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松 《辽宁经济》2009,(7):104-104
言语行为理论(Theory of Speech Act)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首先提出,由塞尔(Searle)补充和完善的。这一理论是从言语行为角度阐述人类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语言语行为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言语行为理论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来的。20世纪30年代,逻辑实证主义的学说盛行。这一学说认为,陈述句就是陈述、说明,它是受逻辑—语义的真值条件制约的,因而真值条件应是言语理解的中心。七大言语行为理论,为言语行为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幸樾  刘世理 《黑河学刊》2012,(4):42+45-42,45
在日常交际生活中,交际双方通过隐晦的方式间接传达自己的意思的言语行为,与直抒其意的方式相反的行为就是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一经塞耳提出就引起了广大语言研究者的兴趣。在人际交往中,正确地使用间接语言非常重要。使用间接语言说话人通常要多费脑筋,多讲究策略;对听话人而言,理解间接言语意味着要多加动脑,多加揣摩。非间接语言的成功使用一方面考验说话者的说话技巧和策略,而对于听者而言,则是考验聆听能力和智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语用学的角度浅析英语言语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作为一种言语的艺术,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深刻地理解英语幽默,可以丰富学习者的语言、文化及社会知识,在实际中更效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6.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无论是对语用学、语言研究,还是对社会语言学、语言交际学以及语言的习得研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化要素对言语行为的影响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中。在言语行为中,言语事件的具体性不仅在于具体场合,从更大层面上来讲,还在于具体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分析了课堂非言语行为的涵义、功能与影响,建议教师应更新传统教学方式,注重自身肢体语言的运用,同时提醒教师在运用非言语行为时,应注重多运用积极的非言语行为,避免消极的非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8.
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和接受者具有潜在信息价值或意义.  相似文献   

9.
卢晓晨 《黑河学刊》2014,(12):49-50
巴赫金是当今最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俄罗斯学者之一、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言语体裁理论是其于上世纪20年代在《言语体裁问题》一文中提出的理论体系。言语体裁在交际中产生,固着于语言之中,又反过来同语法规则一样制约着人们的交际。虽然这一理论至今仍然是开放性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为众多学科(修辞学、语用学、教育学等等)提供了很多创新的观点和视角。  相似文献   

10.
李东娟  马冬 《理论观察》2011,(5):164-165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总是只重视语言本身的内容,而对交际过程中的非言语行为很容易忽视。语言的功能之一是表达言外之意,通常需要非语言行为的配合来实现"言下之意"。本为主要简单从非语言行为的分类、特点、功能及作用来浅析不同国家非语言行为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如何应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产生的误解,从而提高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心理框架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框架理论注重语篇教学,认为背景知识实际上是以一种知识模型的形式存在的。英语写作中,汉语作者对英语背景知识的掌握越多,英语读者视其写作语篇越连贯。因此,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加大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校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应有效的教学实践应用。为此,作者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设计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引导文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情景中进行模拟职业实践,通过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培养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发挥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者、组织者、咨询者、指导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指令行为”是一种言语行为,此类言语行为有共同的言外之的,即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去做某事,同时使世界适应于语词。“指令行为”在语法层面存在差异。改变表达式语义轻重的语法手段,可以显示语言和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4.
在根据实际问卷调查中,对汉语和泰语中请求言语行为的表现方式作了对比研究,从统计结果和分析中得到以下结论:(1)汉泰中“请求”言语行为体现的序列基本一致;(2)在称呼语的使用上,汉语使用称呼语的频率远比泰语高;(3)汉语各种辅助行为语策略的使用频率均比泰语高;(4)在汉语和泰语中,规约式都是使用最普遍的中心行为语,而非规约式的使用频率则最低;(5)社会权利和社会距离对汉泰请求语的使用有影响,但对请求行为各个步骤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另一个行事行为而间接的实施一个行事行为",具有间接性、委婉性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交际场合下不适合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意图或见解,说话人就会选择一种委婉的,间接的表达方式来阐述自己的想法。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言语行为理论的重要补充。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在社会上的普及应用,网络流行语已从屏幕后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并且与自然语言的界线日趋模糊,具有间接言语行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英汉言语行为中的拒绝策略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敏 《黑河学刊》2005,3(5):66-69
拒绝是人类在生活交往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言语行为。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发现英汉言语行为中的拒绝策略存在一定的差异,就其原因主要是使用英汉语言的人们具有的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思维习惯等因素造成的,因此,要想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我们就必须熟悉交际双方的礼貌准则,并根据实际交际场合进行恰当地言与行。  相似文献   

17.
学习动机理论对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大学英语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学习动机的几个主要理论出发,阐明了学习动机理论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方面,为大学英语教师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袁璇 《科学决策》2008,(12):85-85
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这门课,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而且要重视设计练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从而做到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把认识转化为行为。  相似文献   

19.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从行为的角度探讨了语言的使用,可以广泛运用于外语教学与研究。日语和汉语两种言语行为有着各自的特点,在表达歉意的言语行为方面,中国人倾向于直接方式的"对不起",日本人倾向于间接方式的"すみません";这两种表达方式除了都可以用来向对方道歉之外,又均有各自的独特用法。两词还隐含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也正是导致两词语言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网络化学习环境理论为辅,探讨网络英语写作的理论基础,以及具体的教学设计,以期推动大学英语写作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