业发展,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反馈和肯定,加快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让知识型员工对企业形成强烈的归属感等。  相似文献   

3.
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高建丽 《商场现代化》2006,(10):212-213
专门针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本身所具备的特点,研究其主要的激励因素对知识型员工发生激励作用的规律,并在充分分析中国目前知识型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企业适合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模型及具体激励方案。研究得出的这些结论旨在对企业知识型员工实施有效激励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许谦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144-145
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也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命题。通过分析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结合当前我国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建立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体系,提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5.
许谦 《中国商办工业》2011,(16):144-145
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也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命题。通过分析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结合当前我国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建立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体系,提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6.
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与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型员工是现代企业中的决定性人力资源,与技能操作性员工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现代企业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应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下建立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员工的待遇包含两个部分,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不仅要重视员工的物质待遇,同时还应提高精神待遇,尤其是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精神待遇,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知识型员工,使其安心留在企业,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本文论述了知识型员工的思想行为方式,提出了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地演变为知识的竞争,知识性员工的竞争.虽然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人才求贤若渴;但仍存在不重视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也就成了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先从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入手,针对我国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日趋激烈的21世纪,新型员工即是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和主导力量。由于知识型员工的特殊性,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除了金钱以外,更重要的是其成长、自主和成就。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激励因素出发,提出了应从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两方面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各类型企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通过总结当前知识型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伴随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企业当中出现更多知识型员工,我国农业企业自然也不例外,这部分员工有着非知识型的员工不具备的挑战意识与创新意识,所以管理当中对于知识型员工管理与激励应当更加注意。文章从农业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入手,然后对薪酬制度,对知识型员工重视度,企业人才选拔与培养程序,利用知识型人才方式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希望可以对我国农业企业甚至所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相关制度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及激励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型员工决定着企业特别是商务(管理)型企业的命运,如何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特别是知识型员工管理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知识型员工独特的个性特征和工作特点心理和能力特征上的差异,决定了不能运用传统的控制式的管理方式,而应运用参与式的管理理念;应尽量采取正激励,运用有竞争力的薪酬、积极创造发展空间、精神和情感激励等激励机制.应营造和谐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以人为本"为指导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注重知识型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关注知识型员工的个体发展,充分给予知识型员工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对知识型员工采取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运用最基本的薪酬激励手段;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为中心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智力产权制度;重视创新授权激励.  相似文献   

13.
《商》2016,(2)
精细化已成为现今人力资源研究的一大方向,怎样针对不同的人实施有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大议题。本文基于对N企业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的需求调查,从中分析新生代知识型员工与其他员工的激励差异。初步结论为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代知识型员工在一段时间内具有强烈的自我成就激励需求,而对物质激励的需求次之。因此,企业应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激励,以便达到节约成本,提升人才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提供知识、信息的重要源泉,又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中坚力量。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竞争,企业应有效地吸引、使用、培育并留住知识型员工。本文从知识员工的概念着手,分析了知识员工的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员工激励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浅谈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丽华 《商场现代化》2007,(10):266-267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员工正逐渐成为现代组织的主体,是新型的工作群体。如果仅仅运用传统的激励手段去管理现代企业的知识型员工,往往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因此,有必要探讨运用现代激励手段和理论工具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本文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结合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特点以及玛汉·坦姆仆的激励模型,进一步深入研究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金元  韩双燕 《商业科技》2014,(17):108-109
当前企业最稀缺的资源就是知识型员工,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为知识型员工制定出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让知识型员工最大程度地为企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而由于知识型员工自身具有的特点,传统单一的激励机制已很难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本文首先对知识型员工的作用与特点进行了说明,然后分析了当今企业在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激励措施,希望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孟莉明 《现代商业》2011,(9):126-12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企业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员工,这些员工具有非知识型员工没有创新意识和挑战意识,因此在管理中更加注重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本文从知识型员工自身具有的特点入手,将目前企业在对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上面临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对企业完善知识型员工激励制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浅论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稀缺的资源,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必须要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知识型员工。但因知识型员工自身具有的特点,传统单一的激励机制已很难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本文拟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分析,以期能找到适合我国实际的,从知识型员工所处的阶段不同,而采取对知识型员工动态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9.
吴涛 《江苏商论》2011,(2):135-137
本文通过对企业战略、员工需求和员工激励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包括薪酬激励、工作成就激励、个人发展激励以及工作环境激励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并构建了基于企业战略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20.
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全面薪酬激励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知识型员工具有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较高的流动性、较强的自主性和参与意识,更重视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仅重视货币性薪酬的常规内容,不太重视非货币性薪酬,显示不出知识型员工的特殊性,而实行全面薪酬激励,对满足员工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企业知识型员工实施全面薪酬激励时,应建立"二叉树"结构薪酬激励模型,重视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薪酬相结合,个人成就激励和组织激励相结合,薪酬激励和人才培养的长期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