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不再局限于发达国家间的R&D投资,而是呈现出更加分散化的趋势。其对发展中国家的R&D投资力度逐年增加,并将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纳入到全球R&D体系中来。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R&D投资主要是为适应当地市场而进行的技术改造或者为当地生产、销售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其全球研发网络的构建奠定基础。本文针对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R&D活动,重点研究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体系的提升的作用机制及其产生的效应,并基于我国的经验数据,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与跨国公司R&D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我国在R&D全球化下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盛行,使得我国逐渐成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的落户地。跨国公司在我国开展的研发活动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创新科研能力提升的影响都与日俱增,但对我国尚不完善的国家研发系统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以我国创新研发能力位居一线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为例,分析跨国公司设立的科研机构对本地区的产生的影响,进而再针对所产生的风险提出应对机制,使其朝着利于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的方向前行。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发展浪潮,在这股研发全球化的滚滚洪流中,中国以巨大的市场潜力、优秀的人才资源及优惠的鼓励政策等比较优势赢得了跨国公司研发的青睐,迅速成为跨国公司抢滩海外研发的热土,并渐渐跻身于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节点,据统计,截至2004年7月,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额已累计高达4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日益加强在华技术研发的投资力度,对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也逐渐以双重效应体现出来,即“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一方面,通过先进技术的扩散、竞争意识的增强、人力资源的培育,溢出效应正对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带来正面影响。但是也必须同时警觉跨国公司投资研发活动的实质以及所执行的研发战略。加上我国自身研发创新机制的不健全.这些人为的障碍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对国内整个技术研发环境造成了伤害。在双重效应的影响下,国内企业应该做到趋利避害·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使技术溢出的正面效应最大化,达到与跨国公司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研发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和必然趋势。跨国公司主导研发全球化的进程成为研发全球化最新最重要的特点。当前,跨国公司研发投入占全球研发投入的比重超过50%,而且主要集中于美日欧,跨国公司的专利产出在全球占主导地位。跨国公司通过扩大研发投资不断加速推进研发国际化的进程,同时企业研发越来越向少数前沿技术行业聚集。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随着发展阶段的推进不断加大对我国的投资力度,在投资整备期,跨国公司为了巩固和完成其整体战略布局,加大了研发投资力度,调整对华R&D投资策略,培养本土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从而实现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整备期跨国公司在华的R&D投资策略的调整趋势,指出这种调整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罗鹏  魏浩 《亚太经济》2006,24(6):97-100
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依然是国际研发的主体。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研发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投入日益增加,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同时,应该趋利避害,发展本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趋势下,为保持和扩大自身技术优势,跨国公司纷纷加大向海外转移其研发的力度,广泛实施技术开发全球化战略.跨国公司在华机构R&D却没有产生出足够的技术"溢出效应",因此,我国应在继续促进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技术研发的"溢出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
浦东自1990年开发开放以来,日益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本文在研究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趋势下浦东新区吸引外商投资研发机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外商投资设立研发机构对新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就如何利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趋势加快提升浦东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是新技术革命、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经营本土化进程加快的必然结果。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新技术的外溢,研发成果在国际市场的扩散速度加快,同时也是跨国公司强化对世界政治经济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跨国公司内部的资源以提升中国的研发能力,已成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韩国和新加坡的经济成就与跨国公司的贡献密不可分,两国在利用跨国公司资源、提高本国研发能力方面均采取了积极措施。本文对两国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中国利用跨国公司资源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 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全球布局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承担研发活动的研发机构日益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研发活动逐渐从跨国公司的价值链中独立出来,不再由生产部门或营销部门承担,专门的研发机构负责起跨国公司绝大多数的研发活动,这一趋势在我国也得到了显著表现。几乎所有进入中国市场的500强企业在中国都建立了研发机构,这些研发机构成为中国吸纳大量外资研发资金  相似文献   

13.
研发国际化是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活动使得研发资源的流动加快。天津应密切追踪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新动向并制定新的发展思路,加快研发中心的集聚,并趋利避害.培育和提升本土研发水平。争取建成跨国公司研发的集中地。借助全球研发资源的再配置有利于研发中心向天津的集聚,笔者建议:1.调整招商重点和策略,与“科技招商”和产业创新对接,吸引跨国公司来津设立研发中心,探索其与本地企业和项目合作的新机制。2.加强企业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交流与合作。3.构建“政府扶持+市场驱动+金融支撑”的机制.加快培育民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周华 《特区经济》2010,(12):107-110
本文首先对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概况做了描述,中国已渐成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的首选地,其次在对跨国公司为争夺我国市场、争夺我国人力资源和进行技术控制动因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知识扩散和技术溢出、人才培养、市场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了跨国公司R&D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为发展中的中国,要想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5.
研发国际化是指跨国公司将研发活动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国家与地区,利用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资源,如资金、人才与智力等要素从事研发活动。经济全球化促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实行国际化战略,北京日益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青睐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报告》2007,(258):1-14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加强、分工日益深化、产业链价值高端环节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应充分发挥市场优势、成本优势及后发优势,积极参与全球汽车产业分工,在与汽车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不久的将来,我国不仅将成为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还有可能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研发基地,但在开放条件下加强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是前提。  相似文献   

17.
研发机构,是指专门以基础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信息调研和公益性技术研究为主要业务活动的营利或非营利机构。近几年来,跨国公司一改过去把研发机构设立在母国的做法,开始把研发机构设立在海外。中国作为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是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的重要目标市场,这也正好迎合了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不仅培养和开发了大量的研发人才,而且其技术外溢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对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浦东是我国重要的开发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引进研发机构可谓具有…  相似文献   

18.
杨扬 《亚太经济》2006,(4):97-100,96
本文在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东道国经济规模、来自美国跨国公司的FDI存量等诸因素对美国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决策影响的基础上,对比了中印两国进一步吸收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潜力,并就我国如何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并使其溢出效应最大化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发国际化是指跨国公司将研发活动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国家与地区.利用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资源.如资金.人才与智力等要素从事研发活动。经济全球化促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实行国际化战略.北京日益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青睐的地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为应对经济自由化.技术变革和竞争加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跨国公司生产和研发的全球化趋势显著增强.全球一体化生产和研发的战略体系逐步形成。目前.跨国公司已控制了全世界国际技术贸易的60%.并且国际技术转让的80%和科研开发的90%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由于这些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有51%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因此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发展及产业结构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