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我国农村发展的既往实践看,农村脱贫工作的根本性办法是改革脱贫、发展脱贫,精准脱贫应该是改革脱贫、发展脱贫的工作策略。农村贫困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农户不能充分就业,其背后则有体制、基础设施、技术和教育等多重原因。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在农村建立合理的人地比例关系,让留在农村的居民进入现代社会分工体系,使其成为有效率、实现充分就业的职业农民。实现这  相似文献   

2.
学前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的方针,同时也作出了"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政府对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而民办幼儿园在财务管理上又存在诸多问题的现实情况,在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民办学前教育健康、稳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严重的萎缩,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重新融合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加强专项资金投入、发挥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的作用、加强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为农村学龄前儿童提供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正>从我国农村发展的既往实践看,农村脱贫工作的根本性办法是改革脱贫、发展脱贫,精准脱贫应该是改革脱贫、发展脱贫的工作策略。农村贫困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农户不能充分就业,不能融入现代社会分工体系,其背后有体制的、基础设施的、技术的和教育的等多重因素影响。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在农村建立合理的人地比例关系,使留在农村的居民融入现代社会分工体系,使其成为有效率的、实现充分就业的职业农民。实现这个目标,就必  相似文献   

5.
从精准扶贫到全面脱贫再到乡村振兴,我国已经构建起科学、立体的"三农"发展战略布局。2019年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在精准脱贫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少数民族的脱贫工作不仅难度大,而且进度缓慢、方法陈旧。为打破少数民族精准脱贫工作的困境,以广西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探析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现状,指出少数民族脱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新发展理念作为价值导向,为推进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出了优化少数民族精准脱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指出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贫困村脱贫出列之后,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稳定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性如何,成为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笔者作为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驻滑县慈周寨镇北李庄村第一书记,光荣参与并亲身见证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辛和不易。结合北李庄村的脱贫历程、产业现状、振兴目标等具体实际,  相似文献   

7.
李雁 《农业经济》2022,(3):59-61
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消灭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问题,但相对贫困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脱贫地区也依然存在发展基础薄弱、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相关问题,同时脱贫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具有独特的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所以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不仅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对切实改变脱贫地区的现状,推进脱贫地区的全面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脱贫攻坚重在精准,难在可持续,应充分利用蔚县自身的文化和特色资源,牢牢把控脱贫攻坚战、乡镇振兴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2022年冬奥会的多机遇叠加优势。通过研究蔚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让蔚县乡村旅游具有稳定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2021,(10):62-72
新发展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理论逻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历史逻辑是从"贫困—温饱—小康—富裕"的必然结果,现实逻辑是脱贫成果还具有不稳定性、脆弱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科学内涵是巩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的成果,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不产生新的贫困人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帮扶标准、对象、工作领域等多方面的拓展和提升,使脱贫人口在稳定脱贫基础上继续向富裕目标迈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从宏观区域维度应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从微观个体维度应提升脱贫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政策制度维度应保持政策总体上稳定与适度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10.
正凉山州分行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努力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助力脱贫攻坚与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期,如何发展产业从而"稳脱贫、防返贫",成为多方研究的课题。农发行凉山州分行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努力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助力脱贫攻坚与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1.
日前,财政部部长助理刘红薇在参加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时说,国务院第17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财政部、教育部起草的《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12.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而"脱贫摘帽"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检验脱贫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尺。本文分析了宁夏脱贫产业的现状、问题,并从深入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多措并举推动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脱贫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创新多种利益联结方式等方面,对"脱贫摘帽"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动态     
正农业部推进大兴安岭南麓片区脱贫攻坚7月4日,农业部等33家部门和单位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组织召开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部际联席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交流大兴安岭南麓片区脱贫攻坚经验做法,推进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加快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步伐。为进一步明确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的思路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4.
卢亚玲 《山西农经》2023,(11):39-41+116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下,要想实现发展,必须要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在政策、产业、人才方面相衔接,深入理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文章通过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及现存问题,为二者衔接发展提供更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精准识别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有效的精准脱贫,多维贫困视角下的精准脱贫主要包括政策维度、发展维度和主观维度。研究发现:贫困农户脱贫的未来发展能力较低;贫困农户对于脱贫的认同度较低;五保贫困户相对于一般贫困户和低保贫困户而言更易发生"错退"现象。因此精准扶贫工作在保证有效脱贫的前提下,更要保证长期脱贫,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贫困退出机制、融入社会力量关注扶贫问题等措施实现农户真正"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16.
政府缺位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最大羁绊。学前教育改革制造了新问题《中国改革》:近期,昆明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就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发展做出如下规定:⒈到2010年昆明市民办学前教育在园(班)人数所占比重达到90%以上。⒉推进股份制合作形式办学;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可以试行"国有民  相似文献   

17.
<正>湖南分行始终坚持服务脱贫攻坚统揽业务发展全局,竭尽全力支持贫困地区融资、融智、融力,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服务脱贫攻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大对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要重视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  相似文献   

18.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二者相辅相成。脱贫是县域经济目前最为重要的任务,乡村振兴是后续发展目标。只有确保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两个战略相互配合、协调,才能保证县域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蔡军  梁山 《农业经济》2023,(9):55-56
完成“十三五”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产业发展是主攻方向和根本支撑,没有产业就无法实施稳定的脱贫产业发展使群众摆脱贫困,发展产业是脱贫地区实现小康的核心之路。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期,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主要依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在现状分析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北省脱贫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做了分析,最后针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各个贫困地区社会和经济状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扶贫方式及内容日趋复杂,扶贫任务日趋艰巨,在一个地区采取单一的扶贫方式已经难以取得希望达到的效果,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创新扶贫开发模式,采取多种不同的扶贫开发手段是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的新模式,在扶贫实现形式上实施产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以开发发展产业、以产业促进就业、同时将一部分贫困户从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移民以实现脱贫、并以低保兜底的形式保障全民实现脱贫。最终使贫困户真正脱离贫困,提高收入是扶贫工作的目的。本文结合保定市阜平县扶贫工作实践,就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几种实现形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