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4年国务院新的农业特产税政策出台后,为避免农业税、农业特产税重复征税问题,国家财政部在设计农业特产税完税证时增设“扣除农业税税额”一栏。但是,有些地方印制使用的“农业特产税完税证”删去了“扣除农业税税额”一栏,不能体现应扣除的农业税,在实际征税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计税收入”栏和“纳税金额”栏数字相矛盾。在农业税计税土地上种植农业特产品的,农业特产税的计税收入即是农业特产品的实际收入,农业特产税的纳税金额应是根据计税收入和规定税率计算得到的计征税额扣除农业税后的余额。但是,在实际征税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农业税改革势在必行江苏省六合县财政局杜世言农业税是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一个重要税种。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现行单一粮食生产的一品税制,已不能适应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新情况。改革农业税征管制度,已成为农村财政经济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现行农业税征...  相似文献   

3.
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来看,减免农业税对中央财政收入基本没有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2002年这一比例只有15%,全国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合计只有420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不足5%,占中央财政收入约4%。农业税收入的主体在县乡一级。农业税本身不同于国税、地税,主要是县乡两级的税收,无论是取消农业特产税还是取消农业税,对县乡财政的影响肯定存在,而目前的义务教育主要是由县和乡来提供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农业税收制度经历了较大变革:2002年开始进行农业特产税改革,从2004年起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其他一切农业特产税,2004年的“两会”又决定五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连续两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到目前为止,已有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免征农业税,其余的4省(区)2005年有217个县(市)也将免征农业税,明年将提前实现全部免征农业税的目标。农业税收制度改革,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但是这一改革对县乡财政最直接的影响是减少了维系县乡机构运转的正常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5.
在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后,我国在短期内不应再对农民征税,但考虑到税收的公平性、财政的均等化以及基层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转,从城乡统筹的思路出发,建立统一的城乡税制将是我国农业税制改革的方向。建议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流转税+所得税"的农业税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特别是2001年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税收政策的调整以及农业税率降低和农业特产税的取消,对乡村运转带来了新的困难和压力,影响了地方财政经济的健康运行。研究和解决乡镇财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已成为财政经济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农副业生产发展更快,农业税收也随之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目前,农业税收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通过财政干部的积极努力,基本上能完成农业税收的征收任务,但征管难度很大在征收过程中也饱偿了酸、甜、苦、辣。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在执法体系的健全和执法力度、组织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变为,农业税收应实行征、查分开。 一、从农业税收发展形势来看,有必要征、查分开。随着农村经济不断改革和发展,农业生产发展也很快,特别是养殖业和种植业  相似文献   

8.
十五、农业特产税 (一)什么是农业特产税? 农业特产税是农业特产农业税的简称,它是国家向从事农业特产品生产取得收入或从事部份农业特产品收购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二)农业特产税的征税范围 农业特产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在我国境内生产  相似文献   

9.
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财政机关征收农税工作得到了加强。近年,在收购环节开征了农业特产税和恢复征收了契税,使农税征收工作内容发生了扩变。但是,由于收购环节农业特产税开征和契税复征时间较短。部分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不认真缴纳农业特产税和契税,跑、冒、滴、漏严重。为了公平税负,  相似文献   

10.
从发展经济,振兴财政出发,规范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以下简称农业税)征管工作,改进和完善征管方法,健全征管机制,落实农业税政策,对拓展农业生财空间,固地方农业财源之本,兴农业财源之途,依法保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我们调查了解的实际,对规范农业税征管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走进军寨     
今年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第二年。农村税费改革是国家针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不断规范农村税费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行的改革。税费改革之后,农民直接负担的农业税、农林特产税有了明显减轻。按照税费改革规定,农民在缴纳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时再各缴一个20%和10%的附加,征收的附加收入属集体性资金,实行镇管村用、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同时停止征收村提留和乡镇统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加大税费改革力度,取消农业特产税,5年内在全国取消农业税.从今年起黑龙江、吉林两省实行全部免征农业税试点及“两补”,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及时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3.
2003年5月18日,《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区应结合实际,逐步缩小农业特产税征收范围,降低税率,为最终取消这一税种创造条件。经国务院原则同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6月初发出通知,要求关于2003年是否征收农业特产税的问题,各省可根据统一政策,分散决策的原则,自行决定,条件成熟的省,可结合本地实际,在自选消化财政减少的前提下,对部分农业特产品(除烟叶外)不再单独征收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具体品目自行选定后,税目的转移、税率的确定、计税依据和征收方式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农业特产税是特定时期…  相似文献   

14.
《财政》1991,(6):28-29
我县农税机构是1988年设立的,几年来,我们坚持以全面创优为目标,念好“征管查”三字经,扎扎实实抓基础工作的建设,不断改进征管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农业税做到连续三年完成任务,名列全省前茅,耕地占用税做到无漏欠、农林特产税三年翻两番,特别是1990年,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耕地占用税(以下简称“三税”)总额突破千万元大关,比1989年总额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从2001年全面展开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取消了不合理涉农收费,重新确定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计税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今年,省委省政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指示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对国家仍要征收入库,对农民可以免缴,实行村级代交、政府补贴。这对提高农民的切身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以下简称农业税收)的税收政策强、涉及面广、又有复杂的历史的原因,免征农业税收既要体现其积极意义的一面,又要注意到由此产生的具体问题。同时要吸取前一…  相似文献   

16.
财经知识     
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是指在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承包权不变、经营权放活"的前提下,农民将其承包的土地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出租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耕种。"两减免三补贴"政策 "两减免"是在免征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免征或减征农业税;"三补贴"是对种粮农民实施直接补贴,对粮食主产区安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以来,随着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率等政策的相继制定出台,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但税费改革同时对乡镇财政尤其是省内西部地区部分经济欠发达的乡镇财政,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一些入不敷出属“吃饭财政”的乡镇,在改革之前,就已经处于乡镇  相似文献   

18.
孙勇 《金融博览》2004,(12):39-39
据10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农业税收工作会议介绍,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进展顺利,通过免征农业税和降低农业税税率,全国共减轻农业税税负约220亿元,加上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共计减轻农民税收负担约280亿元。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说,各级农业税征收机关要如实核定农民应缴纳的农业税及其附加额。  相似文献   

19.
一、农业税征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各种收费项目,向农民征收的只有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以及农业特产税及附加,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了,亩平均不超过百元。但农业税征收依然难。究其原因,除了农业税征收遗留的问题困扰外,还与以下几个问题有关。 (一)村组集体欠农民的钱,影响了农业税的征收。以前农村经济集体在修路、建校、“普九”达标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一些省份对农业特产品(除烟叶外)不再单独征收农业特产税,而改征农业税。这一政策的出台,是落实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是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笔者为这一政策的出台叫好,好就好在它适应了我国农业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适应了传统农业税制向现代农业税制过渡的需要。一、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的政策调整,是我国农业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农业特产税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1983年,为了调节不同农作物的收益水平,缓解农业特产品生产挤占粮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