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冠疫情冲击、经济韧性与中国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贵  高佳 《经济管理》2020,42(5):5-17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了国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中国宏观经济、不同产业和微观企业产生重大冲击,而且也改变了国人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中国经济及其高质量转型升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客观地分析了疫情对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所造成的冲击、对中国经济韧性和企业发展的挑战。特别地,本文还诠释了经济韧性的内涵及其持续演进过程,解析了国民经济韧性体系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总结了影响经济韧性水平的各个关键因素,识别了提升经济韧性过程中需要特别权衡的几个重要关系,并围绕全力推进中国经济向数字化、智能化、消费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以及中国企业如何有效应对动荡的市场环境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路遥 《当代经济》2018,(8):24-25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央行创新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意在通过该措施来定向调整经济结构,将资金流向引导入“三农”和小微企业薄弱环节,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将以农业行业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来验证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农业的调控效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婷  郭明 《经济论坛》2020,(6):67-72
2019年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外部冲击,整体上增加了金融领域的风险水平,在经济冲击效应、情绪传染效应相互影响的负反馈机制影响下,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增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可能性。中国政府强有力的措施对于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及防范系统性风险爆发有重要的作用。未来,需要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持续动态监测和压力测试,金融机构和企业应建立应急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防止因外生冲击事件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4.
5.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三次产业增加值、三大需求、企业利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下降,居民收入改变了以往平稳增长的走势,增速明显回落。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三四月份经济增长呈现出恢复态势。本文运用统计数据,从生产、需求、收入、价格角度分析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此外,本文也对疫情防控下的新机遇进行了探讨,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期望为在疫情防控状态下继续保持中国经济活力、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发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可影响经济长期发展,但现有研究集中于短期冲击。全要素生产率(TFP)为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对经济的长期影响提供了理论视角。理论证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是驱动TFP增长的两大动力,两大动力又受到教育、创新、市场效率、基础设施、制度五大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五大影响因素→两大动力→TFP的传导路径。沿着这一路径,分析了新冠疫情作用于TFP的机制,结果表明新冠疫情对TFP的影响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为经济长期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风险。在此基础上,从协同打造人力资本强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市场效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重大危机防控制度五方面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突发,正从局部向全球扩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发酵且不断蔓延,2020年世界经济继续放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不排除个别国家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自身即受到疫情影响,也会有溢出,中国经济率先走出疫情意义重大。尽管疫情终将被控制,一系列措施也会使经济走出低谷,但风险依然存在。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更加严峻、拯救经济的政策风险后遗症以及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重置的挑战都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8.
需求冲击、二元结构与中国转型期结构性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开放经济条件下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引入二元结构变量,通过建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需求缺口理论,分析二元结构矛盾下需求冲击影响价格波动的作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需求冲击形成的产出缺口是驱动中国通货膨胀动态调整的重要力量;二元结构矛盾加剧了需求冲击的通胀压力。研究结论揭示了通货膨胀演进中呈现商品二元分化,地区差异等结构性特征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
陈萌 《发展研究》2014,(4):33-43
本文通过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影响就业的机理,运用税收调查和减免税调查的企业数据资源,从需求层面建立模型框架,对整体减税、分税种减税如何影响就业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冠疫情冲击了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稳定。很多国家推出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应对危机。从经典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博弈理论来看,应对本次疫情冲击的各国货币政策协调性不足,“以邻为壑”的非合作均衡效果明显。为数不多的货币政策协调也存在执行力不足、深度与广度不够、新兴市场国家话语权低等问题。在世界经济紧密联系、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加强的背景下,为了应对疫情冲击,国际组织需要创设协议和合作剩余分配机制,寻找货币政策刺激效果和防止国际资产泡沫之间的平衡,加强政策沟通和信息共享,提高新兴市场国家话语权,建设有效的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机制。中国应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建立长期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在现有的IMF和G20等平台上发挥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协调桥梁作用,通过持续开展央行间技术性合作等措施参与和推进协调进程。  相似文献   

11.
12.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表现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要符合国际分工发展的新趋势;其重点不再是保护民族工业,而是培养国际竞争力;经济结构调整应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既不能满足于国内市场,更不能像过去那样只注重生产领域的调整等。考虑这一影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应该确立开放的产业发展模式,调整产业政策实现机制,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间协议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COVID-19 outbreak, and puts forward with five basic insights concerning the degree of the impact, its duration, its key areas, and its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among other aspects. The article hold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more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and judgement of how the virus affects the economy, particularly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growth for 2020Q1 and the entire year. Only on the basis of reasonable analysis can we better grasp measures required to cope with the economic impact, combined with more targeted policy launch and adjustment, so as to speed economic recovery to its normal level.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summarises developments in the Australian economy in 2020. It describes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labour market ramif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COVID-19, and the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implemented to help counter its effects. COVID-19 has resulted in considerable slack in an economy that was weak pre-pandemic. While current policies are appropriately focused on stimulating demand and supporting employment, existing challenges such as weak growth in productivity,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real wages are also likely to remain relevant post-pandemic.  相似文献   

15.
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2002年开始,便有热钱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的股市、楼市和银行系统等经济领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热钱进入的渠道、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控制热钱流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以来, 中美两国的抗疫策略与效果截然不同。这种差异的背后隐藏着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密码。面对诸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由于其中关涉诸多重大利益关系, 任何国家的相关主体, 特别是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及其民众之间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复杂的博弈。从政治经济学的视阈, 运用博弈分析工具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 “三方博弈”中存在的诸如处罚系数、中央政府发现地方政府消极抗疫行为的概率、民众分配系数、公益人激励系数、经济人激励系数、民众对自由与个人利益的追求、政府效用偏好等影响抗疫策略的因素, 以及其决定的不同的抗疫策略选择。 中美两国抗疫效果截然不同,表面上看是抗疫策略选择问题,本质上是国家治理理念、政治制度、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民众思想意识等方面的根本差异。中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总体战、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既是对中国国家治理理念、政治制度、国民性的一次考验,更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一次成功检验。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以次级贷款危机为起点,迅速蔓延到美国的金融、股市、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美国经济,并且随着全球经济链条进一步扩展到世界各地,进而演变成为全球性经济危机。基于美国处于世界经济的核心地位和中国经济、产业、金融、外汇的特殊性,中国政府必须进一步结合自身经济特点,采取积极、合理的政策应对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帆 《开放时代》2001,(8):63-75
本文以大量的数据资料,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各行业的现状和加入WTO以后可能适应能力,并试图描画出入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大致图景。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tting of labor market reforms in the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EMU), as a political compromise pressured by the lobbying of business interests and trade unions. Using a common agency model of lobbying, we model the impact of distorted and non-distorted Central Bank monetary policy on EMU member state incentives to reform its labor market. Paradoxically, a majority of citizens who do not support the reform can lead to an optimal level of reform. We also show that, in a context of EMU enlargement, inflationary policy generates a status quo if there is a majority of non-supporters. Surprisingly, inflationary policy enhances the reform if the share of non-supporters over supporters increases, and weakens it if this share decr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