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姑苏印象     
初识姑苏(苏州)是从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诗里,“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诗中描绘的江南景色让人十分向往。今年,我有幸到姑苏一游,南国的风光与风土人情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太湖之滨。东依上海、西靠无锡,南临浙江、北接长江,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此地气候温和、景色秀丽、物产丰富,和杭州并称人间天堂。苏州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筑城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今日的苏州,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207万人,已成为一座经济发达,物华天宝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园林建筑驰名中外,…  相似文献   

2.
邓俊才 《财会月刊》2014,(9):I0001-I0001
袁枚是清代著名学者、诗人,对女儿们十分疼爱。由于他的名望,一些名门望族纷纷上门提亲,但袁枚都没有答应,相反将女儿许配给普通百姓人家的子弟。他最疼爱的女儿阿成聪明伶俐,成年后,袁枚把她许配给姑苏一户普通人家之子。到了女儿出嫁时,袁枚依依难舍,他在诗中写道:“况是掌上珠,怀中最娇小。我又无男儿,衰鬓如蓬葆。藉此慰所无,起居伴昏晓。人视已长成,我视犹襁褓。”  相似文献   

3.
在苏州最著名的景点——姑苏城外寒山寺,耸立着一组众多名家手书的碑刻,写的都是同一首诗一张继那名垂千古的《枫桥夜泊》。  相似文献   

4.
最后的航班     
万芊 《乡镇论坛》2011,(24):34-34
阿龙跑的是姑苏城至陈墩镇的航班,头天早上从姑苏城起航,一路上跑十来个码头,下午时分到陈墩镇,在陈墩镇过夜,第二天早上再从陈墩镇起航,下午时分到姑苏城,然后就在姑苏城过夜。  相似文献   

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借诗走红,千载兴盛,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寒山寺在苏州,“韩山寺”在长春,前者为名胜,后者为名人,音同字不同;一是佛门,一是策划门。  相似文献   

6.
张惠明 《长三角》2011,(4):77-79
真的可以这样说,顾志军与桃花坞有着难以割舍的缘分。 桃花坞是姑苏城内一条普普通通的巷子,唐宋时代,这里因栽种桃花而得名。明代江南大才子唐们虎的家祠就在附近。从明代起,桃花坞一带成为我闽南方最大的木刻年画的印制基地,与天津杨柳青齐名,享有“南桃北杨”的盛名。  相似文献   

7.
大气木渎     
木渎大气沉稳而不浮躁,含蓄而不张扬,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已使它宠辱不惊,底气绵长。这几年,几乎游遍了江南的古镇。我在小桥流水、小舟渔歌、小巷细雨、小院清风之中,读出一种悠然和精致的气质。而在木渎——一座离苏州城最近的千年古镇,我在感受这种精致之余,却分明读到了另一种无与伦比的昊昊大气。与江南的其他古镇不同,木渎的周围环抱着连绵的群山。山虽不高,但峭拔挺秀,姿态各异,犹如一座天然的绿色屏障,使木渎在秀逸之中平添了几分阳刚。灵岩山秀绝冠江南,曾是吴王夫差为西施建馆娃宫之所在。姑苏山,二代吴王在此筑造姑苏台,司马迁曾登姑苏,望五湖。七子山,以七座巨大土墩石室  相似文献   

8.
闲读时读苏东坡的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首诗很有意思,苏东坡认为聪明就等于灾难。愚钝粗鲁反而平安长寿。其“中心思想”是:人啊,难得糊涂。太聪明者,“聪明反被聪明误”。当然,这可能是东坡先生的一种“牢骚”,反衬官场的险恶。东坡先生千古奇才,却遭小人算计,陷入“乌台诗案”,差点“判了死刑”,故有此感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午夜,我伫立窗前,遥望夜空。遥望满 天的星斗。一颗流星划过猎户星座,窗台上的玫瑰花飘出阵阵芳香。夜十分的宁静,听得见月光落地的声音,然而我,却难以宁静,因为我,要为新世纪的诞生挥笔叙情。 回首往昔。展望未来。我的笔端有花香乌语,有无边无际的草地;我的笔锋有电闪雷呜,也有呼啸的飓风。 我看得很远很远,从喜玛拉雅山登山队员升起的五星红旗;到尼加拉瓜千年流淌的瀑布,冲涮的历史积淀。 我听的很远很远,从战争狂人攻击伊拉克禁飞区的爆炸声;到诗一样美的莱茵河畔,公主的恋歌。 我想的很远很远,从“阿波罗”登上月球…  相似文献   

10.
王有为 《中国企业家》2011,(23):I0020-I0020
前不久,我参加了对朗诗在苏州一个项目的考评,当时天气很热,空气潮湿,在户外呆一会身上就感觉粘乎乎的,非常难受,一走进朗诗开发的住宅,马上就凉爽下来,恒温、恒湿、恒氧的特色,体现得特别充分。在与朗诗打交道过程中我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科技型企业,这个典型不是说它打着科技的旗号,而是对科技的认识特别深刻和重视,产品的科技含量也做的扎扎实实。  相似文献   

11.
杨婧 《中国企业家》2009,348(19):96-97
郑元豹和朱星茶的采访结束,我想起一首诗: 又长又静的街 我在黑暗中走着,跌倒 又爬起来,向前摸索  相似文献   

12.
我与老诗人、老战友梁上泉应邀到奉节参加“杜甫在夔州学术研讨会”。会后,有幸能随“三峡航道”巡航艇,观赏初夏八百里“库区”蓄水前的三峡风光,彼此都感到格外兴奋、十分激动。因为我与梁诗人与面前的三峡,尤其是迎面即将到来的巫峡“巫山十二峰”中的神女峰,共有一段值得温馨追忆的“诗缘”、“情缘”。  相似文献   

13.
拙政园 初冠拙政姑苏城.仕途失意嘲自身。天国易名忠王府,可叹固本未垂成。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三部曲     
小酌 《秘书工作》2012,(4):61-61
德国诗人歌德,以一首小诗概括人生走向成熟与完美的经历:“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语谈吐;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家》2011,(23):I0027-I0027
2009年,我想买一个房子,一直关注各大房地产公司的项目,自己住的,总是要精心挑选,位置、户型、环境等等,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有次我到附近看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的房子,路过上海朗诗“绿岛”项目的售楼处,发现广告上写着这样几个字“科技人居馆”,很吸引人,就进去看看究竟。朗诗的员工给我介绍了他们产品的十大科技系统,我觉得技术上是不错,但之前没有接触过这种房子,没有直观感受。,后来知道他们的房子可以试住,这就更新鲜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买房子可以试住,于是一家人去苏州试住了几天,回来就决定买这个房子了。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著名诗人海子的作品中,有一首诗让我念念不忘:“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17.
游姑苏园林,移步换景,往往园因亭而添色,亭因园而增胜。拙政园、沧浪亭最具代表性。拙政园30个建筑景点,其中因亭成景的就有16个,有“一座园林半园亭”之美。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诗人的痛若 一个诗人把自己写的一首长诗送到编辑部说:"先生,请您帮我看看,我所有的痛苦都在这首诗里了。" 读完诗,编辑批注道:"你诗里的痛苦现在都跑到我的头脑里了。"  相似文献   

19.
心中的荷花     
诗言志, 花惹情。 万花族中,我最爱荷花。 在我的卧室里挂着一帧精心镶嵌在镜框中的题为《荷花》的摄影作品:在碧碧水面和墨绿色荷叶的映衬下,三朵粉红色的荷花,或充分展放,或乍开还羞,或含苞欲放。构图精巧,色彩靓丽。这《荷花》已有20余年的历史了,其间我个人的生活、工作发生了许多变化;结婚、生子、工作几次调动;几易住所,从十几平米的斗室,到现在宽敞明亮的居所,但不变的是这帧《荷花》,始终悬挂在我的卧室,伴随我的起居。 情系于荷花,源自古人咏荷的诗章。先辈们优美无比且意境深邃的诗章,深深地打动了我。在咏荷…  相似文献   

20.
会计的自白     
会计的自白邓如山会计不一定要会写诗。但会计工作神圣的职责──"把关",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不信,请看一位会计人员的自白:请不要说我对你严格,我必须对每一张单据进行仔细审核。因为一分一厘的支出,我都要对人民负责。请不要说我对你苛刻,从严把关是我应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