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以“区域绿地”代替“其他绿地”,这为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绿地的保护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解读新标准指导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建设发展要求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响应当前城市绿色发展新形势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聚焦从“其他绿地”到“区域绿地”的分类调整,分析新标准下区域绿地的内涵和特征。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结合城乡发展需求,阐述区域绿地规划的核心转型思路。并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论述区域绿地设定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绿地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方向。最后从空间政策、发展引导、部门合作和大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优化的策略。以“区域绿地”的解读为源,聚焦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内外绿地规划建设割裂的现状问题,提出区域绿地规划的转型优化措施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绿色空间的拓展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是城市绿地规划及建设的重 要指导性文件。历时性的文本解读可以梳理城市绿地系统规 划脉络,厘清规划思想、规划内容、规划方法等变迁与发展 特征,了解政策法规、城市发展等因素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建设的影响,并为未来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提供可借鉴的方向 与思路。利用文本分析法,结合ROSTCM6软件,对重庆70 余年的13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进行定性及定量解读,从 规划范围与层次、绿地分类、绿地布局、绿地指标4个方面梳 理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变迁脉络;总结出重庆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具有“公园绿地始终为规划核心内容,系统化思维 逐渐形成,生态保护理念日趋凸显及山城特色不断被塑造” 的发展特征;探讨了政策标准、法律法规、制度改革与技术 进步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提出响应 城市发展定位、协同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编制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公园绿地是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优质公共 绿色空间,并受建设用地的支撑与约束,科学认识其与人口、 建设用地相互关系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引入“脱 钩”理论及模型,将“公园绿地与人口、建设用地”联动,系 统分析1996—2016年三者耦合特征及整体复杂关系。研究 表明:1)公园绿地建设与人口协调关系严峻,与“以人民为 中心”导向脱节;公园绿地与建设用地处于“以土地推绿地” 的“挂钩”增长态势;2)从整体联动视角看,约1/3城市的公 园绿地与人口、建设用地整体统筹建设不协调,公园绿地发展 面临“过度依赖建设用地”困境,亟须转变成“因人口制绿, 以存量建设用地为基”建设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城市绿地资源日益丰富,绿地建设由单纯 的规模扩张转向扩容提质并举的新时期,城市绿地发展开始向 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转变。在全面分 析了当前我国现行绿地管理中城市绿线划定、行业指标管理、 绿地系统规划、遥感调查与测评几种常用方式方法的现状、问 题及彼此的耦合关系之后,进一步提出我国城市绿地管控需首 要解决城市绿地资源价值化评估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提出城 市绿地管控需结合大数据向精细化和智慧化发展,行业指标体 系需进一步从空间和指标内涵上进行扩充等具体建议,为切实 提升我国城市绿地管理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中国城市绿地建设更多的属于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分析中国城市绿地建设问题离不开对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决策的讨论。基于公共经济学视角,利用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对市辖区绿地覆盖率、公园绿地覆盖率、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与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等城市绿地建设指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城市绿地建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广泛存在,地方政府会根据其邻近城市的绿地建设水平来提供本辖区内的绿地建设。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善绿色政绩考核体系、缩小区域差异、加强对外开放、建立多元投资体系等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城市绿地建设。  相似文献   

6.
:引入适应性理论的从动、协动与能动适应层级与耦 合、协同、系统适应思维,结合对山地城市景观环境特征与生 态作用机制的系统分析,分别从城市绿地结构组织、绿地空间 布置以及绿地要素统筹三方面,结合典型规划设计实例,提出 了适应山地宏观地貌、微观地形以及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系统 规划方法,以弥补现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地域针对性欠 佳、山地适应性不足的问题,以为山地城市和谐人居环境建设 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十九大会议的召开,绿色发展理念趋于成熟。 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也引入了绿色发展的 理念,绿地建设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 展模式必然要从高速化的发展转向高质量化发展。融合绿色发 展理念提出了“绿色绿地”的概念,即在绿地建设与维护的全 寿命周期中,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节约型为出发 点,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及低碳要求为基本原则,以提升动 态适应性及韧性为发展愿景,在绿色管控的方式下保护、营 造、修复环境,减少污染,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人们提供 健康、舒适、安全的使用空间,打造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 持续绿地。从人、生态系统、生境、地域、城市韧性5个维度 阐述了“绿色绿地”的内涵,通过“绿色绿地”与“生态绿 地”“低碳绿地”“节约型绿地”等相关绿地概念的辨析,总 结了“绿色绿地”的生态性、节约性、适应性、可持续发展性 等特点,初步提出了“绿色绿地”评估体系的构想,以期推动 “绿色绿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国峰 《大陆桥视野》2012,(18):122-123
本文从分析当前城市土地利用机制的缺陷出发,构建了由市场、宏观调控与公众参与共同构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并从土地有形市场建设、发挥地价杠杆作用,紧缩土地供应政策、加快税收制度改革、加大规划力度,以及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等方面提出加强机制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政府主导的近代南京城市绿地建设始于清末,在 民国时期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特色,值得深入剖析。结合社会 史、城市史研究方法,在由封建帝国晚期向近代都市化转变背 景下,分析当时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及其演变内生动 力。自清末至民国,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变了城市绿地属性及形 态。规划上受到定量空间标准与公园系统模式等西方规划思想 的引导,城市绿地建设除了利用原有自然山水资源外,还有计 划地开展了改建与新建城市绿地。由于受到城市人口增长、交 通发展、私有土地收归国有等因素影响,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出 现新类型,且绿地空间之间联结加强,同时具有绿地总量与空 间分布变化较少、绿地类型转变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非正规城市绿地在建成环境中具有良好适应性,能 填补正规城市绿地服务盲区,在高密度城市中有巨大发展价值 和潜力。但非正规城市绿地空间和功能属性均与正规城市绿地 存在差异,很难直接在规划中照搬套用常规城市绿地规划调控 范式。为此,基于相关研究和实践,对非正规城市绿地概念内 涵及其空间和功能属性展开辨析,与之对应并结合中国现实条 件,从开发“预置化”、用地“长储化”及运营“开放化”研 究非正规城市绿地的用地保障策略,并围绕潜力用地甄别、体 系化统筹、精细化指引研究其调控支持策略,为相关政策制定 和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哈尔滨市大力推进植树造林等绿化工作,城区正由“水泥城市”变成生态园林城市。仅2003年哈尔滨植树141万株,城区内植树1.4万株,新增绿地546公顷,绿化覆盖率由28%J5升为31.7%,全面提高了哈尔滨市的城市绿化水平。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建设“森林城市”这一观点,为城市绿化工作掀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页,那就是立足城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北京老城已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大批失去原有景观特征的“失落空间”亟待改善,与此同时,北京大力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工作,强调公众参与的老城更新模式悄然兴起。以西城区三庙社区花园的设计与营造为主要案例,解析其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角色与机制,多层次公众参与的社区花园设计方法,精细化更新承载社区活动的公共空间,多样化因地制宜的社区花园绿化形式,以及基于社区花园建设的社区凝聚力重塑,为未来历史城市里的社区花园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公众参与”广泛应用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美国等国相继出现“公众参与”城市绿色空间管理维护的趋势,人们逐渐意识到管理维护对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性。以美国波特兰市坦纳斯普瑞公园为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访谈、归纳推理等研究方法,从公园建设背景、设计特色出发,回顾“公众参与”前管理维护的困境,阐述“朋友和伙伴”项目的发展历程、工作内容及成效,总结“公众参与”后期维护管理的意义,分析成功推行的原因。“公众参与”有助于解决目前中国城市公园管理维护面临的投入资金不足、游人素质偏低等问题,对未来城市公园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民国时期传统城市中“新兴都市”的代表,南昌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历了一段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高峰。在回顾该时期南昌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考证、解读并评价南昌市公园绿地的规划和实践,总结该阶段南昌公园绿地规划建设特点及对于当代的启示,主要表现在:贴近城市现实需求,勇于借鉴先进经验;扎根城市山水骨架,营造地域风貌特色;尊重民族文化情感,保护城市历史文脉;规、建、管有机结合,注重经济社会效益。建设中地方政府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使该时期南昌市公园绿地发展中体现出务实性、前瞻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特征,对于指导当前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具有特殊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温哥华的公园建设和管理在全球取得了令人 瞩目的成果,这得益于温哥华公园管理局独特的体制与管理理 念。温哥华公园管理局以其独特的公众参与机制,为推动和 实现“绿色,和谐”的城市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介 绍温哥华公园管理局在社区文化共建、项目建设、政策制定3 种典型的公众参与模式,说明在“服务城市的所有人、社区和 环境”目标指导下的管理机制的特点与方法,为中国公园实现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的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和大 量污染物排放,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可避免 地影响到土壤、生态系统乃至人类的健康。城市绿地土壤在促 进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及人类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 渐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梳理了以下3个方面内容: 1)城市绿地的兴起与分类;2)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的内涵与评 价;3)绿地土壤质量提升技术。在全球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绿 色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权衡城市绿地土壤资源开发保护与城市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因此,未来 应深入绿地土壤质量理论研究,加强绿地土壤质量监测,综合 研究绿地土壤质量评价体系,阐明绿地土壤在陆地生态过程中 对自然、经济及社会的影响,为推动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笔者参与的规划建设实践,阐明东莞市滨水地区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应如何结合地域特征,充分"绿地"与"水体"的关系、"绿地"与"文化"的关系,重构东莞岭南水乡生态园林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张晓华 《经济师》2009,(5):57-57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城市绿地进行社会评价意义重大,时今后的绿地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厦门PX事件"已经成为当今政府执政方式改革的样版,促使政府开始关注如何处理不断成长的市民社会与公共治理的关系,如何将民意纳入到公共决策中。市民社会的兴起引起了公众不断成长的参与意识。政府需要积极回应公众的诉求,及时化解政策危机,以追求公共治理的新局面。公共治理很大程度需要将民意通过公共参与的方式引入到政府的政策制定中。  相似文献   

20.
邹波  张利华 《发展研究》2012,(5):105-108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承担着重要的生态、景观、经济和社会文化功能。从公共物品的经济学属性出发,分析由于政府失灵使得私人提供绿地而造成自身利益的损失、经济与生态博弈中生态被迫让位于经济,以及城市绿地供给的市场化程度低、管理养护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法规和政策,探索城市绿地社会化管理和经营道路以及实施政府补贴,来协调绿地供给中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的矛盾,减轻政府公共财政负担,保障城市绿地有效供给,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