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简称“职工薪酬准则”),以及2007年财政部发布施行的《企业财务通则》,对现行的应付福利费处理做出了新的规范。职工薪酬准则改变了以前按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的做法,采用据实列支的处理办法,超过税法规定允许列支的部分调整应纳税所得额。这种改变对企业大致会产生以下影响。  相似文献   

2.
上海郊区农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进入了实质性的启动阶段。到95年底,全郊区老企业改制问67家,这给一些原衰弱的乡镇集体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在这些改制企业中,还有许多具体问题有待讨论研究。本人试对企业在产权转让中,视同企业负债的“应付福利费”究竟该如何界定处置,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某企业产权以净资产转让于个人经营。转让中存量资产评估价值44万元,负债350万元,结果以净资产50万元成交。由于转让中忽视了对负债的界定,将创办10年所形成的50万元应付福利费结余,糊里糊涂地拱手相送于…  相似文献   

3.
2008年黑龙江省合江林业管理局审计处对所属的一个林业局法人代表进行离任审计,在审计中发现林业局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对“应付福利费”科目使用不当,比如使用该科目处理招待费等。经询问企业财务人员得知其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企业认为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应付福利费科目被取消了,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严重不足,无法为职工搞福利,企业要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将该科目处理完毕,所以只能用该科目处理招待费了。  相似文献   

4.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2006年、2007年我国先后修订、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之后5年内只是在上市公司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试行,导致目前的会计核算中新旧准则并行。本文结合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及新《企业所得税法》对职工福利费税前列支的相关规定的区别进行研究,并通过业务举例进行实证探讨。  相似文献   

5.
6.
按财部印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财会[2001]62号,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外商投资企业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1992年印发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7.
福利基金是企业准备用于企业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这是企业使用了职工的劳动技能知识以后除了有义务承担必要的劳动报酬外,还必须负担的对职工个人福利方面的义务。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会计上单独设置“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企业支付职工福利费时,直接记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借方金额,不再计入成本费用。“应付福利费”科目属流动负债类项目,一般情况下,其余额在贷方。但是近年来一些企业尤其是流通企业“应付福利费”科目不同程度出现了红字(累计贷方余额小于借方余额),且有的企业红字数额还相当大。“应付福利费”红字实质上就是企业的潜亏挂账对企业财务成果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净资产)。那么,产生这种红字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想谈点看法。一、“应付福利费”科目红字现象的成因任何事物或现象的结果产生,都有它形成的原因,哲学上称之为因果关系。同样,“应付福利费”科目红字现象的形成也不例外。概括起来有这么几条:1、应付福利费来源即贷方形成额减少。①受新会计制度规定影响。在新会计制度实行之前(1992年7月1日以前)。企业福利基金有两项来源,一是从费用中提取。1969年以后,1992年7月1...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日趋完善及新会计制度的实行,“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加强福利费的核算。  相似文献   

9.
赵桂娟 《电子财会》2006,(11):60-61
“应付福利费”是企业流动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消耗的活劳动,一部分以工资形式进行补偿,另一部分以福利费形式进行补偿。福利费主要包括职工的医疗费、困难补助等。为了加强这部分活劳动补偿的核算,我国会计制度规定通过“应付福利费”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并列支为成本费用。福利费按职工工资的14%比例提取,并退出资金周转。在我国长期存在的企业办社会、高福利体制下,“应付福利费”政策的沿用符合当时的体制要求,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福利费的核算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再加之企业大量使用福利费政策,产生的虚假现象,  相似文献   

10.
11.
目前,许多国企在改制、产权转让中把净资产当作重要依据,在一些国企改制清产核资、资产评估阶段中发现,很多企业将超支的福利费当作费用挂账调减净损益,而将结余的福利费仍当作负债不作调整,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它不能真实地反映所有者权益,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经进一步研究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目前应付福利费核算方法已不适应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应进行适时修改。  相似文献   

12.
13.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职工福利费的计提基数是企业发放的工资总额,提取比例为14%。但是,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些企业实行内部改革,如分片分组承包,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等方法,使部分职工暂时离开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后,有的只发给生活费,有的分文不发,自谋出路,保留档案工作。从而使企业工资总额下降,由此相应按14%计提职工福利费大幅度减少。目前,我国职工保险制度还不健全,下岗职工有权要求或享受企业负担相应的医疗费。如果企业只按在册职工工资计提职工医疗费,则远远入不敷出,增加了企业潜亏,加大了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4.
15.
审计“应付福利费”应抓住四个重点□邹秉鸿□企业“应付福利费”收支数额虽然占企业收入总额比例较小,但进入“应付福利费”帐户的资金已成为企业的负债、职工个人的债权,其收支项目金额如果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也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助长不正之风。我们在审计一户企...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了企业职工福利费的含义、构成,调整了企业职工福利费开支范围,界定了企业职工福利费与工资的边界等。  相似文献   

17.
农村推行税费改革后,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过去确定的一些会计科目显得欠适用,与现行的经济活动不相适应.针对如此情况,省、市主管部门对不适用的会计科目作了修改,并制定了税费改革后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制度,今年收益分配前均按新的会计制度对有关的会计科目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18.
19.
企业不提足福利费的利与弊贝朝忠乡镇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认真贯彻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可是有一些企业对提取福利费比例有着争议。如承包形式的企业领导认为少计提福利费可增加利润,作到计划利润指标完成。而不实行承包企业的领导则认为按规定提足福利费,可给企业留足费用...  相似文献   

20.
张寒梅 《财会月刊》2010,(10):74-74
2009年11月12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很多人担心部分福利费纳入工资总额后,企业和个人的税负加重。实际上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财政部下发《通知》,意在让企业规范职工福利费管理,维护正常的牧入分配秩序,保护各方合法权益。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福利费新政”实施后企业应如何做好税务处理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