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八景溯源与地方八景研究、八景诗图文研究、 八景空间格局及其传承更新三大方面回顾和阐述了泛东亚地区 八景文化的研究进展。从八景溯源论、传播影响、方志八景意 义、八景演变等方面综述了中国八景的文化传播价值及其在泛 东亚地区的宗源地位;从形成发展、文化输出等方面综述了八 景诗图文发展脉络及其作为传播媒介的重要意义;从八景格局 分布、现代空间组织、保护恢复、传承更新等方面综述了八景 对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西湖行宫初创于康熙,兴盛于乾隆,是清帝南巡线路上一座重要的也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行宫。西湖行宫后苑园林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高超水平,是清代皇家行宫园林的重要例证。以西湖行宫园林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变迁脉络,论证西湖行宫的初创时间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利用古代文献和图像资料对行宫园林的变迁过程进行深入分析,认为雍正时期浙江总督李卫的圣因寺山园开发奠定了乾隆时期“西湖行宫八景”的基础,总结西湖行宫的园林特色表现在因山构园、院落结构与八景题名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从水文化视角出发,筛选出嘉兴历代地方志及代 表性诗画中的62组完整八景序列,采用“三位一体”的方 法,以“自然-社会-文化”系统解读得出:嘉兴八景聚合了 “物态-行为-精神”3个层次的地域性水文化,以水适应性 景观展现出水乡人居环境营建中的生态智慧,融合共生形成 了“人境合一”的内生机制;其地域性营建特征为“以物为 基,因水而生”“以行互联,因水而兴”“以文传情,因水 而美”,推动了水域景观风景化和生态化的发展。提出江南 水乡的完整保护可从内生机制出发,兼顾水生态、水实践和 水人文的良性循环,以此营建具有典型地域性和生态性特征 的可持续水乡景观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概念被提出,各国纷纷开始了智慧城市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物联网、地理信息数据平台建设、云计算等都是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阐述了智慧建设理论的特征和内涵,然后再对其关键技术相关问题进行重点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是解决当前各类城市发展问题的有效出路,但智慧城市的建设很难采用统一的模式,因此,智慧城市需要进行分类建设。对智慧城市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了智慧城市相关关系,并运用共词分析方法分析了智慧城市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智慧城市三维建设体系,提取了城市分类指标,然后,收集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将32个主要城市分成3类,最后,针对3类城市提出相应的智慧城市建设建议,旨在为不同类型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一条现实的解决路径和方法,对于之后研究智慧城市分类建设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园林图咏是以绘画描绘园林景观、附有题跋诗咏予 以阐释的传统图册,由唐宋史地杂咏和八景绘画发展而来。园 林景观并非古迹,却在文化上与古迹紧密联系,利用古迹进行 景观创作,古迹是园林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以具有代表性的 清代皇家园林图咏——圆明园和避暑山庄图咏为例,分析图咏 景名、序言、御制诗及注释文本,对比各景绘图与相关古迹图 像,提出了园林图咏阐释古迹的3种方式,即景名源于古迹典 故、主题内涵索引古迹、形象布局写仿古迹,阐释了古迹的社 会价值以及文物价值中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智慧城市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必然,面向智慧应用框架的智慧湖北建设是推进湖北省新型城市化、信息技术与应用领域深化融合的重要举措。在界定智慧城市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面向智慧应用系统的智慧湖北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智慧湖北发展战略,包括以智慧武汉为核心发挥辐射作用、基于城市化发展阶段分步推进智慧建设、立足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开展智慧应用建设,并构建了面向智慧应用框架的智慧湖北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智慧湖北建设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何应对伴随的信息安全挑战,保障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从我国智慧城市基础架构和安全环境分析入手,研究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信息安全风险的基础设施、技术、管理和政策法规等内容,分析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在技术、管理和建设运营方面的需求,并根据风险的4项来源构建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旨在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可能发生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科学防范,使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更加安全稳健。  相似文献   

9.
建立政府、企业、协会、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多元为一体的城市竞争情报体系,提供针对性情报服务,对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和有序运行至关重要。基于此,以应对生态反倾销为目标,构建智慧城市竞争情报体系并建立预警模型,对出口产品生态反倾销风险进行情报预警,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住区规划的理论研究从物质功能主导转为人居环境和社区情感,对社会、文化、心理等的"深生态"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分析城市生态住区建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我国城市生态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之上,还应具有独特、丰富的人文生态,凸显人文内涵是城市生态住区建设的必要前提。同时,文章以人文生态的内涵为出发点,探讨了人文生态理念下的城市生态住区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1.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高效、敏捷、低碳运转.本文在阐述“智慧城市”内涵的基础上,对奎屯市发展“智慧城市”的意义和基础进行表述,并对奎屯市在建设“智慧城市”时应注重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在快速城市化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安全视域下的城市空间格局研究成为城市学与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及生态学与城市研究的融合,城市生态空间格局研究内容趋于丰富。在概要回顾城市生态空间格局研究的概念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并从城市生态安全理论和空间格局评价、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规划及优化两方面进行了评述,总结出未来相关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
建立政府、企业、协会、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多元为一体的城市竞争情报体系,提供针对性情报服务,对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和有序运行至关重要。基于此,以应对生态反倾销为目标,构建智慧城市竞争情报体系并建立预警模型,对出口产品生态反倾销风险进行情报预警,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和生态环境的敏感性,但是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生境破碎、生态功能脆弱问题日益严重。绿道是城市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研究基于生态保护原理的绿道规划方法具有现实意义。以苏州为例,结合城市生态结构特征,以生态保护理论为指导,分别从构建以生态维育为目标的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倡导以生态功能为导向的绿色廊道体系设计,强调以生态服务为提升的慢行系统设计等不同层面规划绿道网络体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河北实际,将新发展理念与河北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对新发展理念引领河北省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探析;论述了在河北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既要搞清楚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作用,又要深入了解河北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分别从智慧城市的内涵与特征、新发展理念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指引、河北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现路径三个部分阐释新发展理念引领河北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形成河北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14至19世纪间北上出使中国的越南使臣创作的汉诗成就斐然。湖南是绝大多数越南北使往返必经之地,湖南境内的湘江和洞庭湖为越南北使天然地提供了舟行之便,越南北使行舟于湘江和洞庭湖之上创作了大量"湖湘诗",这些诗叙景、抒怀、记事兼备,很多是同湖湘文士相与酬唱,其中那些以"潇湘八景"为直接对象或者灵感触媒的诗歌,与日本、韩国的同类诗歌一道,构成了中古、近代东亚文化圈内引人注目的审美-艺术景观。  相似文献   

17.
智慧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同时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分析了智慧城市发展的背景和内涵,重新梳理了对ICT、学科交叉与战略意义的再理解,比较了国内外智慧城市在建设愿景、基础设施、战略规划、政府治理与协同、建设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异同,指出了现阶段理性建设智慧城市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贤峰 《发展研究》2010,(12):111-116
"智慧城市"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其建设也在许多城市逐渐展开,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鲜有研究和分析。本文通过对城市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研究,根据"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发展特点,总结提炼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智慧南京"为案例,具体计算、分析了"智慧南京"评价指标值及未来五年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需要对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进行有效性应用,最终使得城市的管理方式实现科学化、智能化、可持续化,更好的满足各类人群在城市中学习、生活、居住等等各个方面需求.在应用的众多技术方式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提升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可以提高城市的功能和水平.因此,我们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内涵、智慧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作用、基于测绘地理信息的智慧城市未来发展举措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21世纪,绿色发展已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主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从生态城市的内涵、主要特点、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及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出发,并结合宁国建设生态城市的现实情况,对宁国市下一步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