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领导者的领导风格被人力资源研究领域广泛关注,辱虐管理作为其中一个较新的话题,逐渐被更多重视。如何减少辱虐管理行为的发生,降低雇员心理挫败感,以达成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及任务绩效的目的,是每一个企业稳定并且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章以大量文献与相关理论为基础,着重讨论员工在辱虐管理环境下,其心里挫败感在辱虐管理与工作满意度及其任务绩效之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海珍 《经济管理》2020,42(2):127-143
以往研究认为持传统观念的员工(即传统性较高的员工)较少受到辱虐管理的消极影响,即认为传统性缓解了辱虐管理对上下级互动关系的消极影响,然而传统性缓解还是加剧了辱虐管理对员工心理福祉造成的损伤,传统性又如何影响员工心理福祉损伤与行为偏差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关注。本文利用117份MBA学生两期调研数据和202份领导-员工配对数据进行研究发现:(1)辱虐管理与员工人格解体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传统性加强了辱虐管理与人格解体之间的正相关关系;(3)传统性削弱了人格解体与人际指向偏差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与以往认为传统性缓解了辱虐管理消极影响的研究不同,本研究发现传统性加强了辱虐管理对员工心理福祉的损害,但削弱了心理福祉损伤与人际指向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80名员工和其直接领导的配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从组织政治的视角考察了辱虐管理、组织政治知觉、组织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辱虐管理对组织政治知觉和组织政治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政治知觉中介了辱虐管理和组织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且马基雅维利主义调节了辱虐管理和组织政治知觉之间的关系,辱虐管理对于组织政治知觉之间的关系对于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比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更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破坏型领导已经成为领导行为研究的新视角,辱虐管理是破坏型领导行为的一种,以Tepper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已经证实辱虐管理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心理压力等结果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目前,基于中国组织情境的辱虐管理的研究还比较少,研究角度也有待扩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668份问卷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全模型方法,对以组织公正与心理困扰为中介变量的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影响机制的整合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具有正向影响;组织公正在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是通过心理困扰实现的;心理困扰在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影响中有中介作用;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是通过组织公正对心理困扰影响路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王丹 《经济与管理》2012,(10):65-70
基于煤矿基层管理者的工作行为与矿工工作行为有重要关联性,重点探讨基层管理者的负向管理方式,即:辱虐管理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利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且认为组织公平在辱虐管理与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来加以分析.实证分析表明:煤矿基层管理者的辱虐管理对矿工的不服从安全行为和不参与安全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用层次回归分析法验证组织公平中的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这三个维度均在辱虐管理和矿工的不服从安全行为和不参与安全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证实了中国背景下辱虐管理对矿工工作行为的破坏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动机和能力信念视角,构建辱虐管理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多重中介模型,并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内保险、证券、银行等金融行业中的336名企业基层员工为研究对象,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辱虐管理对员工主动创新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内在动机、亲社会动机、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辱虐管理会降低员工内在动机、亲社会动机及自我效能感,而较低水平的内在动机、亲社会动机及自我效能感又会进一步降低员工的主动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8.
龚洋冉  陈昊 《技术经济》2013,(10):112-120
利用323对员工与上司的配对数据,从权变视角探讨了员工道德观对员工在工作场所中角色外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越轨行为)的作用机制,并考察了直属上司的辱虐管理在这一机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员工行为受其道德观的指引,道德观水平较高的员工更倾向于执行组织公民行为且更不倾向于执行组织越轨行为;反之亦然;辱虐管理在这一机制中起负向调节作用。最后指出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服务型领导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和下属双方匹配的一致性,但现有研究局限于仅从领导或下属单一视角考察服务型领导的影响。基于个体-环境匹配理论,对服务型领导供求匹配一致性与创造力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追随者内在动机的中介作用与追随者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0个领导与726个员工的配对数据进行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结果发现:与服务型领导低匹配(低供给-低需求)相比,追随者的内在动机在服务型领导高匹配(高供给-高需求)时更高;服务型领导供求匹配通过追随者内在动机影响创造力;追随者主动性人格在服务型领导供求匹配与追随者内在动机之间并不存在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实商业环境中,领导者有时会以损害集体利益为代价而谋取个人利益,以此为特征的自利型领导最近受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普遍关注。基于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系统总结了自利型领导的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影响结果及其与辱虐管理、非伦理领导的异同,并针对当前研究不足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