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战略变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基于企业战略变革这一理论视角,选取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数字经济发展程度越高,越能提升企业战略变革水平,这一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其次,当内部董事会独立性与外部媒体关注度越高时,强化了数字经济发展程度与企业战略变革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经济发展程度对企业战略变革的激励效应得益于企业创新能力与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和成长期、成熟期企业样本中上述关系更加明显;最后,企业战略变革能够提升企业市场价值和要素配置效率。本研究助推了战略变革动因以及数字经济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机制和企业性质差异的理解,为更好地驱动企业战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任娟  陈圻 《经济经纬》2012,(5):73-76
笔者基于283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识别出上市公司低成本和差异化这两种竞争战略,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竞争战略、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成本战略与技术效率、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差异化战略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且短期内与技术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低成本战略通过技术效率作用于公司绩效的传导机制作用显著,而差异化战略是否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改进公司绩效的机制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3.
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基于产权性质和融资约束对样本进行分组,进一步考察了上述影响在不同样本组中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融资约束的缓解会强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创新对于以"基业长青"为目标的家族企业意义重大。以2011-2015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作为样本,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分析了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期望差距与制度效率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期望落差对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而期望顺差会削弱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制度效率会削弱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涉入水平不会对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以团队作为切入点研究家族企业创新问题,不仅丰富了现有研究视角,还为家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蕊  张越 《当代财经》2021,(10):127-137
以2007-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自贸区设立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自贸区设立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在"一带一路"倡议支持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自贸区设立更能降低制造业中企业的现金持有;管理层持股更有助于发挥自贸区设立对企业现金持有的降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降低企业现金持有的原因在于自贸区可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一步的经济后果分析发现:自贸区设立能通过降低企业现金持有而提高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家族控制是否有利于提高家族企业的融资效率,至今没有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以2009年沪深两市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控制和管理权控制两个视角探讨了家族控制机制对家族企业微观融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家族股权控制和家族管理权适当控制有利于提高融资效率,由此表明家族化管理模式在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法律环境和文化背景下是有效率的,是一种适应性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债务融资和掠夺-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95家公司为样本,本文重点探讨我国家族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动机。结果发现,无论是用短期债务融资还是长期债务融资来衡量,银行借款行为都反映了家族终极控制人的掠夺动机。具体表现为:终极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程度越大,负债融资的比例越高;在治理环境不完善的地区,这一特征尤其明显。这说明上市公司进行银行融资的目的不是为了发挥债务的治理效应,而是为了增加其可以控制的资源,为终极控制人的掏空行为提供便利。本文的分析有提醒金融监管当局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8.
李嫦  把宇婷  薛畅 《金融评论》2021,13(2):45-64
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践的影响已被广泛认知,但鲜有研究从地区革命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基于各地级市革命烈士纪念设施的数据对革命历史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所处地区革命记忆越深刻,其社会责任履行越好;革命历史的作用与正式制度存在替代关系,并通过改善社会信任水平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产生推动作用;革命历史与高管受教育水平、海外背景和平均任职年限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促进作用存在替代性;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更多地是基于经济动机的寻租行为.上述结论在进行关键指标替换和安慰剂检验后依然保持稳健.本文揭示了中国情境下特殊的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行为的促进作用,并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可能动机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能够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改善投资效率,另一方面加剧企业投资不足行为,恶化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战略投资者选择与银行效率——来自城商行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晔  黄振  姚若琪 《经济研究》2020,55(1):181-197
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类型战略投资者对银行效率影响的差异,并对战略投资者影响银行效率的渠道进行分析。基于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投资者更为多元化,本文选取2008—2016年102家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引入战略投资者能显著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第二,境内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是商业银行战略引资时的最佳选择,其次是境内非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最后是境外战略投资者。第三,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境内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引制"与"引智"渠道促进银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相加凤  全怡 《当代财经》2021,(9):137-148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系族企业在我国资本市场中非常普遍.以2008-2018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系族企业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系族企业,分析师对系族企业的预测更准确;上述结果在公司经营不确定性较高时更加显著.结果 性分析表明:系族企业分析师预测准确度高能发挥积极的信息治理效应,主要表现为系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更高和股价崩盘风险更低;系族集团上市成员公司越多、涉及的行业多元化程度越高时,分析师预测准确度越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上市公司专利引用数据,实证检验信息透明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促进了中国企业创新.在使用工具变量法控制内生性等稳健性检验之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信息透明度的创新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缓解创新融资约束,而不是通过发挥治理作用实现的.可见,缓解企业创新融资约束是信息透明度促进创新的主要渠道.同时,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加重了管理层对短期业绩的关注并会带来信息泄露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信息透明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小科  刘静  唐寅 《经济管理》2021,43(11):89-103
家族CEO和非家族CEO谁能带来更好的企业绩效?这是家族企业经营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同时,家族管理和职业化经营的绩效差异在学术研究中也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基于中国445家上市家族企业、3439个观测值的面板数据,从分殊偏待和社会情感财富的理论视角,探讨家族CEO和非家族CEO在战略选择偏好上的差异及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非家族CEO,家族CEO经营管理下的中国家族企业绩效更优;家族CEO不同于非家族CEO的战略选择(如对多元化战略的低偏好和对国际化战略的高偏好)积极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本研究为家族管理和职业化经营的效率之争提供来自新兴转型市场的一种实证检验,并基于战略选择的视角拓展了家族企业"组内"的异质性研究成果,为家族企业寻求管理者类型与企业战略的有效匹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战略风险与收益: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志明  杨乃定  高婧 《财经研究》2008,34(5):133-143
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战略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存在被称为"鲍漫悖论"(Bow-man’s paradox)即负相关关系的现象。文章摒弃了资本资产定价、均值方差等传统的战略风险度量方法,借鉴序数信息下系统组织整体不确定性度量的熵法,把战略风险转化为企业在战略参考系统内收益排名(竞争位置)下降带来的负面不确定信息,给出了序数战略风险度量的一般模型,这个方法符合战略风险的战略本质。通过收集中国上市公司上证50指数36家企业的收益数据,运用该模型方法,根据事件研究思路,对战略风险与收益的相关关系进行了中国情景下的多次验证,得到战略风险与收益的一致负相关关系。这个结果表明,高风险不一定带来高收益,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获取不仅源于高收益,更是长期高收益—低风险的绩效产出结果。  相似文献   

15.
债权结构、波动率与信用风险--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基于Merton方法的违约模型是现代信用风险定价与管理研究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对其适用性的研究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与企业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我国72家上市公司组成的样本对该模型揭示的关于债权结构、资产波动与信用风险关系的两条结论进行了检验,由此分析该模型对我国的适用性.实证结果表明,债权结构与信用风险关系的结论在中国得到支持;但是资产波动与信用风险关系的结论在中国没有得到支持.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为控制性股东侵占外部人利益提供了动机和便利,这类公司存在更大的代理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机制是加强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通过拓展LLSV对债权人法律保护的评价体系,可以发现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正在逐步加强。以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状态衡量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高低,实证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公司有更低的银行负债增长率、更高的利息支付成本,说明随着债权人法律保护的加强,银行能够对控制性股东利用债务进行利益侵占的行为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总体偏低的银行长期负债率和高代理成本公司偏高的负债存量,也反映了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当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徐玉霞  王冲 《经济评论》2012,(5):123-133
内部控制问题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选取2007-200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两个维度,考察了在风险导向审计下内部控制如何影响审计师的行为。从审计收费来看,内部控制较差的公司使审计师可能面临更大的审计风险,从而导致审计师要求增加风险溢价,进而提高审计收费。从审计意见来看,企业内部控制可以降低审计师审计失败的风险,进而鼓励审计师为内部控制较好的企业出具标准意见。实证结果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越好,越容易被收取更低的审计费用,表明内部控制可以影响审计师审计费用的收取;而且内部控制越好的企业,就越容易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表明内部控制可以影响审计师审计意见的出具。  相似文献   

18.
审计师规模对家族企业负债融资有怎样的影响呢?这里存在信号传递假说与披露制约假说两种竞争性理论.本文以2003-2008年我国2 331家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造联立方程,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银行借款额与借款期限之间的内生性,对此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审计师规模对银行借款额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借款期限的影响显著且为负向关系.研究结论支持披露制约假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来考察公司治理特征、经营者股权激励与公司经营业绩提高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 )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 ,在实行股权激励前业绩普遍较高 ,存在选择性偏见。 (2 )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与由第一大股东选派的董事比例显著正相关。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兼任的公司 ,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显著高于两职分离的公司。 (3 )成长性较高的公司 ,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与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显著正相关。 (4)强制经营者持股、用年薪购买流通股以及混合模式的激励效果较好。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 ,对于那些内部治理机制弱化的公司 ,经营者存在利用股权激励机制为自己谋利掠夺股东利益的行为 ;成立相对独立的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类似机构作为股权激励的实施主体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