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金花村建设到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从村庄环境整治到"千百工程"全域推进,从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拓展到"三化五美、五位一体",近年来,江宁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把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把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把发展乡村文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特色。推动村庄形态适度集聚、农村产业转型发展、乡村环境生态美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南京市浦口区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统领,开展了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统筹城乡、美丽乡村示范区和示范村、"八颗珍珠"建设为突破,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2013年已建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家,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八颗珍珠"10家,全面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初步呈现"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新浦口、农民新家园"形象。  相似文献   

3.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业部今年将遴选1000个"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的申报主体是村、乡(镇),鼓励符合以下条件的村或乡(镇)优先申报。(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和乡村文明基  相似文献   

4.
基于波兰尼"双向运动"理论,从市场扩张和社会保护的两重维度,建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集体经济演进的内在逻辑提供一个深层次解释。研究表明,从"苏南模式"、乡镇企业改制到新型合作经济兴起,苏南乡村经济先后掀起了"集体化"、"去集体化"和"再集体化"浪潮。与之对应,市场扩张和保护农民之间关系呈现如下演化过程:由市场和保护农民的"双缺失"到市场重生和保护农民的共同演进,到市场扩张与保护农民间严重失衡,再到乡村经济"再内嵌"于乡村社会的过程。苏南乡村集体经济演化的内在逻辑折射出"国家、农民与市场"之间复杂关系,今后亟需在福利国家建设和赋权于民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民和乡村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与实践,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美丽乡村"八颗珍珠"村已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营,初步实现了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目标。如何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浦口区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运行机制方面积极开展探索和研究。一、在投入机制上大力创新浦口区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乡村自建、社会投资、农民自筹"的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马咀村地处渭北高原至黄土高原之间,紧邻西延高速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锦阳湖坐落于马咀村境内,钟灵毓秀,魅力四射,村边植被繁茂,林果品种繁多,一年三季花飘香。全村93户372人,耕地面积1662亩,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00元。在村两委带领下,马咀村一步步发展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完成了从"烂杆村"到"水泥村"到"生态村"再到"欧洲风情小镇"的转变。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要求下,马咀村村委会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富裕农民、提升农业、  相似文献   

7.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的保障。产品、市场,是产业兴旺不可或缺的条件。怎样有效利用资源,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浙江嘉兴,一个地处长三角但还保留着大量耕地和乡村产业的地方。近年来,嘉兴面对市场需求,发力乡村一二三产业,从发掘培育特色农产品、打造"食物后花园",到探路农业经济开发区、像开发工业一样开发农业,再到打造美丽乡村经济、积极融入长三角"朋友圈",嘉兴把农业产业打造成一张靓丽的名片,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城乡融合。本刊记者近日走进浙江嘉兴,一起探寻嘉兴乡村产业从"兴"到"强"再到"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农发行信贷支持崇州1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在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探索出农发行支持"三农"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似乎是与城镇化发展相对立的"另一片天地":乡村建设美丽了,村民留下了,又何须城镇化呢?然而,细细琢磨,却也不难悟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其实也是一个乡村贴近城镇的"类化"而不"同质"的过程。怎样才算"美丽乡村"?简单地说,至少得具备三个条件:一要有坚实的产业支撑,包括现代农业产业或其他特色产业——贫穷的乡村不可能保持真正的美丽;二要有优良的生态环境——脏乱的乡  相似文献   

10.
从最早的种水稻到种桃,从卖桃再到"卖花"、"卖生态",思路转变的一小步迈出了乡村发展的一大步。以桃为媒的产业链富了村民,美了生态,兴了乡村。在探索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浙江宁海的中堡溪村不失为一个"美丽经济"的样本。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市于2014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每年评定15个左右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14年以来,共累计评定市级示范村45个,示范村作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在乡村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人文培育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引领并带动了面上工作。一、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的背景2013年农业部在全国开展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并制定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从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  相似文献   

12.
2017年汕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三年大行动,目前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镇村一级机构和人员建设不健全、部分美丽乡村建设未能发挥农民的主动性、规划编制问题较多、各村投入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后期管护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并据此提出了完善镇村一级体制机制、提升规划编制质量、积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农民的主体意识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胡金刚 《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21):F0002-F0002
<正>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2013年5月,农业部启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至11月,全国已经有1100个乡村被确定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目前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出了十大模式,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差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美丽乡村创建的内容因村施策、各有侧重、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为进一步诠释这一建设成效,中国农业出版社装帧设计中心主任胡金刚用画笔真实记录下了这些风格各异,景色秀丽的美丽乡村。这些画作描绘了美丽乡村的优美、整洁、纯朴、恬静;反映了农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一碧千里万亩金黄、垅上鲜妍河边翠绿、青瓦白墙碧水涤尘……"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近年来全方位开启现代乡村内外兼修的"美颜"模式,把曾经的田园向往变成现实.2020年以来,江宁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为支撑,着力升级农业产业,建设美丽乡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乡村振兴的江宁路径.2021年,聚力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4.0版本,全...  相似文献   

15.
正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从事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积极探索"政校合作产学研贯通"的乡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为本地区培育了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为高素质农民铺就了成才之路,成为政校合作的"实验室"、乡土人才的"培养基",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谱写了美丽篇章。  相似文献   

16.
<正>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美丽乡村博览会面世了。天地有大美,常在乡村间。在悠悠岁月中,中国农民一直怀揣希望追逐梦想。美丽乡村,作为多姿多彩缀满中华大地的颗颗明珠,寄托着亿万农民流淌在历史长河里的中国梦。千百年来,广大农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追求美、发现美、塑造美、展示美、传播美、弘扬美,形成了一系列农村美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美丽乡村承载着中国农民既古老又长青的光荣与梦想,成为悠久灿烂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成为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优秀基因。现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作为"升级版"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22):F0002-F0002
<正>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2013年5月,农业部启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至11月,全国已经有1100个乡村被确定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目前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出了十大模式,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差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美丽乡村创建的内容因村施策、各有侧重、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为进一步诠释这一建设成效,中国农业出版社装帧设计中心主任胡金刚用画笔真实记录下了这些风格各异,景色秀丽的美丽乡村。这些画作描绘了美丽乡村的优美、整洁、纯朴、恬静;反映了农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唤起了人们对家乡的爱恋。鼓舞大家为实现美丽中国梦大步前进。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17):F0002-F0002
<正>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2013年5月,农业部启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至11月,全国已经有1100个乡村被确定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目前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出了十大模式,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差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美丽乡村创建的内容因村施策、各有侧重、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为进一步诠释这一建设成效,中国农业出版社装帧设计中心主任胡金刚用画笔真实记录下了这些风格各异,景色秀丽的美丽乡村。这些画作描绘了美丽乡村的优美、整洁、纯朴、恬静;反映了农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唤起了人们对家乡的爱恋。鼓舞大家为实现美丽中国梦大步前进。  相似文献   

1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还要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生活家园。该书作者对河北省村干部和农民进行调研,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空心村治理、宅基地置换、厕所和厨房改造、垃圾处理、能源利用等一系列问题,探讨村干部和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意愿和愿望,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可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经过多年的实践,各地逐步形成农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主、财政奖补为辅的美丽乡村建设新途径。随着项目的建设实施,"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的问题逐渐显现,迫切需要强化"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资金审计,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一、规范审计范围农村税费改革后各村委会实施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重点是2013年以来实施的"一事一议"财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