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以地方政府分权为主导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开始形成。可是由于转轨时期的特殊性,政策性分权成为地方政府分权的主要模式,地方分权缺乏稳定的法律基础,因此只有对地方政府分权进行规范化建设,才能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城乡集体合作经济改革发展中,集体合作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中对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的界定和确认(以下简称“确权”),不仅关系到集体合作组织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集体产权的界定,也关系到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合作组织的制度创新。这是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3.
“条块”矛盾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垂直管理的探索是在新一轮经济调控力度加大背景下为确保中央宏观调控落实的一项有效对策,但对于中央与地方关系整体的、长远的和谐却有其明显限度。该文试图通过对“条块”关系处理的模式-垂直管理的分析,来探索中央与地方关系规范的长久之策。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都市旅游圈一体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晓光 《特区经济》2005,(10):176-177
一、都市旅游圈一体化理论模式 竞合模式是针对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而提出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the cooperation competing model),简称CC模式。在这里,竞合是指基于竞争前提下的有机合作,其实质是推动和实现区域旅游的一体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合的动力以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为背景,以相关地方的利益为基础,以市场交易为基本方式,以政府协作为补充,在塑造和发挥各相关地方及景区特色的基础上,最终建设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竞合模式对协调旅游空间竞争和空间合作的关系可以起到显著的协调作用,实现“双赢(win-win)”甚至“多赢(multi-win)”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商品拜物教把人的社会关系“物化”和抽象化,掩盖了“物”的人本属性。揭开商品拜物教的迷雾在于:其一,反思“体面生活”。“体面生活”社会认同体系通过控制物的符号意义使个体的自我建构失去了主体性。其二,找回“物”的历史记忆价值。市场交换价值与个体特殊的历史记忆价值的二律背反关系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的无人性逻辑。反思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逻辑不是重温“自然经济”的温情主义.而是在资本的夹缝中寻求人的自由和解放。  相似文献   

6.
道德与利益是具有和谐统一发展的自然属性的,但纵观历史,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惊人的不平衡性。而在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与金钱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之间的张力。已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重义轻利”、“耻于言利”的传统义利观以及革命时期“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义利观难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客观现实;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等行为,则更加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主旨。那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课题下,道德与利益之间保持统一性,则是其本身内在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7.
高天 《科学决策》2006,(11):43-44
自1994年分税制建立以来,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收收入得到了明确划分(也即划分事权),从而顺应了现代市场经济环境,是我国规范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事权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开端。但是,在分税制运行将近十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关系在良性改变的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如何增加的问颢.  相似文献   

8.
论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处于中央政府和微观经济层面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国历来重视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就专门提到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江泽民也曾多次提到过这一问题。最近中央的宏观调控也要求地方政府顾全大局,服从中央统一的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9.
论市场经济中的国家经济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经济职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阶段,其外廷和强弱差别较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家经济职能理论的历史考察,分析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失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家经济职能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田斌 《山东经济》1995,(1):41-44
试论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田斌一定的经济基础产生一定的文化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其文化根植于社会、发展于企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更加密切和契合。一、企业文化的内涵自从八十年...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治体制、市场环境的特殊性影响了重大工程组织模式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多样性分布。论文从制度逻辑视角研究了重大工程组织域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社会等主体的制度逻辑,给出了组织模式形成过程中多重制度逻辑作用关系。论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具有典型代表性的27 座长大桥梁的数据,结合不同时期相关政策文件,分析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和东、中、西部地区投融资模式与管理模式的多样性与多重制度逻辑间作用关系的动态关联路径,建立了制度逻辑与组织模式的结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解释了我国重大工程组织模式多样性存在的合理性,对于不同地区开展组织模式设计或创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黄金时期”。每一个时期的繁荣都与当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并实施了有利于黑龙江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针政策密不可分。渤海国的“文治”,金朝初期“耕战立国”,清末时期“开荒济用,就地筹饷”及民国时期的土地全面招垦,奖励移民,鼓励开发实业等,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借鉴的经验对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春蓉 《北方经济》2007,(11):68-70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演进(一)早期的政府干预与市场自由之争18世纪中期,以斯密为主的古典经济流派提出了“守夜政府论”。“守夜政府论”崇尚市场自由竞争,所谓守夜政府,是一种形象比喻,是指政府不参与和不干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它有三层涵义:一是政府是履行国家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进程中,有必要对“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这两个重要范畴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梳理,以澄清认识上的误区。国家财政与财政有着完全一致的内涵,公共财政则是对西方市场经济普遍实行的特定财政模式(类型)的理论概括与统称,因而公共财政只是国家财政的子概念、属概念。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我国财政采取了不同的财政模式,尤其是,适应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有必要借鉴西方的公共财政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学习并运用邓小平理论研究当前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初步取得以下体会。(一)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以及党的“十四大”决议和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等观点,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统一性及其矛盾问题的较长时期的深入研究,得出以下一些新的看法:1.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创举有三大突破。第一,它突破了市场机制外域引进论。向人们揭示,中国的社…  相似文献   

16.
杨秀丽 《理论观察》2007,1(2):17-18
科学发展观是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认识和态度,它的形成和确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繁荣发展及其研究成果相联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中,包含并发挥了“历史决定论”、“生产力论”、“人民主体”理论等历史唯物论;坚持并弘扬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论”、“系统论”和“矛盾论”等历史辩论法;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的论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既一脉相承,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7.
原位于南岗中心广场(今博物馆广场)的正中央的圣·尼古拉教堂被誉为东方莫斯科的标志。教堂于1900年12月建成,亦称中央寺院。教堂的设计方案,在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完成,经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以沙皇的名字命名,故名“圣·尼古拉”。  相似文献   

18.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怎样贯彻好、组织好、实践好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全面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摆在每一个县(区)委书记面前的重大课题,从多年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县(区)委书记,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统”和“分”是辩证统一的。全局性的工作是由若干分项构成的,各分项工作完成了,全局性的工作也就完成了。只有坚持统分结合,才能全面搞好工作。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域,县(区)委书记作为县(…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主体论刍议●欧阳锦(兰州730070,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社会与市场应是“谁主沉浮”?这个问题关系到为什么要转变政府职能,如何强化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进行必要的宏观经济调控等一系列问题,有必要对之进行深入的剖析。一...  相似文献   

20.
传媒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存社会制度的一部分。传媒与其他子系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综合构成媒介的生态环境。本文从系统论(生态平衡论)的视角,分析传媒在长株潭“两型”社会构建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