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营者》2005,(1):38-38
<正>入选理由上汽集团并购双龙、收购韩国双龙48.92%股权早已尘埃落定,上汽与双龙的债权委员会代表朝兴银行也签署了买卖合同,据悉,收购的金额约5亿美元,它是中国的汽车集团第一次以独立身份进行跨国并购,也是上海企业到目前最大的一次“走出去”行动。这笔交易还需要获得中国政府和韩国债权银行委员会的批准,但资本市场明显对此持乐观态度,签约后,双龙的股价上涨了0.44%。按照协议,上汽集团将获得双龙汽车48.92%的股权,并将保留双龙现有的管理层和员工,以及在韩国的工厂。上汽集团还承诺今后几年将对双龙投资不少于10亿美元,以扩展产品线;而双龙汽车也会把一些核心技术如发动机制造技术等转让给上汽集团。在上汽并购双龙的过程中,双龙的工会一度采取强硬的抵触态度,但现在这一问题在协议中已基本解决。另外,有关人士曾分析,上汽集团在未来还会通过其他形式,再获得部分双龙的股权,最终达到控股的目的。有专家分析,上汽集团在2003年以117.2亿美元的销售额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行列;并购双龙,尤其是实现控股,将使上汽不仅获得急需的技术和短缺产品,更将获得一块不小的销售增量,从而确保上汽长期跻身世界500强的排名中。收购双龙后,上汽集团将迅速引进或直接销售双龙的汽车产品,填补自己的市场空缺;而双龙也可以借助上汽的市场通道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实现互补式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在跨国并购后的业务整合中如何协调与被并购企业的劳资关系成为制约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中国上汽集团在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后遭遇激烈劳资冲突为案例,分析了跨国并购企业劳资关系问题的复杂成因和现实表现,为越来越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我国企业有效应对跨国并购中的劳资关系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企业“走出去”,急需“走出去”的文化支持上汽在韩国双龙工厂遇到了“玉碎罢工”,并不奇怪。韩国工人的“夏斗”闻名全球,整个韩国产业界都非常头痛。上汽在收购双龙前已有预料,在整个罢工过程中的应对措施还算得当——一家中国企业,在国内从来没有过处理罢工的经验,能在国外做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让我们不安的,是在罢工事件中韩国产业界乃至韩国社会体现出的对中国企业的不信任感:“中国  相似文献   

4.
吴昊 《企业研究》2007,(5):58-6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跨国并购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它正以越来越快的频率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许多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也选择了这一方法.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部、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海尔集团收购美泰克(Maytag).并购浪潮风起云涌.引起了国内外经济界的关注。跨国并购不仅能增强企业内部竞争力.而且还能促进企业向国际市场和新兴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5.
乐民 《企业文明》2005,(9):25-27
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许多企业纷纷制订自己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各自以为合适的方式开始自己的国际化旅程。海尔集团在美欧等地建厂投产,上海汽车将韩国双龙汽车招入麾下,联想电脑把美国蓝色巨人IBM的PC业务资产揽入怀中,中海油更是出价185亿美元意欲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现已放弃收购),等等,等等。“走出去”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的普遍选择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吴琪  白源 《中国企业家》2005,(1):95-100
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五矿集团欲将加拿大最大的矿业公司诺兰达铝业收入囊中,上汽集团购买了韩国第四大汽车生产企业双龙汽车48.9%股权……中国企业的跨国收购在2004年出现强音。然而中国企业自身短板造成的失败案例给海外并购设置了障碍。罗兰贝格和波士顿的专家就超越短板以及成功并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五矿集团欲将加拿大最大的矿业公司诺兰达铝业收入囊中,上汽集团购买了韩国第四大汽车生产企业双龙汽车48.9%股权……中国企业的跨国收购在2004年出现强音。然而中国企业自身短板造成的失败案例给海外并购设置了障碍。罗兰贝格和波士顿的专家就超越短板以及成功并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9年2月,被中国上汽收购的韩国双龙公司请求破产保护.作为国内汽车业首个跨国并购案,"双龙事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是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其对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我们不曾预料到的.  相似文献   

9.
紧张的韩国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6,(21):52-53
9月19日,平泽,双龙工厂。我们一行三人在工厂附近的一家小餐馆里吃饭,餐馆里的柱子上挂有一篇用中韩两种文字写成的古文。大意是,鼓励韩国人使用自己国家的文字、语言,脱离使用汉字的习惯,并说语言是民族的立足之本。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韩两国历史的渊源,这种渊源能让每一个踏上韩国的中国人感到一种友好的氛围。正是这种友好,让我们比较唐突但并不困难地在短短9天中见到了韩国企业界、经济  相似文献   

10.
廖继胜 《现代企业》2006,(11):47-48
“走出去”战略是指我国产品、服务、技术、资本和自然人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方针。“走出去”内容很丰富,有货物出口、服务出口、技术出口、对外投资、对外信贷、对外援助和人员外移等,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国内企业开展跨国投资和国际化经营。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举措,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投资与国际化经营已势在必行。然而,民营企业“走出去”却面临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的瓶颈制约。如何加大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无疑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进…  相似文献   

11.
跨国并购是进行全球化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必须要迈出的重要一步。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并购,并日益成为活跃的角色。联想以17.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PC分部,震惊了国内外经济界;TCL收购了法国汤姆逊公司的电视业务,随后又收购了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上汽集团购买了韩国第四大汽车生产企业双龙汽车48.9%的股份;冠捷科技收购飞利浦显示器业务;温州民企中国飞雕电器集团收购意大利墙壁开关老牌企业ELIOS;广东德豪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北美电器ACA民牌在亚太地区的所有权。另外,五矿集团…  相似文献   

12.
尹生 《中国企业家》2006,(23):76-77
“国际化不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而是要通过国际化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说一年以前人们评价杨元庆时,还出于对其并购勇气的佩服而给他加分,那么一年后的今天,他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数据为自己说话了。现在的情况怎样?当初曾经被并列为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走出去”的三个典范(TCL收购阿尔卡特和汤姆逊、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联想收购IBM PC),现在只剩联想一家还在全力坚持,另外两家(TCL和明基)都先后宣布失败或部分失败。  相似文献   

13.
胡祥宝 《英才》2009,(7):50-51
TCL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其他中国企业在跨国收购中遇到的问题。李东生力挺国际化的同时,从2009年春天开始,中国企业家纷纷进入海外市场,跨国大收购滚滚向前。在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首席顾问、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专家姜汝祥看来,“TCL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最重要的一笔财富。”TCL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宇 《企业文化》2005,(8):17-19
2001年底,笔者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中国企业的跨国困境》的文章,对热炒的“走出去”热潮泼了“第一盆冷水”。几年过去了,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发展,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还颇有些标志性动作,比如TCL收购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联想收购IBM的电脑业务,似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春天到了。但笔者端出的还  相似文献   

15.
经济贸易的交流,给中韩两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两国企业执行地域经济战略、资源导向战略、市场导向战略和联合战略,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实现了“双赢”的结果,但同时也给中韩两国企业提出了新课题。其中,深入了解并研究韩国独特的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的利弊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尚鉴 《中国企业家》2006,(21):54-54
上汽-双龙为何遇到挫折?我认为,上汽在整体战略方向上没有大的问题。问题是出在操作层面,是上汽有没有能力实现战略方向的设计问题。当然现在就说是挫败为时过早,但至少是遇到了困难。我认为,这其中有几点原因:首先是对苏镇琯等韩国双龙管理层的处理。上  相似文献   

17.
谚语有云:未学打人,先学挨打。当一盘充满梦想和勇气的并购大棋局变成一盘失败或中止的残局,CEO如何面对这种打击?中国CEO新必修课:直面并购残局中国企业在并购交易之后整合不利、投资受损的消息不时传来。2009年初上汽收购的韩国双龙汽车进入破产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中国CEO新必修课:直面并购"残局" 中国企业在并购交易之后整合不利、投资受损的消息不时传来.2009年初"上汽"收购的韩国双龙汽车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外界估计"上汽"在此并购项目上的损失可能高达40亿元.甚至,曾经令国人骄傲的"联想"收购IBM PC业务,也曾遇到整合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韩国处于相同的东亚传统文化群,然而中国与韩国通过各自的现代化进程形成各自独特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特点,企业领域也是如此,因此两国企业之间既有共同点,亦存在差异。例如,韩国属于集体主义,而中国则主要为权位主义;相比于制度而言,中韩两国企业更重视人际关系,且受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从比较经营学的角度来看,中韩两国企业之间的异同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本研究以中韩两国家用电器企业为代表,通过海尔与LG电子两家企业的案例分析,对两家企业的核心成长战略的异同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近几年跨国并购风起云涌,惠州发迹的TCL集团通过一系列并购终于有机会与世界品牌汤姆逊共舞;北京和上海的两家国有企业为收购韩国的双龙汽车争执不已;联想集团奋斗20年更是将个人电脑的鼻祖IBM的资产收入囊中;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