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正易地扶贫搬迁是"五个一批"工程之一,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随着"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逐步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重点从"搬得出"转向"后续发展"。为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集中安置后续产业就业发展情况,课题组于2019年12月赴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开展了专题调研,走访了3镇3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搬迁农户生计适应能力及其对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制定及农户生计适应性研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Pandey等(2011)提出的适应能力评估框架,采用2015年底抽样调查的600多份农户问卷数据,构建农户生计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生计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并选择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搬迁农户适应能力对其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结果]不同适应性水平搬迁户之间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人均耕地面积、住房面积、物质资产、人均纯收入、生计多样化指数、对他人信任度和对政策了解程度等农户生计适应能力指标均是影响农户生计适应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结论]生计资源致使农户生计适应能力表现各异,进而影响农户选择不同的适应策略。农户提升物质资产水平、积累金融储蓄能力、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和网络,均有利于提升搬迁农户的生计适应能力,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  相似文献   

3.
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宁蒗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对居住在"六类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易地搬迁后,如何妥善安置搬迁户关系着当地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小康目标的实现。持续、有效的后续扶持工作,事关搬迁贫困人口切身利益,能够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会致富,是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脱贫致富奔小康,以及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活出新面貌的关键。分析了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搬迁情况 1.投资与建设。2002—2008年,汉中易地扶贫搬迁总投资达40358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139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489万元,群众自筹资金及投工投劳折资23431万元;全市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8460户36075人,新建住房8460套673740平方米,户均80平方米,人均18.7平方米,配套建设厨房、圈舍、厕所等附属设施166844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精准扶贫过程中,对部分农民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失地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引发了养老问题。龙山县失地农民面临就业难、收入低等困难,失地农民保障体系不完整,加上农民思想和技能的限制,导致失地农民收入极低甚至不能支持基本生活。根据龙山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让易地农民得到更好的养老保障。  相似文献   

6.
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落实与推进有重大意义。在吕梁山区神池县与五寨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选取样本,将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意愿"的影响因素分为5类: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运用二维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对贫困户搬迁意愿的影响最显著的是经济因素与个人因素,农业收入比重与农户受教育程度等控制变量与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意愿"显著相关,政府应重点关注产业发展、教育支持及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亟需解决的一个严峻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解决贫困问题的最重要方式之一。截至2017年,贵州省正安县较好地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出现了许多问题。对正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融入是移民搬迁至城镇安置点后融入迁入社区的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过程。文章基于无结构访谈资料,对贵州省S市X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在生计方式、消费支出、心理文化、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社会融入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整体融入性较强,基本融入了城镇生活,但部分移民的社会融入性程度低。基于此,进一步讨论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融入需要关注的问题,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融入城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分行组织到位,瞄准目标,精准发力,大力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贵州是中国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作为贵州省内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贵州省分行紧紧围绕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按照农发行总行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以落实总行与省政府签订的《共建全面小康战略框架协议》为引  相似文献   

10.
11.
易地搬迁政策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意义重大.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国多年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外与之相似的是生态移民.本文以苏丹达尔富尔北部地区生态移民为案例,结合中国实际,提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的多元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有效实施和落实是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一道难题,经过不懈努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进入了尾声。在"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下,有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成为我国急需破解的重大问题。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对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的现状、政策认同感和困难等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问题的成因并从法律视角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龙邦村位于广西田东县思林镇北部,是国家一类贫困村和广西十三五贫困村,2015年被确定为整村搬迁贫困村。全村辖11个自然屯11个村民小组327户1585人,截至2018年,龙邦村实现搬迁326户1582人,集中安置在思林镇区。在脱贫双认定工作中,龙邦村实现脱贫32户147人,贫困人口从320户1548人降为289户1397人,贫困发生率降为89.09%。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共调查搬迁贫困户194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9.3%,以村庄视角对易  相似文献   

14.
空间贫困问题是导致贫困陷阱的一大客观原因,作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重大举措,易地扶贫搬迁旨在通过将贫困人口搬离脆弱的生态环境,搬迁到新的安置地,以帮助人们脱贫致富。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初显成效。基于空间贫困理论,对湖南省、湖北省贫困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分析,一方面,对湖北省、湖南省现阶段搬迁工作后的总体成果进行测评和评价;另一方面,总结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丰富现有理论体系,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易地扶贫搬迁是助推村域重构、促进村域发展的重要手段,分析典型案例的经验与不足,对于全面实现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 文章基于吉林省通榆县陆家村的实地调查,客观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与成效,总结易地扶贫搬迁的模式、经验、存在问题,剖析易地扶贫搬迁促进贫困村域发展的机制。结果 陆家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村内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更为健全、建设用地更为集约、集体土地实现股份化改革、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乡村治理结构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收入和农民人均年收入均大幅提高。结论 易地扶贫搬迁可有效促进贫困村域在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组织上全面重塑提升,但当前模式存在资金筹集难、房屋不动产登记慢、原地不搬迁户的后续处置问题,在推广中应注意农民财产补偿、后续产业发展、政策适用区域、集体资产处置等事项。易地扶贫搬迁促进贫困村域发展机制为:以人为核心的政府、村委会、农户、合作社等多元主体在精准扶贫相关政策与资金的统筹支持下,将农民补偿与安置搬迁相结合、土地整治与产业发展相衔接、新村建设与生态修复相关联,形成多重保障多轮驱动的发展链条,有效消除或改善了村域致贫因素,促进村域人口—土地—产业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从而实现村域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改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正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加大案例宣传,争取与地方政府取得共识;积极创造条件,密切政银合作深化精准扶贫;加强沟通对接,尽快确定支持项目;确保高效办贷,推进项目实施。一、福建省漳州市易地扶贫搬迂的主要模式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在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的实施意见中,确定升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3个,予以重点扶持。这些县均系革命老区或中央苏区县,其中漳州市占3席,分别是诏安县、平和县、云霄县。截至2015年8月,漳州市共有17个市级欠发达乡镇,分别是诏安县7个,  相似文献   

18.
李东法 《中国土地》2020,(10):20-22
易地扶贫搬迁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项重大举措,土地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空间布局、用地保障、资金支持、不动产登记等几个方面,对土地政策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后续阶段如何进一步在扶贫搬迁工作中加大用地保障力度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农发行要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攻坚合力,抓住历史机遇,持续着力攻坚;增强创新意识,灵活运用政策;提高风险意识,做到放管服并重;强化部门间沟通,破解支付难题。易地扶贫搬迁是"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头号工程。身处"第一线"的农发行河南省郑州新区支行作为承接河南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主办行,认真贯彻落实总行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  相似文献   

20.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缓解了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在易地搬迁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湖南省慈利县为例,阐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在易地搬迁扶贫工作中实施的成效,分析了在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