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性别结构是否均衡将直接影响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并直接关系到婚姻、家庭及社会安全等重大社会问题.婚姻挤压现象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并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婚姻市场出现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农村的婚姻挤压程度高于城镇,低学历人口同样高于高学历人口;社会上出现了较庞大的光棍群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内生家庭谈判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当前婚姻匹配中梯度匹配与结构性失衡并存现象。本文认为,由于在养育孩子投入中自然的性别差异,择偶倾向上出现性别差异,女性存在向上匹配倾向,而男性则存在向下匹配倾向。当受教育程度性别差距缩小,尤其是高学历人群中男女性别比降低时,出现梯度匹配与高学历女性的匹配困难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十八世纪后期中国男性晚婚及不婚群体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依据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刑科题本婚姻家庭类档案中获取的个案,对十八世纪中国社会中的男性晚婚和不婚群体作了探讨.按照本项研究,在十八世纪中后期的中国社会中,25岁以上未婚者在总样本量中占15.37%,晚婚比例接近六分之一;30岁以上未婚者占总样本数的10.33%,40岁以上未婚者占总数的比例为3.27%;45岁以上未婚者所占比例为1.25%.这些结果告诉我们,在当时社会,晚婚比例是比较高的.然而较高比例的晚婚却并不意味终身不婚也是高比例的.在晚婚者中绝大多数为出身社会中下层者.晚婚男性主要集中在贫穷家庭出身者中.经济困窘是其婚姻失时的根本原因,而男女性别比例在一些地区的严重失调加重了其婚姻的难度.男性晚婚的高比例表明,在十八世纪的中国,人口的消极抑制行为是存在的.它对社会中下层家庭的人口增长会起到一定阻滞作用.男性晚婚者的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正常婚姻秩序的冲击.由此使男女在婚姻之外的两性关系禁闭难以形成,至少使严厉的男女"大防"松驰下来.它无疑对传统道德的维系产生了冲击和威胁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繁殖竞争视角,利用1996-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实证考察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与创业决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四类不同人群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与创业决策显著正相关,但它仅与未婚男性人群创业决策显著正相关,而与未婚女性/已婚男性/已婚女性人群创业决策均不相关。结果为人类经济行为和结果提供新见解,证明了某些生物属性可能会对人类经济行为(如创业)产生影响。但是,为解决就业问题和实现经济增长目的,政府不应有意操纵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以促使人们选择创业,而应为未婚男性人群制定个性化创业扶植政策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以"社会价格"为基础的两方搜寻匹配模型分析婚姻市场均衡条件及价格扭曲导致的失衡。在行为主体理性、价格信号准确的婚姻市场,将形成"顺序的"均衡结果,即同等级、同类别男女结合的"同型婚配";但是主体对自身及对象价格估计的偏差,都将导致市场失衡。一方面,自我高估导致本应匹配的男女无法顺利结合,自我低估则使人仓促迈入并不合适的婚姻,此外,两者均有消极外部影响——将条件最差的男人(女人)驱逐出婚恋市场、使其无法找到婚配对象。另一方面,"社会价格"信号可能发生故意或无意的扭曲,造成对他人真实价值的错误估计以及随之而来的恋爱选择偏差;但是这类价格扭曲将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双方信息的对称化而逐步得到修正。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男孩偏好和对女孩的歧视导致了男性婚姻挤压。在潜在初婚比模型的基础上,使用标准化初婚频率和去进度效应方法设计了两种新的模型,并与现有模型结合,研究中国婚姻挤压状况。在潜在初婚比基础上开发的模型所得到的结论基本相同。2016年到2046年的30年时间里,婚姻市场上男性和女性的潜在初婚比都在1.15以上;2060年之后保持在1.05-1.08水平。从2000年开始,中国会面临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2016年至2046年平均每年过剩男性在120-150万之间,2060年之后每年在50万之下。如果出生性别比得不到有效控制,则未来男性婚姻挤压情况将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7.
陈颐 《发展研究》2007,(5):105-107
人口性别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会受到育龄妇女生育率、出生婴儿性别比、男女分别的死亡率以及人口迁移等的影响.人口性别结构从某种程度上会对结婚率和妇女生育率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再生产速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估了高校扩招对婚姻市场带来的影响。高校扩招不仅导致大学生和研究生入学人数迅速增加,其性别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接受高等教育推迟了进入婚姻市场,搜寻失败的概率提高;女性在高等教育群体中开始占主导地位,在传统的婚姻模式下,匹配困难和失败的风险进一步增大;劳动力市场成功降低了她们的婚姻收益。本文用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研究生的婚姻选择,用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本科生的婚姻选择,发现高校扩招对婚姻市场的不利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上世纪70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出生率大大下降,高人口红利、 改革开放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在短暂的人口红利过后,中国迅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口增多的同时男女性别比也出现问题,男多女少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婚姻挤压、 不稳定因素增加等社会问题的出现,那么性别比失衡出现的原因及目前放开二胎政策会不会对这些有影响?我在下文内将大致论述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如此发达的世界,信息传播之快让我们应接不暇,随之问题逐渐产生,住房问题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高房价令人忘而兴叹,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大多就是楼市的动态,为了更加适应和与现代社会配合,相应的房屋制度也会层出不穷,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房地产产业的需求和供给的政策,为高收入、中收入和低收入的家庭提供全面的房屋信息,用市场来满足多层次的购房需要,达到各方面的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