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供了一个运用离散选择模型进行需求及行业分析的实例。本文在一个三层次嵌套 Logit 模型的框架中,将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假定为首先在国产品牌和外国品牌之间,然后在大、中、小冰箱之间,最后在不同的品牌之间进行选择。通过对消费者选择概率的加权平均,我们预测了每种冰箱的市场份额,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半价格弹性,并借此分析了北京市冰箱市场上的价格竞争特点。所有的经验结果都充分反映了消费者特征和产品特征对市场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该文提供了一个运用离散选择模型进行需求及行业分析的实例.该文在一个三层次嵌套 LOGIT 模型的框架中,将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假定为首先在国产品牌和外国品牌之间,然后在大、中、小冰箱之间,最后在不同的品牌之间进行选择.通过对消费者选择概率的加权平均,我们预测了每种冰箱的市场份额,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半价格弹性,并借此分析了北京市冰箱市场上的价格竞争特点.所有的经验结果都充分反映了消费者特征和产品特征对市场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以往学者对品牌个性、品牌认知、消费者自我概念和品牌关系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四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模型引入了品牌认知作为中介变量,消费者自我概念作为调节变量,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模糊综合评判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经营企业为了推销产品运用各种广告媒体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产品。国外企业为了占领中国市场更是凭借其强大实力进行狂轰滥炸式的广告大战。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如何根据各种产品的实际质量情况,做出正确的购买选择,就成为难以决策的问题。据资料介绍,海尔冰箱刚进入德国市场时,由于消费者对其很少认知,一时间无人问津。海尔的营销人员并没有发动广告战,而是建议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邀请消费者和有关专家采用匿名方式(即对参评冰箱去掉商标等标志)对各种品牌冰箱进行评比,评比结果揭晓,海尔冰…  相似文献   

5.
从绿色营销与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交叉研究层面选取了消费者品牌偏好变化的视角,侧重对消费者在绿色营销的影响下出现的"绿色"品牌偏好变化现象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表对影响消费者偏好的内部特征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进行了统计描述性分析,并选取绿色营销较为成熟的食品和家电行业为研究对象,对消费者绿色品牌偏好变化特征进行数据收集及实证分析,从而为企业在绿色营销活动中依据消费者品牌偏好变化趋势有效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确定产品定位以及制定营销组合策略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品牌文化建立在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分析企业品牌文化的构建同消费者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的品牌文化建设思路。结合目前构建企业品牌文化所出现的问题,根据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便企业选择和寻找合适的品牌文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7.
意义消费时代,消费者选择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有形的产品,更重要的是附加在产品上面无形的意义——享受消费带来的精神快感,从这样一种消费观念出发,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因此应该突破以有形资产衡量价值的传统思维,建构价值的新源泉即品牌,本文将从品牌的价值,品牌的创造和品牌的传播等方面,对品牌这种企业赢取市场的无形力量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企业增长的动态理论——品牌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增长的动态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理论或模型并不能对爆炸式增长条件下的企业增长持续性做出很好的解释。在过剩条件下,消费者的选择成为决定企业能否生存和增长的关键,而品牌又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我们把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和企业内部的管理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一个企业永续增长的品牌模型。在模型中,品牌品类度和企业品牌策略是企业永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品牌通过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进而决定企业增长的永续性与企业的销售收入,成为企业永续增长的拉动力量。同时我们对模型进行拓展,分析两种典型的品牌模式,并应用该模型来解释企业的动态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初步研究了武汉地消费者在零售企业品牌偏好特点。结果表明:消费者偏好度高的基本为本土的大型零售企业集团,对品牌选择有较强的就近倾向;零售企业应特别注重质量、服务和环境;不同人口特征的消费者对零售企业品牌偏好不尽相同。这对于零售企业开展品牌营销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横向产品差异化模型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延发  贾生华 《技术经济》2006,25(3):95-96,F0003,F0004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简单而明晰的横向产品差异化模型的分析框架。作为产品差异化经济模型中最重要的一类模型,横向产品差异化模型是在Hotelling空间竞争模型的基础上经拓展得到的一个经济模型体系。本文在对空间竞争模型述评的基础上,根据边界效应、运输成本(效用损耗)函数形式、企业数量、消费者分布形态、消费者个体需求弹性、产品特征维数等假设条件与市场均衡的存在性与唯一性等主要结论方面,对横向产品差异化模型体系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  相似文献   

11.
品牌及品牌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平 《经济经纬》2003,(2):68-70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营者和消费者双方利益点的叠加,是经营者和消费者双赢选择的结果。在品牌的创造和发展过程中,品牌的生长状态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关联度最大的因素包括:经营者的诚实守信、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市场竞争秩序、品牌战略及文化等。  相似文献   

12.
云鹤  李建民 《时代经贸》2010,(20):38-39
传统的完全竞争模型假设消费者和厂商为价格接受者,不能解释市场价格的形成过程,对消费者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构造了一个在垄断厂商条件下类似于完全竞争模型的新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新模型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更具普遍性、特殊性及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品牌的经济学分析:一个比较静态模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和模型中缺少全面针对品牌的分析,导致品牌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混乱.在选择爆炸式增长的经济条件下,品牌对消费者的选择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对品牌选择的经济学分析显得更为迫切.品牌的经济学本质是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进而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而消费者选择又决定了厂商的销售量和利润.我们在经济学的框架下,以品牌为研究对象,建立起一个比较静态模型,对品牌进行经济学分析,得出消费者均衡和厂商均衡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杨淼  乔魏若寒 《技术经济》2023,42(5):201-212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产品营销不仅需要满足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心理和精神需要,品牌跨界联名营销成为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产品营销模式之一。品牌联名产品作为近年来年轻人消费群体偏爱的产品类型之一,未来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本文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理论视角,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品牌联名产品属性—消费者感知价值—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运用SPSS和Mplus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在进行品牌联名时不能一味追求名牌效应,而应从消费者感知的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成本水平入手着重提升产品内在价值;在寻求品牌联名时应优先考虑品牌联名双方的价值适配性;灵活适度使用限量供应、提高产品价格等营销方式。本文研究一方面从品牌联名产品属性角度拓展了消费者感知价值及其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为企业开发品牌联名产品从消费者感知价值角度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5.
周中胜 《新经济》2006,(4):51-52
“中国市场的动态特征对于品牌的创建是挑战,更是机遇;中国消费者认知DNA对于品牌的发展是约束,更是资源。”平成品牌投资管理机构总经理吴晓波在谈到中国消费者的整体宏观把握和微观心理认识层面把握时,运用了二元结构和果壳模型,揭示了中国消费者的变与不变的本质内容,意义在于消费者价值的发现。 从市场消费层面看,整个中国消费者市场具有非常特殊的二元结构,这个结构主要呈现出动态特征;从认知心理层面看,中国消费者拥有独特的认知DNA,因此,构成了中国市场在宏观上的一种动态特征和在微观上的一种超稳定结构。这两者交相呼应。演绎出中国消费市场、中国消费者的变与不变的神奇之美。  相似文献   

16.
传统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只考虑了商品数量对效用的影响,而在品牌时代,随着可供选择的多样化,消费者在选择数量之前必然首先对品牌做出选择。因此可分两步来构建消费者选择理论:第一步是研究品牌与选择行为,消费者依据约束条件下选择成本最小化原则进行品牌选择;第二步是数量与选择行为,消费者依据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数量选择。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可以重新构建品牌时代较为完整的消费者选择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一、模型假设 参与人为市场中进行商品交换的一个消费者和生产者。在本文的分析中,首先假设参与人都是理性人,对二者单独的一次博弈,对他们的策略选择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为了分析影响二者行为的因素在对市场中消费者群体和消费者群体行为的稳定均衡,将消费者和生产者两个群体看作是有限理性的,对二者的进化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得出进化稳定策略。假设当生产者合法经营时,二者都没有损失和额外收益。  相似文献   

18.
姜文杰  张玉荣 《经济论坛》2006,(3):89-91,93
一、品牌关系概念模型及问题的提出 1992年,Blackston根据人际关系交往的原理规范了品牌关系的定义,认为品牌关系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和品牌对消费者的态度之间的互动。其后,Mundkur、Fournier等人进一步扩展品牌与消费者关系考虑的关系主体。Fournier(2001)将消费者与品牌关系分成消费者与产品关联、消费者与品牌关联、消费者与消费者关联以及消费者与公司关联四个层面的关联(Bonds)来研究。Fournier的分析在会面性和操作性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9.
冯明磊  李元  袁文俊 《经济师》2005,(12):37-38
以往对消费者行为与对品牌忠诚度的相关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上,能准确地应用于指导企业行为的量化模型更是少之又少。消费者心态模型首先立足于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心态的影响,试图解释实际情况下的人们对品牌忠诚的心态在价格因素变化时的转换,但却发现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并非与平常所认为价格,质量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而是紧随着购买行为的连贯发生变动。而价格、质量效用等因素只是通过影响购买行为进而间接影响品牌忠诚度,并且对该理论进行了例证。  相似文献   

20.
品牌忠诚度--利润模型与品牌策略矩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类型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角度对品牌延伸策略和多品牌策略进行研究,建立了品牌忠诚度——利润模型和品牌策略选择矩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