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三农”     
<正>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个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攻方向、主要任务和支持政策。指导意见明确,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以满足搬迁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是全国最早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省份之一,易地扶贫搬迁为甘肃省精准脱贫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形势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问题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面临迁入地产业发展带动能力弱、搬迁群众就业质量不高、社会融入难等诸多后续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安置地产业支撑、提高搬迁群众就业质量、扶助搬迁群众做好社会融入工作,只有搬迁群众住得稳、能发展、可致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才算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3.
农发行     
<正>上半年投放贷款超两千亿支持精准扶贫。2017年上半年,农发行已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超2000亿元,覆盖易地扶贫搬迁、产业精准扶贫、基础设施项目精准扶贫三个方向,其中易地扶贫搬迁难度最大。近两年来,已经累计审批易地扶贫搬迁贷款项目629个,改善了贫困地区人口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有效实施和落实是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一道难题,经过不懈努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进入了尾声。在"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下,有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成为我国急需破解的重大问题。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对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的现状、政策认同感和困难等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问题的成因并从法律视角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宏观     
正李克强:对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作出重要批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2016年8月22日至23日在贵阳市召开,李克强总理批示强调,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特困地区民生福祉的重点关键,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落实新发展理念,针对易地扶贫搬迁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聚焦增强搬迁群众后续发展能力,统筹有效  相似文献   

6.
<正>修水县支行充分用活农发行信贷政策,将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与基础设施扶贫贷款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以县城为龙头、县镇村三级联动、县城带镇村",与依托城镇化发展相结合的易地扶贫搬迁新路子。一栋栋亮丽的小高楼整整齐齐,绿墙青瓦在阳光下格外清新夺目,休闲广场上人们三五成群唠家常、晒太阳,惬意舒适,小区步行街行人熙熙攘攘,满是一副现代化小区生活的图景,这正是农发行江西省分行全力支持修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助力移民家园建  相似文献   

7.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为了解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集中安置点的后续发展情况,笔者近日赴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重点考察了冶溪镇石嘴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集中安置点和来榜镇钟形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集中安置点。两个安置点在公共服务发展上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坚持以易地扶贫搬迁为主攻方向,以实施精准扶贫为工作重点,是江西实现全省脱贫的关键。江西分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江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58个原中央苏区县和特困片区县及25个罗霄山片区县和国定贫困县,276万贫困人口、2900个省定贫困村,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21个省份之一,"十三五"期间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50万,其中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建档立卡人口20万,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还十分繁重。坚持以易地扶贫搬迁为主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易地扶贫搬迁是助推村域重构、促进村域发展的重要手段,分析典型案例的经验与不足,对于全面实现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 文章基于吉林省通榆县陆家村的实地调查,客观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与成效,总结易地扶贫搬迁的模式、经验、存在问题,剖析易地扶贫搬迁促进贫困村域发展的机制。结果 陆家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村内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更为健全、建设用地更为集约、集体土地实现股份化改革、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乡村治理结构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收入和农民人均年收入均大幅提高。结论 易地扶贫搬迁可有效促进贫困村域在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组织上全面重塑提升,但当前模式存在资金筹集难、房屋不动产登记慢、原地不搬迁户的后续处置问题,在推广中应注意农民财产补偿、后续产业发展、政策适用区域、集体资产处置等事项。易地扶贫搬迁促进贫困村域发展机制为:以人为核心的政府、村委会、农户、合作社等多元主体在精准扶贫相关政策与资金的统筹支持下,将农民补偿与安置搬迁相结合、土地整治与产业发展相衔接、新村建设与生态修复相关联,形成多重保障多轮驱动的发展链条,有效消除或改善了村域致贫因素,促进村域人口—土地—产业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从而实现村域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改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融入是移民搬迁至城镇安置点后融入迁入社区的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过程。文章基于无结构访谈资料,对贵州省S市X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在生计方式、消费支出、心理文化、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社会融入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整体融入性较强,基本融入了城镇生活,但部分移民的社会融入性程度低。基于此,进一步讨论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融入需要关注的问题,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融入城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空间贫困问题是导致贫困陷阱的一大客观原因,作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重大举措,易地扶贫搬迁旨在通过将贫困人口搬离脆弱的生态环境,搬迁到新的安置地,以帮助人们脱贫致富。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初显成效。基于空间贫困理论,对湖南省、湖北省贫困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分析,一方面,对湖北省、湖南省现阶段搬迁工作后的总体成果进行测评和评价;另一方面,总结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丰富现有理论体系,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稳得住”“能致富”成为搬迁群众翘首以盼的首要大事,推动实现后续发展已成为解决易地搬迁系列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农发行贵州省分行支持全省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为例,立足当前实际,分析面临形势,针对困难和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更好服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做出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70年易地扶贫搬迁的就业减贫历程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张琦 《农村经济》2020,(1):39-45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时期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之一,面对不同时期国内外环境、扶贫重点、物质基础等条件的不同,各阶段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法有着特有的特点。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就业发展变迁历程,从搬迁后农户就业安置模式角度分析各阶段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实施及对减贫开发的推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全面小康社会的减贫新趋势,提出了易地扶贫搬迁就业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减贫政策创新提出了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正>总行党委强调指出,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我们的主战场、主要任务和"头号工程"。湖北分行准确领会和把握总行决策部署,把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着力发挥政策性金融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当好金融支持湖北易地扶贫搬迁的先锋、主力、模范。一是争取总行易地扶贫搬迁信贷政策在湖北通城县率先落地,实现对全省37个贫困县易地扶贫搬迁支持的全覆盖,走在全省银行业前列。二是审批易地扶贫搬迁专项  相似文献   

15.
刘明 《山西农经》2022,(11):52-54
截至2020年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全面完成,成为脱贫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但易地扶贫搬迁不是“一搬了之”,对于搬迁移民后续发展的关注和扶持是更重要和艰巨的任务。文章以河南省L村易地扶贫搬迁为例,分析搬迁后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收入增长保障不足、搬迁户社会交往和心理适应、安置区管理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提升搬迁移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6.
正易地扶贫搬迁是"五个一批"工程之一,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随着"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逐步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重点从"搬得出"转向"后续发展"。为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集中安置后续产业就业发展情况,课题组于2019年12月赴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开展了专题调研,走访了3镇3村。  相似文献   

17.
正盛夏七月,烈日炎炎。走进蕲春县漕河镇刘榜村桃源小镇,只见一排排白墙黛瓦的迁移扶贫新房拔地而起。新房旁"全行扶贫、全力扶贫、全程扶贫"大红横幅十分醒目;放眼望去,不远处一大片蕲艾基地苍翠鲜绿。这就是由农发行湖北省蕲春县支行支持的湖北易地扶贫搬迁"样板工程"——蕲春县漕河镇刘榜村迁移扶贫集中安置点。"迁得出":金融"输血"建新房蕲春县位于湖北省东陲,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是明代医圣李时珍的故乡。全县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人口4515户、9966人。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落实,农  相似文献   

18.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采取田园综合体集中安置,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增收致富,符合协调发展的新发展理念要求。本文从易地扶贫脱贫特别是后期扶持出现的问题出发,从生产、生活、生态的角度,探析发展田园综合体以提升易地扶贫搬迁质量和脱贫成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军庆 《山西农经》2020,(1):144-144,146
易地扶贫搬迁是"五个一批"脱贫路径之一,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问题的根本之策,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红利最大的工程之一,且系统性强、最难实施。结合平定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做好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宁蒗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对居住在"六类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易地搬迁后,如何妥善安置搬迁户关系着当地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小康目标的实现。持续、有效的后续扶持工作,事关搬迁贫困人口切身利益,能够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会致富,是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脱贫致富奔小康,以及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活出新面貌的关键。分析了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