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使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又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一方面,消费无热点;另一方面,企业正面临市场持续低迷的巨大压力,大量的生产能力闲置.面对经济软着陆后GDP增速持续下滑、供给过剩、内需不足、通货紧缩的局面,1998年以来中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如发行1000亿国债用于基础建设、第七次降息、开征利息税、增发工资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GDP增速下滑,遏制了通缩的势头,对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供给不足,只要投资就不会发生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供应能力逐渐增强,供应量逐渐超过有效需求量,经济出现全面过剩。商品销售不畅容易使得企业生产能力利用不足,而部分企业亏损严重甚至倒闭,造成工人大量失业。中小企业不仅吸收就业、解决失业问题,而且还有着无限的创造性,正是这种创造性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并为产品找到了新的用途。文章认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是带领经济走出过剩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从供给结构和需求状况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现象,说明我国经济中出现了需求不足和结构性过剩并存的矛盾, 并进一步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供给主导型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增大有效供给理应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点选择。中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现象只是问题的表象,而问题的实质却是无效供给过剩,有效供给不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重视突破供给瓶颈,采取相应的突破方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打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打假”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打假”的客观因素。——有效供给不足。我国现阶段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供给不足造成的。一是优质产品供给不足SH是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需求的供应不足。因为前者,导致了大量假冒名牌优质产品的产生;因为后者,导致了大量劣质产品的充斥。反观一些已经出现生产过剩的行业、假冒伪劣就要少得多。例如,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生产行业,由于已经出现生产过剩,形成了优…  相似文献   

6.
“产能过剩”这个话题实际上讨论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供求关系.有相对过剩和绝对过剩之分。相对过剩主要表现为供给过多而需求不足绝对过剩则表现为需求已经开发得很充分了.但是还是在不断地供给.只有后一种情况才是我理解的“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稳中见缓,前两季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我国GDP的增长率为7.8%,低于2003年至2011年的年均10.7%的增长率。针对一些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大部分学者寄希望于通过刺激总需求(如刺激消费政策)来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由于过多地重视需求,就难免忽略了对我国供给的研究。我国的产能过剩现状,并不表明我国在供给层面就没有问题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界一直比较关注供给总量的增长,努力在需求总量上升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刺激供给总量的增加。但是,由于供给结构的调整滞后,供给总量与供给结构变动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对称性。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结构失调导致了不同行业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的现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国很关心如何改变通货紧缩、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消费不振、市场清淡的状况。对于当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是供给还是需求的问题,分歧很大,因为判断不同,措施也不同。我有一个很通俗的说法:我们现在到底是“脚大了”,还是“鞋小了”?如果是“脚大了”,即供给大了,就应把脚削小;如果是“鞋小了”,即需求不足,应放大鞋。有人认为供给过剩,有人认为需求不足,直到去年上半年,占统治地位的一种意见是“有效需求不足”。之后有所变化,1998年初《人民  相似文献   

9.
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仍是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家仍把扩大基础设施投资 ,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增加银行信贷投入等作为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政策 ,其中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和最具有活力的着力点。一、现有农村市场的拓展潜力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 ,只有当人均 GDP达到 10 0 0美元以上时 ,才会出现对商品有效需求不足 ,从而引起商品过剩问题 ,而我国目前人均 GDP仅达到 70 0美元 ,从表面现象上看 ,就出现有效需求不足而引起了过剩问题 ,原因何在呢 ?从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5,(7):B0003-B0004
当前国内已经出现了经济是否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争论,表明现象是价格涨幅过低,实质原因是最终消费需求的不足。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依靠投资、出口拉动,投资规模左右短期经济增长,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也主要着眼于对投资的调控。事实上,即期的投资会形成后期的生产能力,目前是需求,将来就是供给,现在的市场扩张后果就是将来的市场不足。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必然形成生产过剩,通货紧缩风险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1.
克强经济学     
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供给。"克强经济学"在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后,下一步就是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体制改革和以改善供给为核心的结构性改革。这也正是实现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去泡沫化、化解产能过剩所急需的"药方"。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地方公共物品供给领域中供给过剩和不足并存的失衡现状,已经影响到各地方辖区居民在生活和生产上对公共物品的需要.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制度改革和地方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品供给中政府作用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因“政府失灵”造成了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并存的低效率局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分阶段确定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测算政府的农村公共品供给阶段性规模目标以应对供给不足的问题;合理分解、配置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控制权可以解决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无法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一方面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又供给“过剩”。其原因主要有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奖金投入严重不足,不合理的农村公共产品决策机制等。因此,必须改革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换档升级。在这此背景下,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场自身缺陷、经济周期波动、地方保护主义、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创新和退出机制不完善等。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靠政府、企业、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共同努力,应该从制定规划、建立预警机制、采用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培育创新氛围完善金融服务等方面去应对。  相似文献   

16.
供给相对于需求的过剩是我们说的“相对过剩”.而并非是绝对过剩.相对过剩就意味着我们的企业还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可以挖掘,日本有些行业的利率不足千分之五.企业照样活得很好。我们可以对比中国和日本手机的市场来看一下,日本人均手机占有量是08台.基本上已经达到了需求的极限值。而我国的手机用户呢.根据信产部的统计数字.到2004年底是3.34亿部.4个人才一部手机.远远低于日本的水平。但是日本的手机制造商却活得很好.中国的手机市场却一片肃杀。这究竟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论当前的市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琢 《特区经济》1998,(11):13-14
<正> 当前国内经济问题的难点在市场。抓住市场就能抓住经济问题的“牛鼻子”。 一、关键问题在相对过剩的市场 我国当前的市场,一不是卖方市场,二不是买方市场。我们当前面对的是内生的通货紧缩的市场,是相对过剩的市场。当然,我们不是制度性的生产过剩,而是结构性的生产过剩。 什么是造成相对过剩市场的原因? 形成相对过剩市场,有两个基本因素: 因素之一,是生产过剩。近二十年的重复建设,人为地造成一部分行业生产过剩。例如,我们纺织业纺锭已发展到四千四百万锭,其中有近二千万锭的生产能力过剩。应当承认,我国部分行业已经出现生产过剩,已经构成局部性的经济过剩。但是,这不是全局的经济过剩,不能说我们已进入过剩经济时代。在这里,分清局部与全局的界限,对我们正确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因素之二,是分配过紧。1993年以来,我国连续五年实行从紧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此,我们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一是肯定成绩。没有这个从紧的宏观政策,也就没有今天的低通胀的稳定局面;二是要看到美中不足的一面,紧缩要求的时间偏长,力度也偏猛了一些,这就造成近年来以内需不足为特征的分配过紧。这种内需不足,表现为投资品与消费品两个市场的双重疲软。我国消费品市场疲软,不在消费基金增长?  相似文献   

18.
四类深层次矛盾影响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 应该说,影响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有四类深层次矛盾,需要引起重视。 生产能力过剩与居民有效消费能力不足的矛盾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主要是为了消化原材料过剩和解决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维持原材料工业适度增长。  相似文献   

19.
有效供给不足与微观组织基础改造(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问题微观化角度观察,我国目前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实际上有一个有效供给不足的微观组织基础问题。本文分析了有效供给不足微观组织基础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相对滞后;二是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严重滞缓,以及对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制约。在深入剖析微观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基础上,本文对微观组织基础的总体改造提出了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现在所说的结构调整,也不同于过去简单的数量调整,从供给面看,是要在量上压缩过剩供给的同时,更注重于从质上提高供给,即以高新技术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和升级;从需求面看,不是在压缩总需求中,而是要在扩大总需求中进行结构调整,因为只有总需求的扩大才能为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资金投入和相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