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兴起了"低碳"养殖热潮,普遍推广应用生态发酵床养殖生猪、肉鸡,或采取圈养的方式养殖牛、羊。兴宾区年出栏生猪超万头的陶邓业泉养猪场。今年开春在"低碳"养殖上又迈出了大步伐:在迁江镇龙林村建设2万平方米的生态发酵养猪场,目前,养殖生产用房、水电、围墙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工,预计上半年可以建成发酵床养殖生猪2万头。同时,桥巩岜周养鸡场2月  相似文献   

2.
为向生猪养殖大户提供"保姆式"服务,充分发挥养殖大户在不断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中的示范辐射作用,湖北省宣恩县实行畜牧兽医科技人员与养殖户"结对帮扶"制度,为全县2000余户生猪养殖大户配备了"科技管家".这些"科技管家"负责为养殖大户提供防疫、治疗、信息等服务,准确掌握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有力推进了全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检验环境规制在生猪养殖产业中是否实现了"减排"和"增效"的双赢。[方法]文章通过计量实证方法对2004—2017年中国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并分别考察了环境规制对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在样本考察期内,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均值依次为0.938、0.965和0.952,且3个规模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在时间上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在此期间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速度依次为1.6%、1.1%和1.7%,均实现了较快速度增长。在小规模和大规模生猪养殖中,环境规制对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中规模生猪养殖中,环境规制对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没有产生影响。[结论]环境规制对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说明对生猪养殖而言,环境规制能够实现"降污"和"增效"的双赢,但这种现象更多的存在于小规模和大规模生猪养殖中。对于环境效率一直处在较高水平的中规模生猪养殖而言,环境规制对环境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生猪养殖大国,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较高,玉米种植带和生猪养殖带几乎重叠,种养结合特点突出,粪污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梳理美国玉米带生猪养殖的现状,总结其做法与经验,对我国实现"南猪北上"的绿色着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美国生猪养殖发展现状生猪养殖是美国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美国生猪存栏7005万头,出栏12556万头,猪肉产量1131.2万吨,分别占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主要消费品种,生猪养殖产业更是在农业生产和畜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我国目前的生猪养殖正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饲养转变,经历非洲猪瘟的影响后,如何让生猪养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广西来宾市抓住龙头企业带动这个"脉搏",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正大集团等,从饲料加工、猪崽繁育、生猪养殖、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粪肥还田等环节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提供了生猪养殖的"来宾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打通上下游产业链,饲料、养殖及排污处理一条龙经营,这是饲料企业现今"趋之若鹜"的商业模式。当饲料行业龙头新希望(000876.SZ)2007年开始将目光投向下游生猪养殖业务时,正邦科技(002157.SZ)已在生猪产业链的拓展上辛勤耕耘了近  相似文献   

7.
正"猪周期"一直困扰生猪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场大量退出,反映出生猪产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资本成为重要推手。通过发展规模养殖、促进绿色发展,生猪产业有望告别一家一户的养殖模式,避免周期性波动带来猪肉价格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最近,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年会召开,600多名广西生猪养殖业者代表全区同行公开宣誓承诺:绝不生产、销售、使用"瘦肉精"!这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将"吹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大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进行测度,以期发现影响其技术效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我国现阶段生猪养殖业战略性区划调整"南猪北进"工作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方法]根据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基本原理,运用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我国北方大规模生猪养殖数据构建中国北方大规模生猪养殖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我国北方大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进行测度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结果]北方地区大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值纵向上来看整体在不断下降,而从地域上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地区技术效率值较高,北京与西北地区技术效率值较低。[结论]内蒙古自治区与东北地区适宜作为大规模生猪养殖承载地,与国家政策具有一致性;华北地区与西北地区大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测度值较低,存在较大改进空间;针对该现状提出构建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并重的规模生态生猪养殖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为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恢复性生产,贵港市推出了"铁桶计划"方案,由龙头企业带动中小规模猪场、家庭农场、合作社、养殖大户等进行猪场改造,完善防控措施和管理制度,提供仔猪和饲料,共同开展生产。这一模式既能解决中小养殖户"不  相似文献   

11.
<正>"猪周期"一直困扰生猪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场大量退出,反映出生猪产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资本成为重要推手。通过发展规模养殖、促进绿色发展,生猪产业有望告别一家一户的养殖模式,避免周期性波动带来猪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3月16日,农发行江苏省分行召开支持生猪全产业链发展视频会议,推出"润猪贷"全新产品,用于解决生猪养殖、饲料、屠宰加工、冷链运输、储备、畜医畜药等全产业链企业资金需求。截至目前,该行对接生猪产业信贷需求15.62亿元,获批3.5亿元。整合产品,建立机制。针对猪肉价格受疫情影响加剧供需矛盾,该行快速响应,建立"四专工作机制"支持生猪稳产保供:设计专门信贷产品。通过整合各类生猪生产贷款政策,推出"润猪贷"产品,实现支持领域和贷款用途涵盖生  相似文献   

13.
生猪养殖规模化生产效率高、疫病防控能力强,是稳定生猪生产、保证猪肉供给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中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生猪生产规模化的动力、路径及影响,并得出几点结论。一是养殖用工机会成本持续上升、环保政策趋紧、疫病防控压力导致散养户加速退出,生猪规模化快速发展,中国生猪生产结构从金字塔型、纺锤型向哑铃型转变。二是规模化推动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使生猪生产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从穷人养猪向富人养猪转变。三是"公司+家庭农场户"模式符合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规模化轻资产扩张需求及以政府政策引导方向,长期来看该模式将成为中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的主要路径。四是生猪规模化养殖需要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沉没成本高,规模养殖场融资能力强、达产周期长,因此,规模化将拉长生猪价格波动周期,当前大规模养殖集团的高额净资产收益率源于工业化、专业化生产模式对农户小规模、散养模式的替代,随着规模化的普及,市场竞争将迫使生猪养殖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市2020年度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实施方案》通过了农业农村部组织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机械装备购置补贴申报专家评审会"的评审。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正联合相关建设区农业农村部门和养殖企业组织实施,确保生猪养殖机械装备尽早进场安装调试,加快推进生猪养殖恢复生产。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国内快速扩散,给我国生猪产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据悉,中国证监会已正式批复大商所的生猪期货立项申请。作为全球最大的畜牧品种和我国最大的农业品种,生猪期货的上市将为我国生猪养殖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进一步助力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生猪出栏量最大的国家,市场规模超万亿元,约占世界生猪总出栏量的57.46%。生猪上下游产业链涉及饲料、养殖等多个领域,直接关联企业数万家、就业人员过亿人。生  相似文献   

16.
<正>"请今天给我运头香猪肉来,直接送往餐馆让顾客试吃,顾客喜欢吃,市场受欢迎,我就养香猪。"前不久,株洲龙头企业老板陈桂明给郴州的藏香猪养殖大户龙云振打电话,多年从事食品加工的他意图在养殖生产上"玩一把",在"玩"之前他要先细致地考察市场。在生猪养殖大省湖南,近几年无论是养殖大户还是工商资本,纷纷将目光由养殖常规猪种投入到改养特色猪种中来,尤其是热衷养殖香猪。然而,生猪特色养殖虽然增幅上升,但市场  相似文献   

17.
正动物疫病防控是保障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并有效处置,是疫病防控的关键。湖北襄阳市是生猪养殖、屠宰和加工大市,为了解决疫病防控脆弱的老大难问题,探索使用了"互联互通"移动智慧监管平台。该市基层畜牧兽医及疫病防控系统工作人员纷纷表示:有了这个平台,能实时掌握生猪养殖情况,堵住了隔山开证、假证、生猪偷运等漏洞,新技术倒逼养殖户、官方兽医、动监人员各负其责。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是制约规模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规模生猪养殖为例,利用中国29个省区的规模生猪养殖数据以及课题组和相关文献对于规模生猪养殖粪便处理方式的调研数据,构建考虑环境非期望产出的固定窗式参考集FWML指数对2004~2013年环境约束下中国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环境约束下中国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6.32%的速度增长,技术进步是拉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明显;环境因素对于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抑制作用显著;中国多数省区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以中幅和小幅增长为主,目前仅有少数省区处于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高污染物消减的"双高"生产模式,仍有部分省区处于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低污染物消减的"双低"困境中。  相似文献   

19.
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关乎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十三五"规划已把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本文选取2004~2015年我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杜宾空间面板模型对环境竞争、环境规制竞争与地区生猪养殖产值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环境规制的强弱度会直接减缓地区生猪养殖产值增长,强化环境规制已经成为必要的发展路径,各个地区间的环境规制既存在优劣势,也存在竞争趋向,生猪养殖产业存在明显的地区竞争生产的特点。我国东部地区环境规制明显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生猪养殖业发展优于中西部地区,表现为环境规制"差异化竞争",而中部和西部地区政府间环境规制"逐底竞争"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生猪生产方式主要是加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有利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畜牧业产业的成功转型。因此,我国要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对生猪养殖场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改造,实现生猪养殖场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本文就将从简述当前生猪养殖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现,探讨生猪养殖场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管理模式,实现生猪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生猪养殖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