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能避免“比较优势陷阱”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增长几乎总是和结构变化相伴相生的,在开放环境下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可能落入"比较优势陷阱"。通过一个两国开放经济模型说明,"比较优势陷阱"的前提条件在于局限于现有的产业机会。如果有新的产业机会,则后发国家完全可能在新的产业中占据主动。如果新的产业机会具备规模报酬递增优势,则后发国家将具备长期增长优势。分析表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确实可能带来"比较优势陷阱";避免"比较优势陷阱"的关键在于抓住新的产业发展机会;相对于现有比较优势的保护而言,发展政策应更重视新产业机会的创造和利用;模型也对面临诸多新兴产业机会时如何进行合理选择有启示。这些都对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理论上说通过较快的资本积累和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欠发达国家可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然而,这样的经济收敛仅仅发生于东亚少数几个经济。我认为: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所内生决定的。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所采取的发展战略是决定收敛是否会发生的重要因素。假如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选择优先发展和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不相符合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优先发展部门内的企业将缺乏自生能力。为了使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能够被建立起来并生存,政府将必须扭曲利率、汇率和其他价格并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来补贴或保护这些企业。市场的作用会受到抑制,寻租行为将会盛行.结果,这个经济的发展绩效会很差,收敛也就不会发生。只有当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以比较优势作为产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时,这个经济才会有运行良好的市场,才能易于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维持高的资本积累率,达到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升级并实现收敛。根据跨国经验数据回归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证实,在产业和技术选择上遵循或违背比较优势原则是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实现收敛的重要决定因素。所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该以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为目标,改善市场的作用,鼓励企业在做产业和技术选择时充分利用这个经济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点,对该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和趋势具有导向作用,它反映和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体水平和发展前景,决定着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起着关键作用.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必须正确地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其他产业只有围绕着主导产业才能实现不断的增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   总被引:75,自引:1,他引:75  
林毅夫 《经济学》2002,1(2):269-300
从理论上说通过较快的资本积累和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欠发达国家可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然而,这样的经济收敛仅仅发生于东亚少数几个经济。我认为: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所内生决定的。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所采取的发展战略是决定收敛是否会发生的重要因素。假如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选择优先发展和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不相符合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优先发展部门内的企业将缺乏自生能力。为了使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能够被建立起来并生存,政府将必须扭曲利率、汇率和其他价格并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来补贴或保护这些企业。市场的作用会受到抑制,寻租行为将会盛行。结果,这个经济的发展绩效会很差,收敛也就不会发生。只有当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以比较优势作为产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时,这个经济才会有运行良好的市场,才能易于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维持高的资本积累率,达到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升级并实现收敛。根据跨国经验数据回归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证实,在产业和技术选择上遵循或违背比较优势原则是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实现收敛的重要决定因素。所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该以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为目标,改善市场的作用,鼓励企业在做产业和技术选择时充分利用这个经济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5.
比较优势、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反映了劳动力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在我国区域之间的动态转化,东部地区逐步丧失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要素禀赋的显性优势开始呈现。产业转移直接产生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顺应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做好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和承接,才能转变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促使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产业升级,同时带动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保持我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8,(5)
文章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从"要素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决定产业结构"这一经济原理出发,结合山西的要素禀赋条件,论述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全要素分析基础之取舍;二是结合山西实际,对要素禀赋前提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产业政策进行分析,提出"项目导向+能力导向"的产业政策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确定一个地方产业的发展方向要基于市场。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要基于比较优势,基于资源要素条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产业发展中,政府的职责更多是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除了政府与市场,社会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上的作用应有所不同。目前省与省之间的分化严重,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的东部沿海省份GDP增速较低,但效益不低,而采掘资源较严重的地区GDP增速快,但效益低。传统产业应通过转型升级来发展,而对于新兴产业,政府应通过规划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必须深化国际合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基于低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加工制造环节。未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重点是,突破比较优势陷阱,由全球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在操作上,可对不同类别的产业分别采取升级对策,并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具体规划。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飞机-牛仔裤'比较优势姜素禀赋模型"分析了产业在不同时点都能发挥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对-国或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作用.通过创建的"引致增长极"原理和"东亚奇迹"的经验提出了实现"滨海新区奇迹"的假说,为环渤海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度偏低、单个企业规模较小、缺少国际知名品牌、缺乏核心技术和设备、地区分布趋同化严重,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低端和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较低状态。要综合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利用资本市场的"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作用、完善中小企业特别扶持政策、改进贸易和投资政策等,提高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