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得到的大型微观数据,可从企业层面实证分析中间品进口对北京市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理论上,中间品进口一方面通过企业“进口中学”和市场规模效应会促进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并通过使企业“逃离”竞争激发企业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可能通过将企业固化于价值链低端,形成对进口的依赖,从而使企业完全丧失自主创新的能力。实证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显著促进了北京市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于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民营企业、同时进口资本品与中间品的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但是,对于非出口企业、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北京市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中间品进口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帮助企业破解制约进口的不利因素,积极鼓励具有研发能力的特定企业提升中间品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研发外部化的发展,企业的创新活动由过去的内部创新向开放式创新发展。本文基于国泰安中国非上市公司数据,在控制了企业规模、市场竞争、负债率和资本密集度的情况下,分析了外资研发、制度环境对我国工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自身的R&D投入对其创新产出的正向影响较小;外资研发对我国企业创新没有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制度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与企业的创新产出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产权结构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有微弱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自“十三五”时期,中国就开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该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重点行业,代表了中国未来的科技、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企业的创新活动,会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第一引擎。本文借助国泰安数据平台,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企业规模与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都呈现出“U”状关系;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却呈现倒“U”状关系。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规模在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中起了调节作用,企业规模增大,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作用会被减弱。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新产业组织学中SCP分析范式,采用2004~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数据库,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企业研发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企业规模和市场集中度与研发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规模的增长和竞争的加剧是有利于创新的。从企业产权特征来看,与其他所有制相比,股份制和有限责任制企业的创新投入激励要更大些,而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则无明显差异。此外,企业的市场份额越大,其研发积极性也更高,这表明研发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除了市场结构对创新投入影响外,市场绩效也影响着企业的研发强度,其中,企业的利润积累能促进研发支出,且研发支出也随新产品产值比重的提高而增加。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就如何鼓励企业创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6-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持续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样本OFDI促进了持续创新,但区域差异显著,OFDI显著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持续创新,而对东部地区持续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在全国样本门槛效应检验中,随着OFDI规模的逐渐增长,OFDI对持续创新的影响不断减弱.适度规模的研发投入和适度的制度水平对OFDI与持续创新关系的影响最显著;分区域进行门槛效应检验后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均不存在制度水平的门槛效应.东部地区在OFDI规模约束下与全国样本结果类似.中部地区随着OFDI规模和研发投入的增长,OFDI对持续创新的影响由负转正.西部地区随着OFDI规模的增长,OFDI对持续创新的影响由负转正,且正向影响在减弱,随着研发投入中研发经费的增加,OFDI对持续创新的影响由负转正.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13—2017年上市企业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效果、影响机制,并探究了产权性质、规模、市场竞争程度、融资约束、管理层薪酬及控制权激励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第二,研发投入在政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三,政策在国有、规模较大、市场竞争程度较低、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管理层薪酬激励或者控制权激励较强的企业中实施效果较好.据此,本文针对政府和企业提出了不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发直接带来厂商成本的变化,进而由于技术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及研发带来的规模经济,会导致多数产业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在专利保护与许可证制度下,当研发导致的沉没成本比较小时,会因其研发速度更快而使厂商数量较多的竞争性市场的福利好于寡占或垄断市场。合作创新与国内竞争可以优化市场结构,提升我国企业研发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不同创新模式下医药企业研发创新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探究了创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及其交互作用对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1)加强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对整体医药企业研发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不同创新模式对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不同,英美创新模式与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交互作用对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效应依次大于欧洲大陆和中国。(3)英美创新模式下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医药企业研发人员强度的交互作用对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大。据此,需要完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中国创新模式转型,以发挥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模式的协调作用,并通过提升我国医药企业研发人员强度来增强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探讨新兴市场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问题,研究企业国际化水平、研发管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通过对1349家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1)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与技术创新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2)企业的研发管理对上述关系会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只有在企业注重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管理时,国际化经营才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因此,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注重自身研发管理能力的提高,保证足够的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本文的研究结论对高科技企业如何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的号召、提升全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科技创新对企业优质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企业为了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研发投入逐渐增加.创业板上市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规模限制,在研发投入中面临融资约束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分析企业的研发投入现状与融资的制约因素,探讨不同融资方式在企业研发投入融资过程中的作用效果,为企业缓解研发投入的融资约束提出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