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资源论的提出是对金融基础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挑战。从金融机构观向金融功能观的演进是金融理论对现实世界变化的一种回应,金融资源论的提出同样是如此。金融资源的三个层次其实可以分为实体部分和功能部分。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分别与金融机构观和金融功能观相对应。由此可见,在金融资源论与金融机构观和金融功能观之间存在着某种逻辑联系,即金融资源论是对金融机构观与金融功能观的一种综合,具有更为开阔的理论研究视角。这既为金融资源论构建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金融资源论的进一步完善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的经济疆域已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金融跨国并购不断升温,高潮迭起。以中国工商银行投资泰国ACL银行37亿人民币为开端,揭开了国内金融机构的海外并购新的一页。在世界金融并购舞台上,中国金融机构正顺应潮流,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3.
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产生金融消费争议时,原则上先向金融机构进行投诉,金融机构对投诉不予受理或在一定期限内不予处理,或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机构处理结果不满意的,金融消费者可以向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投诉。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金融维权中,投诉是应用最广也是数量最多的方式。随着金融业服务的日益丰富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金融消费者投诉的数量急剧增加,非理性投诉也随之增多。对近三年金融机构投诉受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结合典型案例与实践经验探讨了非理性投诉产生的原因,并就预防和化解非理性投诉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与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金融产品日益丰富,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也日趋紧密,但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因金融消费活动而引发的纠纷与矛盾也日益增加,金融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人民银行天水市中心支行组织开展的关于弱势群体金融消费维权问题的社会调查,从弱势群体金融消费者权利知悉状况、弱势群体金融维权状况和四类(农民、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残疾人、老年人)弱势群体维权困境分析了弱势群体维权现状,提出了加强弱势群体金融消费维权的相关建议:建立完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法律体系、重视金融消费者保护教育工作、加强金融机构自身建设、发挥金融监管机构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7.
陈丽芸 《理财》2004,(7):55-56
2003年12月17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关于两项金融工具准则的修改稿发布,使各国会计界的焦点再一次集中到了金融衍生工具这个棘手的问题上。随着金融市场逐渐放开,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使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内金融机构必须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发展金融衍生工具,才能提高竞争力。于是,如何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尽快研究和建立中国特色的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准则已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8.
李江涛 《上海财税》2001,(10):34-35
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入世后,国内金融市场将逐步向国外开放,更多的外资银行将进入中国市场。然而,由于国内金融企业目前尚未真正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历史包袱沉重,金融技术基础薄弱,与外资金融机构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因此,面对入世,国内金融行为显得压力重重。  相似文献   

9.
金融稳健指标体系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西南金融》2008,(4):63-64
面对不断发生的金融危机及其严重后果,国际社会对以系统方式监测金融机构整体稳定性问题更加重视。在此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了一套新的金融统计指标——金融稳健指标体系,以实现对金融风险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和评估。本文对金融稳健指标的发展背景、基本内容、数据来源、特点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金融离不开经济环境的制约,金融只有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才能求得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样,经济只有在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中,才能吸引金融资源并得到金融的有效支持而不断发展。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是金融生态和谐的基本条件。目前,金融生态环境尚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  相似文献   

11.
温雅丽 《财会学习》2016,(13):138-138
金融行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随着国外和国内经济形势的转变,金融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金融机构不断出现,而且规模有逐渐扩大的趋势,金融机构的管理工作更加复杂。金融审计关系着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传统的金融审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审计需求,本文在金融审计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金融创新环境下金融审计监督体系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双碳”战略的持续部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也在持续推进,并围绕着新政策、新领域、新实践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新政策,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成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双支柱”。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是未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政策重点之一,G20转型金融框架为中国转型金融政策体系构建提供指引。二是新领域,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推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或能为二者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创新空间。三是新实践,金融机构“净零”从承诺到实施。全球范围内作出“净零”承诺的金融机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而金融机构“净零”目标如何从承诺走向科学碳目标的设定、实施、核算与披露日益受到关注,其中碳核算与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凸显。  相似文献   

13.
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也是该国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化的过程。金融深化为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流动性保障,因而对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金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己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金融深化程度判断“金融结构论”的代表人物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就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而金融结构是指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之和,包括各种现存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经…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河南省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运行的质量继续提高。金融运行基本平稳,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均保持大幅增长,贷款结构进一步调整,金融机构减亏增盈工作卓有成效,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2006,(18):44-44
在秋风送爽的日子里,《中国金融》杂志迎来了总第600期出版,在此谨表示热烈的祝贺! 56年来,《中国金融》杂志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服务于新中国金融事业的改革发展.与之共同成长、壮大。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金融》杂志不断开拓进取,以“大金融、宽口径、全方位”的宣传视野,打造金融媒体品牌,成为广大读者的好参谋、好助手,是国家开发银行等各金融机构员工十分喜爱的刊物。  相似文献   

16.
黄志凌 《征信》2023,(6):11-17+26
保持宏观金融稳定是一个世界性话题,也是一个世纪性话题。而金融风险如同病毒不可能消灭,且会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不断发生变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年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不仅使得金融市场容量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更是改变了某些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模式,从而使得中央银行维护宏观金融稳定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着眼于现实的许多两难抑或多难选择,决策者应该从微观金融基础上去观察思考,应该由阻断不良资产对于金融机构的威胁转向阻断高风险金融机构对于金融体系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市场竞争和金融管制的双重制约的环境中,金融机构为实现经营目标不断地开拓市场、调整结构,即不断地进行着金融创新;而金融管理当局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保护存款人与投资者的权益又在日益加强监督与管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作为一个矛盾关系中的两极力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构成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金融安全区是指建立在金融机构安全运行基础上,实现一定区域金融整体安全运行的地区.其内容包括金融机构稳健运营,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高,金融秩序稳定,社会信用良好,无重大金融违法违纪案件,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等.  相似文献   

19.
由于国际经济的形势发生了大转变,我国的经济也开始迅速的增长,在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这个背景下,我国的金融企业就成为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经济支柱。因为金融市场在快速的发展,银行、证券、保险这些金融机构的规模也在扩张,这也就使金融机构的管理工作更加复杂,也出现了更多影响审计的因素。而在金融审计中,传统的审计方式、内容以及理论依据都不能符合当前的发展需求了。金融审计对于金融机构来讲,它是使机构健康发展的保障,而怎样去解决金融审计中的突出问题就非常值得研究了,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诗洋 《国际融资》2013,(11):26-28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世界创新与改革的中心,其金融体系的改革更成为全球瞩目的大事,而全球主要经济体每一次重要的体制变革,往往伴随着重大的金融创新,尤其随着互联网金融潮流的兴起,中国的金融体系势必要经历改头换面的洗礼。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国的金融效率、交易结构、甚至整体金融架构都将发生深刻变革.对此,面临严峻挑战的传统金融机构应该作出何种应对7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