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以2008~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连锁股东对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连锁股东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连锁股东的存在发挥了治理协同作用,从而促进了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提升,这一作用体现在连锁股东具有的资源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增强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意愿和分配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连锁股东对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提升作用在红利税改革后更为明显,且连锁股东的存在并未导致公司超额分红。本文不仅为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影响因素提供了来自连锁股东视角的新证据,而且对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中连锁股东到底是发挥治理协同效应还是竞争合谋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对实践中如何更好发挥大股东的作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股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投资的回报.企业为了迎合投资者的股利需求,或为了传递信号以及增发新股,需要发放股利.根据代理理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希望将现金留在企业内部使用,因而倾向于少发现金股利,多发股票股利.文章以2001-200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治理层特征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在投资者利益保护和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视角分析现金股利分配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在控股股东特征不同的公司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公司支付现金股利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并且这一效果在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以及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缓解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从而使得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沪市2003年单纯派现公司和不分配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是否分配现金股利、不同支付水平的现金股利以及股利的增加或减少等事件的市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现金股利政策信号传递作用在我国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市场对现金股利宣告没有反映,现金股利政策不能有效地发挥信号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新 《财会通讯》2008,(1):97-99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A股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样本分成股利增加、股利减少、股利不变和首次发放股利四组。研究发现,相对于股利不变样本组,股利增加样本公司可以获得显著为正的平均累计超常收益率,而股利减小样本公司获得了显著为负的平均累计超常收益率。同时还发现,首次发放股利公司实现了最大的超常收益。研究结论支持了现金股利信号传递假设。  相似文献   

6.
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现金股利对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在半强制分红政策下具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及其对创新的影响,以期为上市公司分红机制的健全和监管部门现金分红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随着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提高,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即现金股利分配对公司创新起到促进作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缓解是现金股利促进上市公司创新的中介路径。不过,在半强制分红政策下,具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行为明显受到干预,无法提升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弱化了股利代理理论的解释力。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现金股利存在替代效应,政府补助金额越低,现金股利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民营企业较之于国有企业,现金股利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是解释股利政策的主流理论。代理理论认为股利政策可解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代理问题,信号理论认为股利政策向投资者传递企业未来盈余的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由于我国特殊的资本结构和资本市场。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并不能有效地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文章以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为切入点.结合近几年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情况柬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特点厦出现此种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现金股利的逐步攀升与稳定是2000年以来资本市场出现的新情况,上市公司的这一行为标示了股利政策的变化。本文的研究表明:股利政策由股票股利逐渐演变为现金股利是制度演进的结果,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条件下,由于投资者不具有现金股利对公司价值的较强信念,现金股利不能够成为传递价值信息的信号,当资本市场参与各方在发展过程中的行动,逐渐使得市场对于股利政策所体现出来的公司价值具有较强的信念时,现金股利就可以成为公司有效表达私人信息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2~2008年沪深A股76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公司治理结构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国有控股、董事会规模大、高管薪酬高和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倾向分配现金股利,流通股比例高和独立董事规模大的公司不倾向分配现金股利,董事会领导权结构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公司治理好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倾向大,而公司治理差的公司的倾向小.进一步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具备发放现金股利的能力,却"不想"派现.  相似文献   

10.
投资者情绪、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行为金融学背景对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作用进行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投资者情绪条件下,股利政策信号传递的效应存在差异。在股市上涨时期,不同股利政策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影响几乎没有显著差异;在股市下跌时期,现金股利成为投资者获得收益的主要来源,因此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受到市场追捧。因此,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不仅要考虑自身情况,还需要考虑市场情绪。  相似文献   

11.
股利政策是现代上市公司三大财务管理政策之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对股利分配政策关注度日渐提高。正确的股利分配政策既关系到公司股东的经济利益,又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是公司进行股利分配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文章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行为提出了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0--2010年A股市场分配现金股利与未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t回归模型,实证考察股权结构(包括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属性)对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即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股利支付倾向与股权集中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当上市公司进入全流通后,这种正相关显著降低;从股权属性来看,相比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支付现金股利,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而进入全流通后,国有上市及非国有上市公司均显著降低了现金股利支付倾向程度.此外,当民营上市公司负债水平较高或面临较多投资机会时更有现金股利支付倾向;盈利能力较差的上市公司相比其他公司更有现金股利支付倾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8年1045家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样本公司2008年现金股利分配数据及2007-2008年非定向增发数据,检验了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非定向增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非定向增发行为对其现金股利分配倾向有显著影响,进行了非定向增发的公司比未进行非定向增发的公司具有更高的现金股利分配倾向。表明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控制权获取私人收益,转移上市公司现金,侵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正当权益,增加了代理成本。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8年1045家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样本公司2008年现金股利分配数据及2007-2008年非定向增发数据,检验了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非定向增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非定向增发行为对其现金股利分配倾向有显著影响,进行了非定向增发的公司比未进行非定向增发的公司具有更高的现金股利分配倾向。表明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控制权获取私人收益,转移上市公司现金,侵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正当权益,增加了代理成本。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海外上市"捆绑理论",中国企业到海外成熟市场上市,必须遵守上市地严格的法律法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要求。海内外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机制、投资者保护水平上存在重大差异。实证研究发现海外上市的公司现金股利无论是分配倾向还是分配力度都显著强于内地上市公司。海外市场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习惯、有效的市场监督、良好的信息披露规则等公司治理环境提高了对投资者的保护水平,进而对公司的股利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利政策是现代上市公司三大财务管理政策之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对股利分配政策关注度日渐提高.正确的股利分配政策既关系到公司股东的经济利益,又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是公司进行股利分配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文章比较了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优势,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式的选择现状,并对上市公司未来的分配行为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卖空压力“监督效应”和“诱导效应”的双重视角,以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放松卖空管制对管理者创新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放松卖空管制与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卖空机制与研发支出资本化政策选择的正相关关系在小规模公司以及不受现金流约束的公司中更为显著。该研究结论提供了卖空机制同时具有“监督效应”和“诱导效应”的新证据,对完善我国融资融券机制、规范公司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动机第一,上市公司资本过剩。当公司的资本无处可投资,出现过剩时,公司可以保留过剩的现金或把现金分配给股东作为分配手段。回购比股利更受欢迎,是更为灵活的资本分配手段。对股利来说,逐年递减的分配政策必然会招致股东的不满。而从纳税的角度考虑,股利应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中,资本所得税的税率低于股利所得税税率,只有增值的已实现的回购部分才征收资本所得税。因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证监会等监管部门的一系列推动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相关法规的出台,在全部上市公司中,进行现金股利分配的上市公司比例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是,上市公司进行股利分配,不是真正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动机。上市公司目前的股利分配行为并不能提高整个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文章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现状出发,结合西方股利政策的研究成果,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优化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燕  罗宏 《财会月刊》2008,(1):87-89
目前西方财务学界解释公司股利政策的主要理论是信号传递理论和代理理论,然而这两种理论在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行为时却受到了限制.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非理性消极现金股利政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