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迅速,理财产品层出不穷。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进行供给和需求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供求不均衡,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已开发的理财产品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我国个人理财产品的市场存活性分析,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开发的立足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眼于成本低、收益高的项目。  相似文献   

2.
王晓红 《金融纵横》2012,(12):71-72
资产收益权类理财产品是以企业所拥有的特定资产或权利的收益权(以下简称资产收益权)作为投资标的的理财产品,银行作为理财产品发行行,接受理财产品投资者委托,代理理财产品投资者集合体,将所募集的理财资金用于受让合作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收益权。  相似文献   

3.
挂钩型个人理财产品作为一种结构化理财产品,其收益与特定的标的资产相挂钩,该标的资产在观察期内的表现将决定理财产品收益的高低,本文详细分析了挂钩型理财产品法律风险防范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孙柏 《金融博览》2010,(16):24-28
自光大银行在2004年推出第一款外币理财产品和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一路走来,已有六个年头。  相似文献   

5.
2009年2月份是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月,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迅速回暖,发行数较1月份增加近50%。2月份的302款理财产品中,31家中资银行发行了273款,6家外资银行发行了29款,中外资银行在理财产品发行数上继续维持9:1格局。2月份理财产品发行回暖,在中资银行方面体现为货币市场类投资增多,而在外资银行方面则表现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增长,特别是荷兰银行在2月份发行了12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凸显了其在结构性理财产品方面的传统优势。  相似文献   

6.
最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并没有上升,而是出现了微幅下滑。特别是国有大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大多只有4%,只有部分中小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维持在5%一6%。 今年以来,尽管银行理财市场并未给我们带来太多惊喜,但随着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呈现出了不少新变化: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延长、预期收益率走低、银行热推净值型理财产品等。眼下正值年底,专家建议,救资者可趁机配置中长期理财产品,提前锁定未来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近几个月,挂钩型理财产品在银行新发理财产品中所占比例节节攀升,着实成为银行理财产品中的明星,受到了大众投资者的追捧。  相似文献   

8.
《中国投资管理》2009,(3):32-32
一.不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过高。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只是一个估计值,不是最终收益率。银行产品推销员的口头宣传不代表合同内容,合同才是对理财产品最规范的约定。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不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过高,切莫陷入“预期收益”误区。  相似文献   

9.
视野     
《现代商业银行》2011,(11):10-10
银监会建立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制度 10月9日,银监会正式公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据悉,该《办法》将从销售管理、风险分级两方面规范理财产品销售。《办法》规定,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宣传销售文本应当由总行统一管理和授权,分支机构未经总行授权不得擅自制作和分发宣传销售文本,同时耍求备商业银行建立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制度。另外,《办法》还要求,报告期间银行不得对报告的理财产品开展宣传销售活动。  相似文献   

10.
张雪莹 《金融博览》2010,(20):44-46
从今年7月银信合作理财业务被规范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投资者很难在市场上找到曾受追捧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而债券类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则重新占据市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占比也开始大幅扩大。  相似文献   

11.
白利倩 《理财》2014,(11):79-80
进入2014年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不高,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维持在5%左右。与之前火爆的局面相比,今年,尤其是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显得有些“低调”。然而与此同时,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却有好的表现,尤其是挂钩指数产品。  相似文献   

12.
销售是一门医学—陈义江 我认为理财产品的销售除了传统的宣传、讲解、介绍以外,可以借鉴中医学的理论,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望”,对销售的理财产品要有广博的视角,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同业推出的产品均要系统的了解甚至熟知。各种理财产品如信托类产品、基金类理财产品、保险类理财产品,其各自的特点都要加以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3.
《安徽水利财会》2009,(2):43-43
很多人认为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小,收益稳定,完全可以放心投资。其实,理财产品也需要仔细鉴别和掂量。如何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建议投资者首先应该遵守“三大纪律”:  相似文献   

14.
《云南金融》2012,(3):57-57
2011年,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普遍井喷,但风险评估过于模糊、收益保证无法落实、利用超短期理财产品在季末、年末变相揽存等现象也普遍发生。针’对这些现象,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为此,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为更好的落实此《办法》,让理财产品购买者更好的了解所购买的理财产品,积极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购买流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汇》2008,(2):32-34
新年伊始,本刊推出新版银行理财产品星级推荐榜(原理财产品排行榜)。原理财产品排行榜栏目作为本刊的特色王牌栏目,自创立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2007年可谓是“银行理财产品年”。打新股产品层出不穷.QDII产品逐步完善,外币理财产品更是形式多样。不断变化的市场也向本栏目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做到更加专业的评审和更好的内容编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6.
知识窗     
理财产品 人民币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17.
理财产品发行回升,中国银行居首 2010年3月,银行理财市场气氛活跃,共有54家银行发行了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显著回升,达752款,不仅高于去年同期的675款,而且是今年以来的月度最高发行量,较上月增加255款,增幅为33.91%(见图1)。中资银行仍然是本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共发行716款理财产品,较上月增加254款,增幅近五成,而外资银行本月仅发行36款理财产品,较上月仅增1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汇管理》2008,(2):32-34
新年伊始,本刊推出新版银行理财产品星级推荐榜(原理财产品排行榜)。原理财产品排行榜栏目作为本刊的特色王牌栏目,自创立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2007年可谓是“银行理财产品年”。打新股产品层出不穷.QDII产品逐步完善,外币理财产品更是形式多样。不断变化的市场也向本栏目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做到更加专业的评审和更好的内容编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 2007年,伴随着沪深股指屡创新高,各种理财产品也层出不穷。尽管银行理财在多年前已经开展,但大多是中小银行在积极推进这项业务,进入2007年,以工行、建行为代表的大型商业银行全面进军理财产品领域,银行理财业务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各种资金向银行理财产品汇集。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很少,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扩大和创新,金融理财产品的销售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颁布实施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此《办法》中明确了几项基本原则。其中,风险匹配原则既是创新之处,又是有待完善的部分。通过分析银行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