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边疆省份,贫困问题的妥善解决至关重要。文章通过测试新疆农村地区1988-2012年间FGT贫困指数发现,新疆农村地区贫困程度呈现阶段性波动,而近几年贫困人口内部收入分配状况有恶化趋势。新疆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水平较高,但同时收入分配状况却不容乐观。状态空间模型的计量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具有贫困变动负效应,可以降低贫困,而收入分配状况具有贫困变动正效应,加重了新疆农村贫困程度。相比之下,经济增长的不断提效虽然有助于改善地区发展状况,但是随之带来的收入分配问题却使新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大大降低了经济增长的减贫作用。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新疆1988-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组数据,运用洛伦茨曲线确定的广义二次法,估计该阶段新疆农村基尼系数和贫困发生率,采用Hendry"从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考察新疆农村贫困变动、收入增长与不平等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长期或短期来看,经济增长对贫困减缓产生积极的影响,即经济增长减少贫困。但收入不平等对贫困减少产生消极的影响,即收入差距的扩大降低经济增长减缓贫困的效应。研究结果还显示,经济增长对贫困减缓的积极影响大于收入不平等对贫困减少的消极影响。因此,为了有效解决新疆农村贫困问题,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要注重收入差距的缩小,使贫困群体从经济增长中获得更多收益。  相似文献   

3.
任婷 《新疆农垦经济》2011,(4):18-21,11
本文运用FGT贫困指数,基于Lorenz曲线对新疆农村贫困的变动进行测算,实证研究了1995年~2009年新疆农村贫困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进行测算,同时将贫困变动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增长因素和收入分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通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使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减贫作用,伴随近年来收入不平等的加剧,收入不平等部分的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国家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国有贫困农场、国有贫困林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贫困团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近年来,中央为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加大了对新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支持力度,特别是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  相似文献   

5.
新疆农村贫困特征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疆农村贫困地区贫困现状评价 1978年新疆农村贫困人口有532万人,经过20年扶贫攻坚已降为52万人,贫困人数减少了90%以上.新疆贫困地区农牧民纯收入,由1978年的100元/人增加到1998年的1023元/人,部分贫困县已率先解决了贫困农牧民的温饱.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76%降至1998年的5.8%,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1999年由于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及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农牧民收入减少,返贫人口增加.到1999年底,尚有55.2万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6.
新疆开发式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村实施了开发式扶贫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新疆实现了经济增长和贫困下降的双重任务。但是也必须注意到,新的时期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扶贫开发战略对减贫的影响作用有限,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没有与扶贫战略紧密配合,极端贫困人口仍有漏出,扶贫政策绩效没有达到预期理想效果。文章对新疆开发式扶贫战略实施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对今后新疆制定新的贫困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吸收消化了贫困地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第二欧亚大陆桥的沟通,新疆的外向型经济和旅游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些成就在新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道路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有部分地区变化不大,有的则出现了反复,贫困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改变。这些贫困地区的存在,始终影响着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本文分析新疆贫困地区的贫困特征及贫困原因,指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绝对贫困和区域性贫困问题已经消除,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本文回顾相对贫困(发展性贫困)概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探究导致相对贫困的影响因素.结合新疆南疆各地州现状,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化解相对贫困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疆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贫困主体的脱贫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金融扶贫具较大应用空间。文章通过对新疆农村金融扶贫发展的现状、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实际操作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扩大扶贫资金规模、进行扶贫产品创新、培养人才团队、完善政策法规支撑等措施,为推动新疆地区贫困农村脱贫工作取得更好实效。  相似文献   

10.
近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甘肃、青海、新疆、河北四省(区)29个县、170多个村庄、1600多家农户、近50家企业,30多家农村金融机构及当地政府进行了实地调研,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消除贫困方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农村经济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有了较大的改观,为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事业提供了基本条件和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地方新政     
《农村工作通讯》2008,(20):52-53
北京:农民工可受法律援助优待;江苏:为168万贫困农户建电子档案;新疆: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补贴;江西:简化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手续;山西:首批农村小额保险“试水”成功;山东:土地闲置满2年将依法无偿收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减贫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以期准确估计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减贫的作用。[方法]文章基于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设置邻接、地理和经济3种空间权重矩阵,实证检验了2007—201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结果](1)我国省域农村贫困发生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均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出“高—高”和“低—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在邻接权重下,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提高1%,使得该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317%,邻近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136%;在地理权重下,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提高1%,使该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323%,邻近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129%;在经济权重下,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提高1%,将使该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0.315%,邻近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0.192%。[结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有利于本区域内的农村贫困减少,还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来缓解相邻地区的农村贫困。  相似文献   

13.
为了精确瞄准贫困县目标,全方位剖析贫困原因,精细划分贫困层次,文章将贫困县的概念从一维拓展到多维,提出了多维贫困县的维度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量化了新疆多维贫困县的程度,分析了贫困县特征,准确的定位了新疆极端贫困的县,为有效制定扶贫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2007年8月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来,普惠金融便成为纾解农村教育贫困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分析了普惠金融纾解农村教育贫困的理论机制,然后基于农村教育贫困广度、深度、强度三个维度,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贫困的纾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能够显著纾解农村教育贫困的广度、深度及强度,且长期纾解效应呈现出倒"U"型的非线性变化趋势,同时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贫困广度、深度、强度的纾解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随着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贫困的边际纾解效应会被削弱;通过测度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贫困时域和空域短期、长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会削弱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贫困的边际纾解效应。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2-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FGT指数测度我国农村家庭消费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利用贫困转移矩阵分析我国农村家庭消费贫困状态持续与转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消费贫困程度增强,绝对贫困尚未缓解,相对贫困更加严重;农村家庭以暂时贫困为主,极少数农村家庭是慢性贫困;多数贫困家庭能快速退出贫困,少数非贫困家庭进入贫困。不同区域农村家庭消费贫困状况存在差异,东部地区贫困程度最轻,中部地区慢性贫困最严重,西部地区进入贫困概率最大。农村家庭消费贫困动态性分析可为我国消费贫困帮扶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农村贫困标准为865元1.新时期农村贫困标准根据以上考虑,我们利用农调总队农村住户调查最新资料对新时期农村贫困标准进行了研究和计算。具体结果是:按1998年价格计算,新的农村贫困标准是880元(现行贫困标准是635元)。按1999年价格计算,新的农村贫困标准是865元(现行贫困标准是625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新疆连片特困地区主要民族多维贫困的程度和特征,为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基于能力贫困理论构建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贫困识别指标体系,利用AF法,基于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农户生计调研数据测度汉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多维贫困的程度,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各主要民族多维贫困的特征,剖析其产生原因。[结果]连片特困地区各主要民族都面临着多维贫困问题,且非收入贫困比收入贫困严重;与汉族相比,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的多维贫困覆盖率高,贫困程度严重;从各维度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来看,汉族的教育维度贫困对多维贫困的贡献最大,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的收入、教育和健康维度贫困对多维贫困的贡献较大。[结论]收入低下和人力资本积累不足是新疆连片特困地区主要民族摆脱多维贫困的重要障碍,新时期反贫困工作应充分考虑各主要民族贫困的差异性和多维性特征,尤其要重视从人力资本方面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因此,探讨子女外出务工与农村留守老人多维贫困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2012年CFPS数据,分析了子女外出务工与留守老人多维贫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子女外出务工显著降低了农村留守老人的多维贫困,且对男性留守老人多维贫困的减缓作用明显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子女外出务工主要通过经济、生活和社会途径减缓农村留守老人多维贫困,但同时加重了农村留守老人健康与精神贫困。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21个省份的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全面分析了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多维贫困的改善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直接改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多维贫困状况,但这一改善效应在处于不同贫困强度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之间存在差异:能够显著改善贫困强度较轻(处于一维贫困和二维贫困)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贫困状况,但对贫困强度较重(处于三维贫困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贫困状况没有显著影响;并且,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贫困劳动年龄人口的个人收入水平,间接改善他们的多维贫困状况,但这一机制对不同维度贫困的改善效应也有差异:能显著改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在收入、教育和就业维度的贫困状况,不能显著改善他们在健康和保险维度的贫困状况。本文认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实现中国农村地区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增强其对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多维贫困的改善效应,引导农村普惠金融助力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20.
准确把握农村集体经济的减贫效应对我国2020年后开展相对贫困的治理工作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区分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的基础上,评价了农村集体经济在减少相对贫困方面的效果并探索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集体经济能够显著改善农户的客观相对贫困,但同时却恶化了农户的主观相对贫困.究其原因,农村集体经济主要通过改变农户的多维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