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志军 《财会研究(甘肃)》2007,(4):57-58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即将完成的股权分置改革将从制度上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全方位改革,这种改革也将对作为证券市场主体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为此本文将着重从股权结构、激励机制、董事会职能的强化、控制权争夺及法律法规等方面,分析后股权分置时代其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将我国证券市场推入了后股权分置时代。在后股权分置时代,证券市场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对股东权益尤其是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难度会更大。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这一制度缺陷的消除将为中国股市的蓬勃发展带来生机.由于交易模式的改变和与国际接轨,后股权分置时代投资者的行为应曼趋于理性.无论是原非流通股股东、机构投资者,还是中小投资者.在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上应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实际投资价值,而非投机价值和政策预期,为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市场化发展和中国股市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从沪深两市中选取98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从这些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股权流通性、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特征等方面来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降低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股比例、增加了流通股比例、缩小了董事会的规模而使其效率得以提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从而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合理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我国证券市场和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自去年5月份以来,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开始,这将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起到很大的作用。文章探讨了股权分置的由来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历程,介绍了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重点阐述了股改对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合理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我国证券市场和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探讨了股权分置的由来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历程,介绍了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重点阐述了股改对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被称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二次制度革命,它通过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东之间的对价制度设计使得非流通股东获取了流通权,从而形成了两者共同的利益目标,改变了上市公司利益冲突的现实状况,是上市公司有效治理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也是学者和管理层高度关注的问题。文章在借鉴国外成熟市场上市公司质量评价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后股权分置时代设计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进而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对评判的方法和标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意义重大,本文追溯股权分置的历史,分析了其对公司治理在不同时期的影响,并以宝钢股份为例,证明股权公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认为,股权公置改革也还存在问题,公司治理并未因股权公置改革而一劳永逸,在全流通时代还要继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1.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与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研究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在2006年底已经成功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1058个有效样本,我们发现: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应显著为正;市场效应与股改对价显著正相关,表明送股越多,越向市场传递有利的信号;股权集中度越高,市场效应越低;股权制衡度越高,市场效应越好,表明未来的控制权市场对流通股股东利益有正面影响;全面实施的公司比试点的公司有着更好的反应。这些发现为提高股票流动性,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强、全球价值链重构等给中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原则是竞争中立,以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解决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够强、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中国需要在强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税收体系改革、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推进会计制度改革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从后郊区时代都市区空间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1990年代美国都市区空间的发展态势:半数以上传统郊区衰退、继续向远郊、乡村蔓延、部分郊区和老城区复活而呈现的马赛克空间结构;并从房地产和城市空间竞争角度探讨了都市区空间马赛克结构的成因;最后,剖析了美国后郊区时代都市区空间管治的一系列对策,包括成立协调机构、引进管治新理念、制定综合区域规划、制定相应配套措施等.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改革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重大制度变革,而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是衡量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常用指标。文章旨在分析与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变化以及机构投资者在这一过程中的治理效应。基于2002年-2008年我国A股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总体上得到了提高;机构投资者有助于提高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但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变化不显著;相对于境内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股改后显著提高了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8年数据的分析,检验了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质量与低水平的盈余管理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抑制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从而为公司治理对财务报告的重要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借助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事件,运用控制权私利理论,分析了经济制度对流通权价值的影响。控制性股份的价值由现金流量的要求权和控制权私利两部分构成。流通性的提高总是能够提高现金流量权的价值,但由于控制权的专有性,上市流通对控制权价值的影响条件依存于控制权私利的大小。控制权私利越大,上市流通对控制性股份的价值的影响越小,从而控股股东愿意支付的对价越低。将经济制度作为公司控制权私利的外生决定变量,实证检验的结果与上述预期相符。 相似文献
17.
管考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4,(5):55-67
以2007-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稳健性的视角检验审计质量和公司成长性对公司财务报告行为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成长性对会计稳健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高质量审计能够削弱这一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高成长性公司具有更为激进的财务报告行为,但是高质量审计能够有效抑制公司的这一行为,从而提高公司财务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